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外一渡口。 vw
一座小舟緩緩的飄了過來,船頭站了一名白衣少年,正是從京師來的孟都。
想不到我有生之年還能在回到江南。
她悠悠的嘆道,雙目閃過了一陣復雜的神色。
當初她為了消弭甦則的罪名,只身前往京師自首被關押在北鎮撫司的時候,已經抱了必死的信念了。
人必有一死,能夠以她的一死免除甦則的罪名,孟都一直都是心甘情願的。
自從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後,孟都覺得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是甦則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
甦則是她的全部。
如果讓她拿命去換甦則的話,她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她活著全都是因為甦則。
所以,孟都才會毫不猶豫的去京師自首。
只是
孟都嘴角露出了無奈的笑容。
她跟甦則最終還是雙雙的活下來了。
如今,又有了再見面的機會。
故地重游,小姐的心情肯定十分復雜吧
一個高個子男子出現在她的身後,正是當初朱瑞的心腹謙之。
孟都斜睨了謙之一眼,臉露出了一絲不屑。
雖然她已經跟朱瑞沒有任何關系了,但是對于謙之背叛朱瑞的事情仍然有些不忿。
她很看不慣這種踩著舊主往爬的小人。
反骨仔在哪里都不受待見。
大人也不是第一次來江南吧,不知道次來是什麼時候,有沒有什麼異樣的心情
孟都反問道。
謙之微微一笑,沒有說話,只是若有所思的望著前方。
在半年前,他奉朱瑞的命令來迎接前太子朱和彬動身前往京師。
在朱瑞的計劃,前太子朱和彬是一個關鍵的籌碼,有了他在手他的造反的口號才能站得住腳。
只是沒有想到朱皇帝技高一籌,早早的做好了局,等著朱瑞往里面跳呢。
京師一番混戰,朱皇帝才是最後的贏家。
他不僅利用朱瑞除掉了如日天的張鳳府,而且還接著這件事打擊了一批勛臣。
京師政變之後,朱皇帝重新掌握大權。
這個時候的臣和勛臣無損失慘重,朝政的大權再次落到了朱皇帝的手,此時的朱皇帝絕對是大權在握。
時也命也
謙之嘆了口氣,道︰既然能夠活下來,小姐還是珍惜眼前的一切吧
哼
孟都冷笑了一聲,不說話了。
雖然朱皇帝放她離開了,但還要被監視,謙之是派來監視的人之一。
表面謙之是朝廷派來的南直隸巡撫,為的是頂王不棄的缺。
但實際,他確實朝廷派往江南的第二個棋子。
甦大人是個人才,本官早想解釋一番,還望小姐引薦
謙之客客氣氣的抱拳道。
這次來,他也是受了朱皇帝的囑托,前來幫甦則共同對付江南士族的。
是嗎
孟都冷笑了幾聲,道︰那麼我得提醒甦則要注意一下,畢竟大人可是喜歡踩著舊主往爬的。
不知為何,孟都對這個謙之一直有很大的怨念。
並不單單為了朱瑞。
謙之啞然一笑。
他知道孟都對自己有看法,不過那也沒有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準則。
別人的指責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這一次,小姐請放心,本官是奉命來協助甦大人的。
謙之仍然客客氣氣的說道。
這一次他真的是來協助甦則的。
甦則雖然妖孽,但是畢竟是孤身一人,而且還是客場作戰,萬一出了點紕漏壞了朱皇帝的計劃可不美了。
另外,甦則十分的強勢霸道,李越和關岳根本壓制不住他,謙之這次來也有監視甦則的意思。
孟都雖然知道他的目的,但也是無可奈何。
現在他們還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渡口,應天府的官差早到了。
一次是因為接待的事情,甦則大發神威,一口氣砍了三百個腦袋。
雖然砍得是鹽兵,但卻震驚了整個江南。
南京的大小官吏有一個算一個,這段時間無兢兢業業的。
他們在不敢觸甦則的霉頭。
萬一這位爺哪兒又不舒服了,那倒霉的該是他們了。
卑職應天府尹崔護見過巡撫大人
這次謙之前來赴任,應天府尹崔護親自前來迎接,一來表示對謙之的尊重,而來也是打算向皇帝投誠了。
經過了和甦則的一番暢談,崔護已經鐵了心的站在朝廷這一邊了,反正他也不是江南士族一系,在這邊沒有太大的利益。
崔大人客氣了
謙之前一步,雙方扶住了崔護。
他已經從密報得知了崔護的態度,當下也十分的熱情。
畢竟應天府是地頭蛇,有了崔護的幫忙,他們要在這里做什麼事情都很方便。
這位是
崔護望著孟都不解的問道。
他見孟都氣宇軒昂,又跟謙之同船而來,肯定大有來頭。
謙之笑了笑,介紹道︰這位也不是外人,是甦則甦大人的密友
密友
崔護臉露出了喜色。
話說,他已經跟甦則站在了一條線,甦則的密友自然也是他的密友。
幸會幸會
崔護是個老油條,見到孟都神色冷淡,急忙轉移話題。
甦大人正在欽察行轅,下官這帶你們前去。
說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謙之擺了擺手,道︰甦大人是欽差,正事繁忙,本官怎麼好意思勞煩他,過幾天再去吧。崔大人只要將這位公子帶到欽差行轅行了。
下官領命
崔護見到謙之這麼吩咐,當下抱了抱拳,引著孟都下去了。
謙之是巡撫,理論是他的司,司既然這麼吩咐,他這個手下只能照辦。
再說司的想法也不是他能夠揣摩的。
等二人離開以後,謙之的笑容很快收斂了。
他深吸了口氣,自言自語道︰終于又回來了
說著目光瞥向了南京城。
這個地方對他有很重要的意義。
甦則
想起這個人,謙之的嘴角露出了笑容。
小子,這一次我把寶押在了你的身,千萬不要讓我失望啊
363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