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心早樂開花了。 vw
他雖然是首輔,但實際已經被朱皇帝架空了,這個首輔的位置也是名譽而已,恐怕用不了多久光榮的退休了。
朱皇帝說什麼是什麼,他也不會去分辨,最多也是在任期內想辦法多撈點錢。
所以,對朝政的事情基本是漠不關心。
不過今天的事情當真有些搞笑,同為江南士族高官的李忠有居然跟兵部尚書陳友量咬了起來。
這當真是大快人心。
當年高明代表的北方系跟張鳳府代表的江南系明爭暗斗了十幾年,雙反也沒少掐架。
如今老對手遭殃,他這個敵人自然高興。
更讓他高興的是,江南士族主動的將一個能夠成為張鳳府第二的李忠有排斥在外。
李忠有的能耐,高明領教過,那可是第二個張鳳府。
這種人才居然不能被江南士族所用,他們恐怕也是離敗亡不遠了。
有眼無珠鼠目寸光
高明眯起了眼楮。
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他早不報希望了,不過能夠在退幕之前看到自己最大的對手轟然倒塌也是一件美事。
陛下
高明斯條慢理道︰李閣老之言老成謀國,老臣贊同
既然江南士族排斥李忠有,那他也不介意踩一腳。
李忠有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看著高明。
他知道這老家伙是趁火打劫。
如果身為北方系的高明公然支持李忠有的話,江南士族更加的不會信任他了。
果然,陳友量雙目閃過一陣憤怒,道︰李閣老,你也是江南人,江南百姓此刻正處在倭寇的屠刀之下,你你居心何忍
接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陛下,為了大明朝海疆的安穩,為了江南沿海的百姓,還請陛下速做決定。
起來吧
朱皇帝臉色好看了許多。
雖然不清楚李忠有跟江南士族之間發生了什麼,但是雙方交惡對朱皇帝對朝廷還是利好的。
畢竟李忠有也是個人才。
傳旨,令浙直總督黃寬為前方剿匪總制,以南直隸巡撫謙之和浙江巡撫甦修為後勤,全力將這股海盜驅除出境。
朱皇帝信手一揮。
雖然他並不精于軍事,但也知道水師不必以前,不過將岸的海盜驅逐還是可以做到的。
謝主隆恩
兵部尚書陳友量再次跪倒在地,由衷的說道。
李忠有的心猛的一沉。
如果黃寬真的跟夜叉部開戰了,那最後一分希望也被葬送了。
這一次的夜叉部肯定是有備而來的。
陛下
李忠有還想說什麼,朱皇帝轉身離開了,根本沒有給他機會。
李忠有
陳友量冷冷道︰你我相交二十年,今日才看清你的為人。道不同不相為謀。
說著拂袖而走。
陳尚書,這件事不能莽撞啊
李忠有前了幾步,想跟他解釋幾句,卻不料陳友量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李忠有一顆心頓時涼了。
別人不清楚,他這個曾經的浙直總督卻是十分的明白。
夜叉部發難肯定不是偶然,背後一定有人支持,只要他們能夠支持半年以,江南士族會分崩離析。
和談的話或許還有一條活路,一旦動起刀兵,最先倒下的肯定是江南士族。
不行
李忠有不能這麼算了,他打算去求見皇帝,無論如何也要努力促成和談。
當李忠有正想向暖閣走去的時候,高明略顯佝僂的身子擋在了他的面前。
李大人,既然人家不領情,你又何必非要拿熱臉去貼冷屁股
高明笑眯眯的問道。
江南士族排斥李忠有,讓他十分的高興。
高閣老
李忠有微微有些怒氣,道︰江南沿海的事情皇不清楚,莫非你也不清楚嗎這仗只要持續半年,江南會成亂成一片,難道你眼睜睜的看著江南的百姓遭殃嗎
他對高明的趁火打劫有些不滿了。
知道
高明很光棍的說道︰莫非,你以為皇他不清楚嗎
他神秘一笑,接著道︰你清楚,我清楚,皇也清楚,唯一不清楚的是江南的那些人了。嘿嘿,這些年,他們強勢慣了,根本不可能認識到現在的險境。有句話說的好,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李大人是聰明人,為什麼非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說著負手離開了。
皇
李忠有身子一顫。
他這才明白,江南士族的困境,皇帝肯定是知道的,不僅如此,他也推波助瀾成全了江南士族。
誠如高明所說,江南士族幾十年了強勢慣了,哪里意識到現在的險境
如果他們堅持用軍事手段的話,最先倒下的肯定是江南士族。
怎麼辦
李忠有有些束手無策了。
莫非,江南士族的好日子到頭了嗎
江南士族最終還是動用自己的能量說服朝廷開展軍事手段對付夜叉部。
他們根本沒有跟夜叉部和談的誠意。
高明猜測的不錯。
江南士族強勢了幾十年了,哪里會跟一群海盜談判
他們壓根從心里沒瞧得起這些海盜。
前段時間,夜叉女王海拉拉想跟沿海走私大族談判,打算提高待遇。
但是被沿海走私大族一口回絕了,另外還設下了圈套,險些葬送了海拉拉。
這一次,海拉拉听從甦則的指示,一夜間封鎖了海疆,扣押了海船,引起了江南士族的怒火。
在他們的眼夜叉部充其量也是個長工,給他們多少都是施舍。
如今,這個長工居然敢造反,當真是豈有此理
江南士族第一印象是動手
以前夜叉部也曾經鬧過事,但卻被他們用武力的手段制服了。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現在的夜叉部不是以前的夜叉部了,現在的江南士族也不是以前的江南士族了。
這一戰是江南士族歷史的最後謝幕之戰。
得到了調令的黃寬一掃頹廢,抓緊時間開始了戰前準備。
雖然在跟飛輪營斗爭輸了一陣,但是夜叉部的到來又給了他一次機會。
正在東南沿海秣兵厲馬積極備戰的時候,一隊人馬緩緩的來到了甦州,正是甦則一行。
363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