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夫人,不分大小嗎?”
沈𨳊略怪
因為這明顯不合規
雖然總說古代三妻四妾,事實上,古代也一直奉行的都是一夫一妻
頂多就是古代可以納妾,而到了後現代,否定了妾室的合法性罷
阿史那曜想要通過聯姻發展地盤,鞏固勢力,這是常規操
但,同時娶兩位,還都是夫人,就、就——
“兩位夫人,分東西、不分大小!”
姜硯池是個瘋子,倒沒有那麼的重規
且,這種事兒,很明顯就是糊弄
什麼東西兩室?
就差直接自立為王,來個東西二宮
不過,中州刺史也好,突厥王庭也罷,他們要的只是一個名
有了“聯姻”的名頭,就能進一步地結盟,加深合
至于更具體的,大概只有女人們在乎,而男人們根本就不在意!
沈𨳊︰……
好吧,亂世之中,女子就是如此的被
不是被當做貨物,就是被當做工具,或者干脆成為成功的些許點
“阿史那曜拿下了中州,接下來,他是向北與遼東軍較量,還是向西南,攻打倉州?”
沈𨳊默默嘆息著亂世中女子的無奈,又重新進入到話題的討論之
阿史那曜的計劃,也關系到沈
過去,沈𨳊只是個“寨主”的時候,還沒有資格上桌吃
如今,她佔據了利州,也就有了加入這場“盛宴”的資
而利州,距離京城也並不
中間只隔了一個倉
如果阿史那曜吞下中州後,一鼓作氣,再拿下倉州,那沈𨳊就要與阿史那曜直接對上
雖然不想“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但,雙方的實力,確實差距很
沈𨳊不會自卑,可也不會盲目自
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如果對方真的要劍指利州,沈𨳊也必須提前做好準
“阿史那曜剛剛吞下中州,應該還不會這麼快就繼續征”
姜硯池想了想,他試圖站在阿史那曜的角度,通盤考慮所有的事
片刻後,他緩緩說道,“殿下,別忘了,阿史那曜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的拿下整個中州,是因為中州今年遭遇了數次的天”
天降災難,讓中州哀鴻遍野,中州刺史無力救災,更無力控制“災民變暴民”的局面,這才不得不跟手握重兵的阿史那曜合
而天災,就像是雙刃
固然讓阿史那曜“不戰而屈人之兵”得撿了便宜,可也背負上了中州偌大的包
過去,中州是別人的地盤,中州是否受災,中州百姓是否活得下去,都跟阿史那曜無
可如今呢,中州並入了自己的麾下,中州的一切,便都是阿史那曜的責
他要賑濟災民,他要治理中州的種種亂
他還要想辦法讓中州盡快恢復生
……這些即便不會讓阿史那曜焦頭爛額,也能讓他忙些日
自己的地盤都還沒有料理清楚,阿史那曜絕不會輕易的外出作
如此的話,就會內政不穩、外敵不斷……此乃大忌
阿史那曜不傻,他絕不會做這樣的蠢
听了姜硯池的分析,沈𨳊深以為
“那就好,他無心他顧,我們也能盡快的安定下來!”
沈𨳊收斂思緒,將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地盤
而就在他們說話的這個功夫,大部隊已經進了城,抵達了刺史
“殿下恕罪,我等失職,竟沒有提前發現刺史一家的蹤跡!”
魏四郎等,早已在刺史府前面的衙門口等
見到沈𨳊、姜硯池,紛紛下跪行
尤其是魏四郎,行禮的同時,還不忘謝
“刺史府真的人去屋空了?”
沈𨳊倒沒有怪
人算不如天
他們沒有上帝視角,更沒有預知的特異功能,如何能夠提前知道刺史的計劃?
且,要說“大意”,也是沈𨳊這個公主大意
之前的計劃,進行得太過順
而利州刺史呢,也表現得像個貪心、惜命、平庸的昏
沈𨳊以及她的將軍、智能團們,都被一步步的“勝利”迷惑住了,完全沒有想到,人家利州刺史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回稟殿下,吾等在刺史府仔細搜查了幾番,沒有發現刺史及其家眷的蹤”
“還有金銀、糧食等財貨,也都消失”
“……多虧有甦主簿、鄭郎君等,在他們的提醒下,我們在刺史府後院找到了一條暗道,暗道直通三條街之外的偏僻小”
而出了那個院子,再過一條街,就是護城河的一道閘
刺史一家,應該就是通過護城河的閘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州
沈𨳊點點頭,“走了,也好!”
到底是利州刺史,元安帝任命的父母
他雖然沒有那麼的“愛民如子”,可也沒有什麼天怒人怨的苛
不好不壞的平庸之輩,自行離開,對于沈𨳊來說,也不是壞
畢竟,若是他沒走,沈𨳊也不好處理他
殺掉?
罪不至
留著?
到底是做過利州刺史的人,在利州還是有些威望與關系
留他在利州,那就是留下一個隱
沈𨳊的目標不只是區區一個利州,而是整個天
她若是外出征戰,而利州這個大後方如果不夠穩固,沈𨳊出門也不放心
把人趕走?
也透著些許的刻
還是這樣最好,他自己離開了,沈𨳊也就不用浪費精力的去處理他!
“南縣和北縣有消息了嗎?”
沈𨳊跳下馬背,將韁繩和馬鞭都交給身邊的女護
她大踏步的進了刺史府,一邊走,一邊詢問
“回稟殿下,已經收到消息,南縣、北縣也都已經順利拿下!”
“南縣知縣及其全家,被娘子兵擒北縣知縣則只帶著一二心腹逃遁,妻兒都被丟下了……”
吳庸快走幾步,從後面的大部隊擠到最前
他躬身向沈𨳊回稟
“北縣知縣逃走了?”還把妻兒全都舍下?
這是什麼混賬東西?
逃命都不帶著家眷?
“把他的家眷都放了吧,還有南縣那邊,也都放了……”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