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
裴秋發現,越文自從中舉回來後。
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特別的用功。
怎麼說呢?並不是說,越文以前不用功。
越文以前用功,給人的感覺是雲淡風輕的,漫不經心的。
給人就是,這種淡淡的感覺。就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但是,現在不一樣。
肉眼可見,越文變得嚴肅,認真起來。
晚上,自己不放心,到他的院子查看。
無論什麼時候去,越文都是手不釋卷,或者伏案疾書。
哪怕坐久了,在院子里散著步。也是拿著書,嘴里默默的念著。
就連早晨練功時,裴秋發現,越文的招式,明顯變得老辣和凌厲。
和他以往的,那種君子端莊,行雲流水的風格,截然不同。
哦!也算不上,完全不同吧!
是氣勢,對,是氣勢!
氣勢的改變,所以變得凌厲起來。
看到越文的變化,裴秋一開始有些不安。
總覺得越文,有些逼迫自己。
越文本就聰慧,且聰明至極。
但越是聰明的人,越容易多思多想。
一旦鑽入,某個牛角尖。就會沉淪,且不可自拔。
裴秋可不想,越文陷入這種狀況。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只要越文下學回家,裴秋就時刻的盯著越文。
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裴秋並未發現,越文有什麼出格的舉動和言語,除了特別用功。
難道是自己多想了?裴秋坐在院子里,端起茶喝了一口,有些悻悻的想著。
一陣風吹來,卷起幾片枯葉。枯葉隨風飛舞,上下翻飛。
有三兩只小鳥,站在院牆上。
“啾啾啾”的叫著,跳著…倒是顯得,一派寧靜和愜意。
小鳥,風,葉子。
裴秋突然覺得,自己的腦子清明起來。
越文不就,像那些小鳥和葉子嗎?
小鳥,雖然生而有翅膀。但也要慢慢長大後,還要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振翅飛翔。
葉子能飛嗎?不能。
它剛剛的飛舞,是借助了風的力量,葉子是借勢飛舞…
所以,越文才如此用功,可以說是,在傾盡全力。
越文正是因為中舉,才更知道,人外有人的道理。
聰明的人有很多,但聰明肯用功的人有多少?
越文現在,就如那小鳥一樣。不停的扇動翅膀,長出漂亮的羽毛,學會飛翔。
如那葉子一般,學著借勢,才能隨風飛舞。
這所謂的“勢”有很多,比如自己給予越文的關愛。
舅舅介紹嚴先生。
武兒,冬兒他們對越文的崇拜…
嚴先生對于,越文的悉心教導…
越文如此聰明,怎可不知。
看來,真的是自己多想了。
想通之後,裴秋也長長的松了口氣,如此甚好!
越文自是知道,阿娘這段時間,一直特別關注自己。
自己比以往更用功。
可以說,哪怕是在吃飯的時候。腦子里面,都會想著不少問題。
連武兒,都發現了,阿娘自然能發現。
阿娘的擔憂,自己也明白。阿娘是擔心,自己走火入魔吧。
這兩天,阿娘明顯沒有再過多的關注自己,看來阿娘已經看明白了。
聰明的阿娘,自然是能知道自己的想法。
前段時間,武兒也問過自己,為何?
看著武兒,有些不解的眼神。自己心里,也有諸多的無奈。
在武兒他們的心目中,自己做什麼,都應該是輕松至極才對。
可這世上,哪有絕對聰明之人。
所謂聰明人,只是比旁人更加善于思考,且還要全部復盤。
如此循環往復,無論是讀書還是習武,自然更加嫻熟且更能找到契機。
自己也是如此,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無論做任何事,只要是比常人能忍受更多,付出更多。因而,才能收獲更多。
這段時間,嚴先生也是加大了對自己的輸出。
特別是,對于時事和策論這一塊,幾乎到了嚴苛的地步。
能得嚴先生的看重,自己自然是珍而重之。
嚴先生以前的學生,幾乎都是,世家大族或高官的子弟。
自己和武兒算是,嚴先生教授的第一批平民弟子。
有如此良機?如此良師?怎可不珍惜?怎能不珍惜?
自從回答了,武兒的為何後。
武兒這段時間,也是加倍的用功。
要說聰明,越文覺得武兒比自己更甚。
因為自己年長,因而會更早的露頭。
所以,別人都會拿,武兒和自己比較。
但這樣,對武兒並不公平。
武兒年幼,在自己所謂光環的對照下。如不能跟上,便會被人嗤之以鼻。
跟上了,又會說他大哥都這樣?當弟弟的怎麼會不行?
如果武兒,心性不好。必會有所反觸,引得家庭不睦。
可武兒,卻是從未有過這些想法。
總是這樣豁達、樂觀、包容。
有時候,自己看著武兒。看著渾身,都充滿著陽光的武兒,都忍不住想為他喝彩。
“大姐,你看,桃花村的桂花都運來了,好多。看來秦村長是到各地去收的。”
裴秋剛走進,專做肥皂的院子。便听到阿春,大聲的對自己說道。
“是啊!阿娘,而且桂花都很干淨,村長爺爺是用心了的。”冬兒跑了過來,說道。
“對,嬸嬸。你看,香得很…”
小草手里捧著,一些桂花一邊聞,一邊說道。
“表姐,桃花村有很多桂花樹嗎?桃花村不應該,是有很多桃花嗎?”
小葉從堆著的,裝著桂花的大包裹後面,走出來問道。
裴秋自然知道,這些桂花是村長派人,到各處收的。
現在桃花村,已經有了一支收花的隊伍。
以村長的小兒子為首,再挑了幾個機靈的為輔。
以桃花鎮為中心,向各處輻射,尋找花源。
這是自己,給村長的信里面專門建議的。
村長的小兒子讀過書,也會盤賬。以前就是在,外面做賬房先生。
所以,讓他來領一支收花隊伍,完全不是問題。
為了防止,有些人壓價收購。吃中間利,而讓花的質量不好。
裴秋還專門寫信提到,讓收花隊伍,大肆宣揚他們收花的價格。
這樣盡量做到,防範于未然。
而且,裴秋給收花隊伍的工錢,也是該開得很高。
其目的,也是讓他們盡心盡責。
秦村長來信,非常高興。說現在的桃花村,因為收花已經好了太多。
家家戶戶,都去通知自己的親朋好友,連帶著桃花村的人出去,地位都高了。
本來,在哪里收花都可以。
但裴秋,總是忘不了。當初村長,帶著村民,在晨霧中來送他們的情景。
人啦!有時候就是這樣,會被一些或許是很小的事情,所感動,而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