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033章 錢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文宅谷主 本章︰033章 錢糧

    qzone.io,最快更新 明 !

    後世,有人把全國各大城市的這種石碑上的殲敵數據統計起來,說昊統大帝朱慈 如何喜歡殺戮,沒有慈悲心腸,不是一個好皇帝雲雲。朱氏皇族後代,立即將“朱氏家言”公布了一段︰

    “種花家,有些人,沒主見,沒頭腦,風來迎風,雨來順雨,自以為真理在握,自以為真命天子,可指點天下,總覺得自己做得比前人好,比他人好,比爹娘好,結果卻是門檻漢,侏儒巨嬰。所以,種花家的國民性改造,一千年都不算久。”

    還別說,這段話真還是朱慈 在某次立碑之後,想起後世那些不左就右、頭腦發熱的家伙可能的言說而寫的。

    戰斗取得了全勝,但直接繳獲並不多。

    全部銀兩9700余兩,戰馬29匹,糧食450余石,各式雜型冷兵器2600余件,甲冑300余件。

    如果是此前李定國的部隊,如果一次戰斗有這些繳獲,肯定會高興得很。2600件兵器啊,又可以武裝一支勁旅了。但在天火軍看來,這些繳獲相當于燒火棍,收起來價值不大,棄之又覺得可惜。

    不過,這些繳獲最終還是被天火軍收撿起來了。

    最重要的收獲是積分。

    這次作戰,朱慈 沒有親自動手,原以為這種情況可能他沒有收獲。

    但系統還是“獎勵”了他400點經驗,同時也獎勵了朱慈 400點積分。攻佔澄江,比攻佔呈貢的獎勵少了200點。

    然後是實際殲敵數量,2794積分。看到這個數字,朱慈 就知道,有些清軍應該逃脫了,或者換下了衣服變成了澄江的平民。

    不過,朱慈 也不會再去推開澄江百姓的門,一個一個去尋找那些逃兵。

    打下了澄江,安排第三戰兵營許登真守護澄江,其他人于次日回轉呈貢。

    至于澄江的管理,暫時實行軍管吧。等將澄江的各類人等清理分類,尤其是將投降滿清的叛徒清理之後,再從願意接受朱慈 理念中的讀書人中選擇行政官員。

    ……

    因為與李定國在原則上取得了一致,朱慈 回到呈貢後,就開始大張旗鼓的動作。

    李定國從 臘過來,除了手下將領外,還有一些文官。

    兵部右侍郎蕭尹,武岡人,曾歷任戶部司務、儀制主事、太常寺卿等。

    兵部主事張心和,黎平同知夏沛,昆明人、晉兵監軍李升,高要人、永淳知縣羅大經,會稽人、毛文龍幕客宋飛仙等。

    這些文官,都全部趕到扶綱的行政院,具體任什麼職,由扶綱和晉王李定國商量。

    對于行政這一塊,朱慈 還沒想好如何插手。

    首先是行政院,被正式確定下來。除了大學士扶綱擔任行政院院長,跟隨晉王過來的幾個文官也得到了安排。

    行政院會不會改,目前暫時這樣,其實明朝關于朝政,有“內閣”一詞可用。這事,此後再說。

    其次是加強與改組“軍政委員會”。

    原來,軍政委員會有朱慈 、扶綱、馮仁賢、雷震、孫素問五人,增補李定國、勒統武二人,七人排名分別是朱慈 、李定國、扶綱、勒統武、馮仁賢、雷震、孫素問。

    這個軍政委員會,其實是個“議事會”,也即朱慈 有事時,把這些人找來議一議。原則上這個委員會不會發布軍令與政令,這一點,朱慈 從現代時空過來的,不會故意把自己的手腳拴住,至于現在的朱慈 ,還需要獨斷。

    孫素問最近有些失落,擔心李定國來了之後,他的位置可能不保,但實際上他想多了,雖然他“恭陪末座”,但依然在坐。

    朱慈 其實不反感孫素問這樣“求上進”的人,在明末,真正應該反對的,是那些食古不化,哪怕出出賣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都一定要抱著某種舊觀念不改變之人。

    求上進的人,也屬于有“求”于人,只要有“求”,那就得有付出。就說明這人懂得變通。

    再次,則是對李定國部下也即晉兵進行天火軍相關基礎訓練和火槍訓練。天火軍攻佔澄江,不傷一人,極大地震撼了李定國手下。

    (其實是晉兵吸引了清軍的火力,不然清軍的佛郎機炮率先打擊天火軍,想要零傷亡絕對不可能。)

    當然這些訓練也有區別,過去游擊將軍以上的人,在教導隊里訓練;而游擊將軍以下的人,則在大部隊里訓練。

    這個也屬于沒有辦法,是騾子是馬,總得出來好好地溜溜。

    放權行政院,加強與改組“軍政委員會”,對晉兵進行訓練,既是朱慈 順勢之為,但也是被形勢所迫。

    因為朱慈 打退了明軍對呈貢的攻擊,讓南明太子頓成雲南的風雲人物。一些不願意做滿韃順民的民眾,一些對大明有感情的民眾及各類勢力,成群結隊向呈貢涌來。

    進入六月,呈貢每天新增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千人。

    但是,這些人又不是都可以成為軍人或官員的,他們中的四分之三都只能成為農民,畢竟來投奔的人中,有一半屬于老小。

    早期人口基數不高時,來個三幾千人,呈貢還有辦法安排安頓。但是,當人口突破了一個極限,麻煩就來了。

    別人來投奔你了,首先得解決別人的吃住吧。好在雲南不缺竹木,也不是寒冷之地,建個簡易房可以就地取材,速度也不算慢。種花家勤勞之名不是虛的,自給自足代代相傳,蓋房子也沒問題。

    但是,吃的呢。

    盡管可以從商人手上購買糧食,吳三桂也做不到絕對封鎖,但是,那個價錢卻是很昂貴的。

    而且,錢呢?

    盡管打下呈貢這個吳三桂的後勤基地之一,繳獲了10萬兩銀與3萬石糧,但現在投靠朱慈 的人,總人口已經超過了3萬人。

    其中一半的人,不要朱慈 發薪水,但卻需要朱慈 救濟。

    哪怕這些人都是農民,有手有腳也愛勞動,分得了田地立即就開干。可要收獲糧食也要等三五個月之後。

    朱慈 打了勝仗一回來,負責內務的馮仁賢和行政院戶部右侍郎梁寅就來報告,銀兩和糧食,都只夠一個月開支了。

    錢糧,可以考慮使用積分兌換,但這是萬不得已,譬如明天就揭不開鍋了,今天可以用積分兌幾萬斤糧食救救急。

    此時還有一個月緩沖時間,絕對不能打這個主意。

    現在朱慈 系統還有積分3312點,如果用來兌換糧食,到時能兌換200萬斤左右,兩三萬人生活,每人可攤分到70斤糧;如果兌換食鹽再換錢,可換回15萬兩銀左右,也相當于可以解決兩個月左右的開支。

    所以,要錢糧,必須向吳三桂要。手上的積分與經驗值,唯一兌換的就是裝備,就是槍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 明》,方便以後閱讀 明033章 錢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明033章 錢糧並對 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