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
因為這幫劫匪,車隊的每一個人都喜笑顏開。
直呼,車隊運氣好,簡直是開張大吉。
每一個,都還在心底祈求。希望下次,還能踫到他們。
雖然因為送貨,繞了些路,但裴秋他們,還是按照預定的時間,回到了寧安城。
越文,阿春,舅舅他們看見裴秋回來,都非常高興。
阿春和舅娘,連忙上街買菜,阿春說一定要大辦一桌,要給裴秋補補。
熱熱鬧鬧的,吃了晚飯,裴秋把這一路的經過,講述給他們听。
“啊!阿娘,你們真的遇到劫匪了。”
“那真的是劫匪嗎?”
“那七八匹馬,就是他們送的?”
“那下次還能,再遇到他們嗎?”
“太好笑了…”
“馮領隊他們,一定非常期待…”
越冬他們,听到裴秋講述劫匪的時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裴秋心想,就知道他們听了會是這種反應。
只有越文,擔憂的看了裴秋一眼,然後說道“阿娘,這次只是幸運,以後還是要多加小心。”
“是的,阿娘,雖然這次的劫匪很好笑,但如大哥所說,的確也是幸運。”冬兒听到越文如此說,反應過來,連忙說道。
“對,阿娘,剛剛是我忽略了…”武兒也連忙說道。
“對,嬸嬸…”
“大姐…”
這下好了,因為越文的一句話,大家紛紛擔憂起來。
“好,我會小心。”裴秋只能說道。
“剛剛阿娘說,要擴建車隊,人員還是要,拜托舅姥爺挑選。”越文說道。
“沒問題,人我這邊有的是,車輛還是叫他們三個去挑選,皮毛這段時間,我又訂購了些。”舅舅說道。
“大姐,肥皂我們也已經做了不少。”阿春也說道。
“好,辛苦大家。”
“阿娘才辛苦。”
“是的,辛苦的是阿娘…”
“對了,文兒,武兒。這次听邱掌櫃說,嚴先生曾是戶部尚書…”裴秋說道。
“阿娘,前兩天,我們收到季先生的來信。季先生也知道嚴先生,還叫我們好好的,跟著嚴先生學習。”越文回答道。
“是的,阿娘,嚴先生不愧為大儒。跟著他學習的這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進步了好多。”越武也說道。
“那你們得,好好的感謝舅姥爺。”裴秋應道。
“是,阿娘。”越文,越武同時站起來給舅舅行禮。
“不用,是你們自己爭氣,與我無關。”舅舅連連擺手說道。
回到寧安城,這段時間,裴秋也沒閑著。
因為多購了十輛馬車,人員自然又多了起來,人多了在管理上自然要加緊。
好在舅舅非常給力,在外面找了一個練功場,說人最怕閑下來。
還是按照,以前在軍營的時候那樣,每天進行操練。
因為這個車隊,不僅僅是趕車,還有護鏢。
所以,大家都是雙重身份。
裴秋本想再跑一次省城,遭到了越文的,強烈反對。
說天氣越來越冷,隆冬將至,馬上就要過年。
如果現在去省城,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回來過年。
這段時間的確很忙,裴秋都忘了過年這件事,深感抱歉。
以前在桃花村的時候,裴秋和阿春,越文他們都會一起動手,做上一頓豐盛的飯菜。
這次過年,有了舅舅他們一家,倒也會熱鬧許多。
經越文這一提醒,裴秋才發現過年也沒有多少天了,連忙準備起來。
首先要給先生準備禮品,還有給舅舅,舅娘,小盛小葉他們準備。
還有阿春,越文他們這幾個孩子,想到這些,裴秋瞬間有一種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其實冬兒,小樹,小草看似在家,其實也很忙。
中午要跟著阿春去賣吃食,下午還要練功,冬兒和小草還有小葉還要練琴。
還要一起做肥皂,大家的時間其實,都安排的滿滿的。
連小盛現在,每天下學都急忙往家趕。
用舅娘的話說,以前小盛是叫不回家,現在是趕不出去。
“阿娘,季先生和關先生的禮,你們去往省城的時候,我就已經寄去了。”
吃完飯,越文對裴秋說道。
“是的,阿娘,我和大哥一起選的,寄的上等皮毛。”越武也說道。
看著懂事的,越文和越武,裴秋突然有些自責。
這段時間,有些魔怔了,老是想著貨物,倒是忽略了他們。
“抱歉,阿娘讓你們操心了。”
“哪有,阿娘,我們是看到家里的,這些皮毛才想到的,這不剛剛好嘛…”
越武拉著裴秋的袖子,連連說道。
“還是你們貼心。”裴秋摸著武兒的頭說道。
“阿娘,我們也很貼心的…”冬兒不甘示弱的說道。
“是,你們都很貼心…”
越文看著,比以前清減了不少的裴秋,心里也是著急。
這一大家子的費用,都是阿娘在。
現在車隊,有了六十人,阿娘又是仁義的,還要為他們操心。
只怪自己,現在還沒有能力,幫不了阿娘。
不然阿娘,也不會這樣累,越文沮喪的想著。
“文兒,阿娘無事,別想太多。”
裴秋看著越文,有些失神的眼楮,暗嘆一聲,越文這孩子又在多想了,所以連忙說道。
“阿娘。”
轉眼便到了年三十,一大早,大家全都起來。
把各個院子的雪,都掃得干干淨淨。
“阿文,你們去,把對聯貼上沒有?”
阿春的大嗓門,裴秋在房間里都听到了。
“我們正準備去貼,姑姑。”
“姑姑放心,貼對聯我們可是有經驗。”
“對,姑姑,對聯是大哥和三弟寫的,這字寫的可好了,你快來看看。”
“來了,來了。”
“我們也來了…”
裴秋听到冬兒,武兒,小樹,小草,小葉和小盛他們的聲音紛紛響起,嘰嘰喳喳的好不熱鬧。
“大姐,你也來看看…”
阿春的大嗓門又響起。
裴秋看越文他們,貼完了對聯,便往廚房走去。
舅娘已經,在廚房里忙碌起來,裴秋連忙上前,著手準備。
“大姐,我們來了。”
“阿娘,我也來了。”
“嬸嬸,我們一起做…”
“還有我們…”
隨著阿春的聲音響起,孩子們都呼啦啦的進來。
“好,大家一起動手,做頓豐富的年飯。”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