qzone.io,最快更新忘川下 !
面對現在這形形色色的人與物,我能說的只有時間。
時間不會欺騙任何人,所以我一路走來,看到的都是那赤裸裸的真相。我從時間里走來,經歷著的那些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都是時間給予我的最美好的回憶。
我讀書時已是過了讀學前的年紀,所以對于學前是什麼,我並不透徹。也許是我不曾經歷吧!所以我沒能在最恰當的時間里做最恰當的事。這是時間給我的遺憾。于是未曾受過學前教育的我來到了一年級。一年級,說實話,我的成績很不好,在這個年紀,本該無憂無慮的我被迫留級,于是我輾轉來到一個新的學校開始我的一年級學習生涯。
基本上,我的小學用“流浪”這個詞來形容剛剛好。何為“流浪”?就是到處飄,居無定所。而我剛好符合這個詞。那時候父母在外務工,這里工作難做,輾轉尋找下一個工作地點,而工作地點的改變也將帶著我的離開,將剛交好的朋友變成回憶,讓剛熟悉的地方變得觸手難即。小學六年,十一所學校,帶著那懵懵懂懂,眨眼畢業翻篇。而在這六年里,挨慣了父母的責罵,听慣了父母的爭吵,但卻是依舊難忘那被打時的痛苦。皮開肉綻的。總之,那時對父母都是害怕的。
上了初中的我,也還是離不開“流浪”這兩個字,初中的我讀兩個學校。第一個學校是我從小學考進去的,在那個學校,我收獲了許多。我以一票的票數當選我班班長,又被班主任委任為班級團支書,被班主任推薦去學生會,後來當選了學生會副主席,國旗部部長……總之,在這個學校我收獲的真的很多。因為戶籍的原因,父母把我從原來的學校送回了家鄉的學校。但這求學之路有點艱辛。回到家鄉的我,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在公立學校讀,只能去一家私立學校。而轉學之後,我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和老師。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在這學校,成績決定一切,班主任從一開始的溫暖慰問到最後的冷眼相待,讓我感覺真的是世態炎涼。後來學校組建篤行班,我以微末的排名走進了這個班級,還換了班主任,我以為可以逃離那“偽善”人,結果還是未能逃出,原來的班主任教我們班數學。可能真的是應了那句話——是福還是禍,是禍躲不過。躲不掉的就是躲不掉,只能忍著。
上高中,我的中考成績剛好上了家鄉第一學府——一中。原本的計劃落空,只能硬著頭皮上了。軍訓結束,開始了新的征程,高一時可以說是混過來的,物理化沒有听懂過,成績沒及格過。並不是我不努力,而是真的听不懂物理化老師在說什麼,完全跟不上節奏,只能混著過了。高二也是吊兒郎當的,想著還有高三,沒事,再浪一年。高二又開始混日子了。到了高三,我忽然發現自己沒有什麼目標,一點也沒有,毫無目的。可以說在高三的最後時光里,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到了高考前幾個月,我硬是把《三體》系列看完了,而最後也沒記得多少。
而在高三的這一年里,我發現父母不再嘮叨,也不在過問我的成績如何,即使我告訴他們我考的不好,很差,他們也不曾對我責罵。我想他們是想讓我有一個更好的心態去迎接高考吧。畢竟平時成績再不好,也不代表高考時不能超常發揮,一鳴驚人。而這時我也發現,以前叛逆的自己是有多麼愚不可及,在初中時喜歡頂父母的嘴,高一高二時對父母的關心愛答不理的。回頭發現,原來自己是這麼的愚昧無知。
順利考上大學,我也不知道父母是否高興,因為我在他們臉上找不到一絲高興的痕跡出來。直到陪我一起來學校的火車上,我發現,在火車那昏暗的燈光下,爸媽的臉上那憔悴的面容。讓我頓時覺得自己被當頭一棒,他們真的老了。我七八歲時,他們應該正直青年,那三十多歲的他們是滿頭的黑發,而今十多年過去了,頭發沒變,臉上卻是多了一些歲月留下的痕跡,讓我意識到,他們真的是老了,讓人無從知道,只是在不經意間猛然發現。在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不僅僅是為自己,還承載著爸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