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
越文從殷大人書房出來後,就去偏廳吃了午飯,然後去翰林院的花園散步。
越文回想著在殷大人書房里,殷大人和衛大人對自己的問話,及他們態度的一些轉變。
因為孔喬和項雲受傷,所以其他三位侍讀,侍講大人便頻繁告假∼
今天連給小皇子講學都沒有人,殷大人只好讓自己去∼
孔喬,項雲受傷,而三位大人頻頻告假,說明他們是一派∼
而殷大人和衛大人,知嘵自己明天還要去國子監講學很是驚喜,說明給小皇子講學不是一件輕松的差事。
而見到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時,自己對他們行禮。按禮制作為他們的講師,兩位皇子應該回禮可並無。
由此可見兩位皇子的驕恣∼
當時,看到兩位皇子如此。只是簡單的問了幾句,兩位皇子的臉色就有些不耐,便提出給他們講故事。
好在兩位皇子畢竟年幼,倒是听得津津有味。
而殷大人和衛大人如此高興?難道他倆和孔、項兩家並不是一派,所以才叫自己去。
如果不行被皇子們趕走,于他們並無損傷。如果可以就有露面機會,而這個機會給了我。
所以他們也在試探我,看我有沒有這個能力∼
越文想到這里倒是松了口氣,原本以為翰林院都是在孔家、項家手里。
看來事情還沒有那麼糟∼
越文這幾天去國子監,給兩位小皇子講學都采取講故事的方法講述。
兩位小皇子,每次也听得忘了時辰,都是越文主動停下講解才反應過來。
而越文從國子監回到翰林院,殷大人都會派人前來,讓越文去書房給他回稟講學的事宜。
殷大人每次听完都非常高興,對越文的態度越來越親和。
越文由此更加確定,殷大人和衛大人不是和他們一派。
今天,越文照常用講故事的方法講讀經史。兩位皇子撐著頭,眼楮盯著越文專注的听著。
越文听到有腳步聲傳來便稍停頓了一下,以為是皇子們的宮人有事要進來稟報。
但是,腳步聲在窗邊停下並未進來,越文瞟了一眼沒有在意繼續講學。直到時辰到了,才停下講解。
“越大人,你講課不錯以後都由你來給我們講學。”十一皇子站了起來說道。
“下官謝過十一皇子。”越文行禮說道。
“對!听十一哥的,越大人以後每天來。”十二皇子也說道。
越文今兒照常去翰林院應卯後,便直接到了國子監等兩位皇子的到來。
“太子殿下到。”一聲傳報聲響起。
越文听到驚了一下,連忙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快步走到門口,看見太子穿著一身常服,旁邊還有一個小孩,後面跟著幾個侍衛和宮人。
“下官見過太子殿下。”越文趕緊施禮說道。
“越大人請起。”太子梁昱言伸手虛扶了一下越文說道。
越文跟在太子後面進了教學室,太子轉身指著那個孩子說道:“這是孤的嫡子,听聞越大人講學精妙便讓他來你這听課,越大人不會見怪吧!”
“太子殿下言重,能為皇太孫講課這是下官的榮幸。”越文趕緊施禮說道。
“好!孤先謝過越大人,你在這好好听越大人講課。”太子笑了一下說道。
“是,父王。”皇太孫梁如鴻拱手應道。
“太子哥哥。”
“太子哥哥。”
十一,十二皇子進來看見太子連忙施禮喊道。
“嗯!你們好生听越大人講課。”太子應了一句,便轉身出了教學室。
越文看著才六歲多的皇太孫有些頭痛,三個皇子的年齡都不同該怎麼講。
越文仔細瞧了瞧皇太孫梁如鴻,其眼楮大而狹長充滿靈氣,而且對自己也是有禮。
難道,昨天在窗邊听講的是太子?覺得這種授課方式適合小孩,所以把皇太孫送來。
但是,太子怎麼知道自己這種小官在這講學?越文心里想著卻不得其解。
“十二皇叔,父王前天在皇祖父那里踫到你,回府後夸你現在學問好呢?”皇太孫梁如鴻說道。
“太子哥哥就沒夸我?”十一皇子問道。
“夸了,也夸了十一皇叔。”皇太孫應道。
“這還差不多……”
越文看著宮人為皇子們磨墨、擺書,听到他們的對話。
才知原來如此,太子在皇上那兒遇到了十二皇子,而听到了自己在給他們講學才來偷偷旁听。
越文的推斷完全正確,太子梁昱言前天去皇上寢宮,正巧踫見皇上在考校十二皇子,發現十二皇子的進步很大。
十一,十二兩個皇子可是最令先生頭痛的學生,當然他倆也無心向學。因此,才把他倆單獨弄個教學室讓先生為他倆授課。
翰林院的侍講們都知道這個情況,對他倆授課都是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太子有些驚訝十二皇子的進步,對其一番詢問後才知這段時間,是新科狀元越大人在給他們授課,且授課方式新穎用講故事的方法講授經史。
所以,兩位皇子听起來分外有趣,自然就記下講的內容。
太子和皇上商議後,昨天就親自去國子監听越文授課,太子听了也不知不覺听著了迷。
越文不但講解生動,還會穿插一些事例,相互佐證並且延伸。講到精彩處就會提問,學生回答的過程中自然就更加深印象。
妙!太子听完就只說出這個字。
越文看著小小的皇太孫,試著問了幾個問題,發現皇太孫回答的並不比兩位皇子差。
這說明太子殿下對皇太孫還是極其看重。
越文心里稍安,授起課來也輕松了許多。授課過程中,不時會提些小問題讓皇子們回答。
越文發現皇太孫,每次回答基本都貼近問題且思維極快。比年齡長于他的十一,十二兩位皇子優秀得多。
不愧是皇太孫!越文只能這樣感慨。
可能是多了一個人,現在課堂上的氛圍要好的多,越文每次提問,皇子們都積極回答。
而皇子們回答後,越文總能先找出回答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揚。然後再提出他們回答的不足,再和他們加以探討,論述。
不知不覺間,十一,十二皇子見了越文,也會和皇太孫一樣給他行學生禮。
越文自然是發現了這些變化,心里長長的舒一口氣,也不枉自己每天苦思怎樣給他們通俗易懂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