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科學大腦

第二十九章 應邀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孤寂奇點 本章︰第二十九章 應邀

    我的不科學大腦!

    在存儲好相關學習資料後,林行知回復了一封願意加入的郵件,便退出了這個論壇。

    稍微關注了一下ih等人的進度,林行知也開始自己的碼農大業。

    這個過程,可以說是非常枯燥了。

    或許是因為大腦自發性的涌現,林行知根本不用進行思考,仿佛整個系統的框架和細分類,都已經深深刻錄在記憶之中。

    自己需要做的,不過是將這些代碼輸入到電腦上來。

    “有點浪費時間的感覺”

    林行知想著亂七八糟的東西,思維不知發散到了何處,雙手卻依舊在鍵盤上飛舞,仿佛能一心兩用一般。

    “如果能將這個過程,或者將大腦中的這些代碼,通過工程學的手段自動編寫,那該有多方便?”

    哪怕只是搭建出核心框架,哪怕有著大腦自主涌現的代碼,這個過程也是極為耗時的,初步估計至少需要40個小時。

    林行知夜間只休息了5個小時,早餐按照新的計劃進行,高脂肪和高碳水的食物還是很好獲取的。

    所謂的垃圾食品,就能很好的滿足這一點。

    當然了,炸雞這類食品的蛋白質含量還是偏高的,乳制飲品和五花肉才是最合適的搭配。

    二兩多的五花肉切塊,焯水撇掉浮沫,再用調味料簡單的腌制一下,就可以放到微波爐中高溫烤制了。

    十分簡單。

    一旁正喝著紅豆粥,小口咀嚼著全麥面包的唐媽,看著林行知準備的早餐,一臉懵逼。

    “你大早上這麼吃,不膩得慌嗎?”說著,唐媽流露出了嫌棄的眼神。

    林行知無奈的攤了攤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不過,當林行知吃著烤好的五花肉,就著旺仔牛奶時,唐媽不自覺的吞了吞口水。

    “你這古怪的代謝能力還真是讓人羨慕,誰敢這麼吃”唐媽忍不住說道。

    林行知默然,如果正常人也敢這麼吃,慢性疾病遲早找上門來。

    當然了,已經定制好計劃,林行知倒也沒有什麼顧慮,雖說這份早餐確實有點油膩。

    擦了擦油光 亮的嘴巴,林行知喝了好幾大口涼水,然後又泡了一杯加奶加糖的速溶咖啡。

    唐媽看的是目瞪口呆,愣愣的說“你小子還是鍛煉一下身體比較好”

    林行知嘆了一口氣,說道“這三天我日均攝入能量3000千卡,反而少了二兩肉。”

    “”

    唐媽瞪了林行知一眼,沒好氣的說道“趕緊從我眼前消失,太氣人了。”

    說完,唐媽惡狠狠的咬了一口索然無味的全麥面包,仿佛這就是林行知吃下去的烤肉。

    抿了一口咖啡,林行知再一次開始了自己的碼農大業。

    雖說這個過程有些枯燥,但想著長久的賺錢計劃,林行知逐漸有了干勁。

    不過,林行知的注意力並不是很集中,腦海中時不時想著如何優化這個過程。

    一上午的時間,林行知逐漸衍生出一個不錯的想法。

    自己似乎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讓電腦這種設備,直接與大腦進行聯系,從而解放雙手。

    比如,腦電波;

    當然了,這只是林行知的一個預想,腦電信號是極容易受到各種環境因素以及個體因素的干擾的。

    想要實現這個功能,耗費的時間絕對不小于搭建公共語言運行庫。

    早在上個世紀,就有科學家進行過這類實驗。

    比如,1967年,dean利用閉睜眼時alha波增大阻斷現象,自主控制alha波幅度來發送orse電報碼。

    1977年,jacesvidal等人利用大腦視覺皮層區域記錄到的視覺誘發電位信號,來控制二維光標移動的方向。

    現代科學,將其稱之為「腦機接口」,指人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

    “不過,編程是一個復雜行為,通過腦電波真能行的通嗎?”

    林行知思索著,感覺還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首先,林行知已經儲存了較多的腦電波數據樣本;

    淺層的神經網絡算法,比如支持向量機,已經能對腦電波進行較為復雜的模式識別。

    那麼,林行知完全可以采用類似深度信念網絡的多隱含層神經網絡,進行更為復雜的模式識別。

    “多隱含層的神經網絡,本身具有特征提取的能力,這樣想來,也能縮短一些時間。”

    就在林行知處于這種奇妙的雙重思維狀態時,突然傳出一陣手機鈴聲。

    “張誠安這個家伙打電話過來干嘛?”

    林行知將手機的免提打開,然後依舊在鍵盤上敲擊著。

    「不好意思了,昨天去京城考托福了,今天下午才能趕回來,今晚你有空嗎?」

    林行知想起了張誠安上回的承諾,思索了一會,倒也沒拒絕。

    “沒問題,到時候你提前一個小時通知我。”

    「行,我大概三點鐘下飛機,四點我會告訴你踫頭地點。」

    掛掉電話,林行知瞅了一眼時間,打算下午就去購置一些實驗器材。

    想到這兒,林行知拿出一個u盤,將電腦里下載好的資料拷貝進去。

    高中的知識,對林行知已經沒有幫助,上學的這些時間完全可以用來學習其他的知識。

    學校的圖書館,雖說也還算不錯,但藥物毒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專業書,就不大可能了;

    能有幾本探索腦那樣的入門書籍,就已經很不錯了。

    更別說部分國內還未出版的專業書了。

    林行知倒也沒想帶著電子閱讀器去學校,還是低調一點好。

    雖然看的內容都一樣,可使用的閱讀介質不同,給人的感覺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好像同樣一件事,傳播介質的不同,給人帶來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正好去找他打印幾本書,也能省點打印費”

    林行知要找的人,是唐媽介紹認識的,據說是一個學校出來的校友。

    龍宇翔,

    名字很不錯,只是性格並不如其名,作風有些懶懶散散。

    畢業之後,龍宇翔選擇了公考,進了藥品監督局。現在在醫療器械處混得還不錯,多少算是個干部。

    林行知手中的腦電圖機,就是通過他的關系,低價買來的。

    s這本書下個星期就上推薦了,不出意料是一個涼門。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追到這章,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喜歡這本書。

    簽約之前,我找不少人看過這本書,得到的反饋大同小異,說這本書文風偏說明文,寫的內容又過于硬核,不適合網文。

    就我自己而言,我覺得讀者是能接受這樣的內容的,或許有些關于生物科學的內容,部分讀者看著會吃力,但我覺得並不太影響小說情節。

    這本書有一些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探討,也是我認為重要的東西。

    我不是全職寫手,還有一份工作。

    也就是說,不管這本書上架的時候成績如何,都不會太監,有始有終,總得給自己這段經歷畫上個句號。

    最後,感謝所有喜歡這部作品的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不科學大腦》,方便以後閱讀我的不科學大腦第二十九章 應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不科學大腦第二十九章 應邀並對我的不科學大腦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