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做帝王!
朱厚照看著毛紀求饒的樣子,只轉過了身去,說道“把他拖下去!”
待毛紀被拖出去後,朱厚照才最終下定了決心,吩咐道“查文華殿大學士毛紀欺君罔上,私編國史,暗藏禍心,且身為分管翰林院、禮部的內閣大臣卻管理不嚴,為官不正,以至于翰林院出現修史不正之事,以及禮部尚書知兵禍而不保之事,數罪並罰,判斬立決,籍沒家產!”
“下詔天下,以毛紀始,禁絕天下人私自編史,經史乃嚴謹之學,不容私人混編!以免使英雄被抹黑,使惡人被稱頌!”
朱厚照說後繼續說了一句。
他得借毛紀的人頭把明朝文人愛編野史詆毀皇帝的歪風邪氣給剎住。
不然,還真的會導致後人認為明朝皇帝個個奇葩。
朱厚照說後長吁了一口氣“是你們逼朕的,既然有很多人這麼不想看見這次擊退俺答的事,那朕高調一點,本來朕不想高調的,畢竟只是滅了俺答近三萬鐵騎而已,而不是收復河套。”
說著,朱厚照便再次對魏彬吩咐道“擬旨,除修築京觀外,並在潮河所一帶為此次被韃子所殺之軍民立一座高三丈寬一丈的紀念碑,並著翰林院撰誄文紀念,且刻于碑上,著武定侯郭勛代朕祭祀死難軍民!”
“再擬旨,著在沙家峪建一座殲滅韃子大勝的紀念碑,並著翰林院撰賦文紀之,且刻于碑上,犧牲之官兵皆刻寫于碑上!”
“另著太常寺和禮部在京確立公祭規則,朕擬對死難軍民和陣亡將士實行公祭!翰林院諸臣擬文記之!”
“再擬旨,著群臣上表文,包括京外督撫與三品以上大員,慶賀此次大勝!”
“再擬旨,重設起居注官,自朕以後每任皇帝需每日審核起居注內容。”
“再擬旨,增設崇文寺,直屬內閣,崇文寺職責管理大明文事,鼓勵優秀詩詞文章集子發行,禁止齷齪骯髒迷人心志蠱惑他人犯罪的文章詩詞發行于市,主動挖掘利于天下子民積極向上的詩詞文章以及戲劇話本等。”
“升張璁為崇文寺正卿兼翰林侍讀學士兼起居注官兼管翰林院史館,重修自正德元年以後的實錄,特別是正德十六年,楊廷和謀逆以及北方豪紳與大鹽商勾結俺答劫掠京畿的事要詳細記載,包括重臣的反應,以及這次毛紀、侯廷訓等有意抹掉朝廷武功之事也要詳細記載。”
朱厚照這幾道聖旨得到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奪走屬于士紳階層的話語權。
禁止私人修史算是把文人想隨意編纂皇帝史料得到可能性掐滅掉。
而恢復起居注,自然是要起居注官每日記錄皇帝的勤政生活,向世人皇帝勤政的第一手資料,而不是讓文人去瞎編和腦補皇帝每天如何通宵達旦的造人。
連皇帝略顯疲倦或有疾患,就直接用筆記下皇帝酒色過度的內容。
而增設崇文寺,相當于搞了一個被皇帝直接管理的文宣部門,目的自然是要管一管文化和將來會出現的新聞領域。
反正一切關于皇帝和朝廷的一切文字內容都得皇帝親自把關,不準瞎寫。
當然,朱厚照接下來也要求抹掉侯廷訓和毛紀的一切記錄,甚至連其家譜與進士碑文也要刪掉,並刪掉實錄里關于這兩人的一切記錄。
在朱厚照看來,既然這兩人想要抹掉自己和此次參戰官兵的功績,那自己就干脆抹掉這兩人所有的記錄。
就如袁可立這位名臣被滿清抹掉記錄,而在明史沒有傳一樣。
最後還是後人從其墓志銘上找到生平記錄的。
朱厚照這道幾道旨意下達後自然在士林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畢竟文官士紳們最大的底牌就是話語權。
而現在朱厚照要奪走他們的話語權,限制他們評點天下的權力,關鍵是自己被評點的權力還被朝廷捏在了手里,他們自然是不願意干的。
但這些文官們也不好明著抗旨,說陛下收回您的旨意。
但他們有其他的方式,首先這些文官所做的就是為毛紀、侯廷訓求情,只要朱厚照網開一面,就意味著私人編史以及文人編史的事就不能被禁止和被刪改。
第一個上疏聲辯毛紀、侯廷訓無罪,且言里言外都透露朝廷不能堵塞言路,不能威脅史官,不能禁錮天下文脈的官員是翰林學士豐熙。
但朱厚照對此自然是不予理會的。
內閣首輔王瓊也沒有理會,因為他也巴不得毛紀死,其實他一開始也很意外,毛紀怎麼會突然成為了階下囚。
到現在,王瓊才明白毛紀還是自以為然地想維護儒家正統地位而起了私心,想掩蓋事實,才導致了這個結果。
這讓王瓊更加篤定在陛下面前是不能耍小心思的,觀點可以不同,但在事件不是按照自己預料的那樣所發展時,也得有敢承認自己認識不對的風度才行。
豐熙在投遞奏疏後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來了左順門。
左順門是文武官員接本的地方,皇帝御批後的奏本都會在這里發放。
而豐熙來這里自然是要等自己的奏本御批的內容。
“可有翰林侍講學士豐熙的奏疏?”
豐熙問了一句。
“明日來吧。”
發奏本的人回了一句。
次日。
豐熙又來問“可有……”
“沒有。”
第三日。
“沒有,明日來吧。”
豐熙听到發奏本的人如此回答後,內心頗為憤怒“看來,是被留中了!”
然後,豐熙就仰頭高呼了起來“天啊,我大明的列祖列宗,你們看見了吧,大明亡國之日不遠矣!”
豐熙高呼完就落寞地走了回去。
他本來的計劃是這個時候上疏為天下士大夫仗義執言,要麼騙一頓廷杖,要麼保的文官的話語權,無論哪種都能獲得很大的名聲。
但豐熙沒想到自己的奏疏被留中。
掌詹事府侍郎賈詠和吏部員外郎馬理這時候突然走到了豐熙面前來,問著豐熙“原學,你的奏疏御批下來了嗎?”
“沒有!被留中了。”
豐熙說了一句,又道“毛公必死也!天下言路從此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