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
清晨,迎著和煦的春風。
裴秋帶著越文,越冬和越武慢跑在小溪邊。
突然一股清香,迎著風撲鼻而來。
仔細嗅了嗅,香氣淡雅,沁人心脾。
“你們,有沒有聞到香味兒?”裴秋問道。
“有呀,阿娘。”
“我也聞到了。”
“桃花開了,是桃花的香味兒。”
“啊!是桃花嗎?”裴秋訝異道。
自己“來到”這里的時候是秋天,然後過了冬天。
平時,也沒太注意,倒真不知道,這桃花村有桃花。
桃花縣,桃花鎮,桃花村。
對呀,既然以桃花命名,肯定是有的呀。
但自己,上山的時候也沒看見桃花呀!
唉,沒開花自己似乎也不認識,尷尬。
“阿娘,听說這桃花村,以前是有很多桃花樹的。後來遇到了干旱,死了很多樹,現在已經沒剩下多少。”越文看著,一臉懵的阿娘,開口解釋道。
“是這樣啦!那我們爬高一點看一看這桃花。”
“好呀!”
“沒問題…”
往上爬了一段路,裴秋觸目遠眺, 往村子那邊的方向看去。
果然看到,村子後面的山上,有稀稀拉拉的桃花盛開著,有紅的,有粉的,有白色的。
遠遠望去,一簇簇,—層層,在清晨淡淡的白霧的彌漫下,迎著風輕輕的搖擺,好看極了!
對了,可以摘桃花然後做成香皂,價格也可以賣得更高,想到這里,裴秋為之一震,可行!
下午,接回越文收攤回家,放下東西。
裴秋便往吳嬸家走去,見吳嬸家的院門打開著,便喊了一聲走了進去。
吳嬸邊答應邊從廚房出來,看見裴秋,高興的很。
阿文娘每次到她家,都是好事。
自從和阿文娘接觸以來,通過阿文娘,家里也掙了好些銅板。
給她家做衣服,給她家搭棚屋,給她家每天送柴火,家里也算是有,固定收益了。
比石頭爹,在外面找活干好得多。
現在家里,也有余錢了,每個月都買上一次肉。
春花和石頭可高興了,特別是石頭,在越文家還識了些字,有時真不知道,怎麼感謝阿文娘。
“阿文娘來了,快坐,春花給嬸子倒碗水,要把碗先燙一下。”
“我曉得,阿娘。”
春花沖吳嬸做了一個鬼臉,轉身往廚房跑去。
“吳嬸,村里的那些桃樹是誰家的?”
“桃樹呀,都是村里的,沒有人去管。”
“今兒過來,是要請你幫忙,有空的時候去摘桃花。桃花摘回來後,不同的顏色分開晾干,我會按十五文一斤的價格收購。”
“啊!真的,這桃花有啥用。村里的這些桃樹都沒人管,結的果子又酸又澀,沒人吃。”
“我只要桃花,你有空的話就去摘。”
“有空,有空。”
吳嬸連忙回答道。
裴秋從吳嬸家離開後,吳嬸急忙叫春花去,把石頭爹和石頭趕快叫回來。
阿文娘真的,是他們家的福星呢!
阿文娘交代的事,可一定要辦好。
天哪,桃花也能賣錢,而且阿文娘還給這麼高的價,人回來了全都去摘,不能耽誤。
第二天,裴秋他們剛回家一會,便听到吳嬸的叫聲。
“阿文娘,是我,我帶村長來了。”
越文跑過去打開院門,心里疑惑,村長怎麼會到他家來。
但還是禮貌的作揖,喊了聲村長爺爺,便帶了他們進來。
村長看見,阿文作的書生禮,笑呵呵的說道:“阿文可了不得,上學堂就是不一樣,有出息。”
裴秋正在,廚房整理東西。
出來看見,越文正帶著吳嬸和村長進來。
也是有些疑惑,村長怎麼到她家來了?
“阿文娘,今兒過來是有事向你打听,所以直接來了。”
“村長,吳嬸,進屋坐吧,文兒去燒點水泡茶。”
“不用忙,不用忙,我問問就走。”村長擺手說道。
“村長難得來我家,茶還是喝的,吳嬸一起坐吧!”
看到一旁的,吳嬸有些不自然。
裴秋明白吳嬸,可能以為沒事先,給自己打招呼就帶人過來,怕自己不高興。這吳嬸的眼力,確實可以。
“是這樣,這兩天村里的人看見石頭爹一家,都在摘桃花。就去向石頭爹打听,摘桃花干嘛?石頭爹口風可緊,不願說。所以村里人就來問我,我問了石頭爹,石頭爹才說是你家要的。我就是想問問阿文娘,你要的桃花多嗎?如果要得多,我叫村里人都去采摘。你也知道村里的人,日子都不好過…”村長有些,難為情的說道。
裴秋看著,村長有些苦澀的表情,心里也不禁有些戚戚然。
村長倒是個好村長,心里面想的是,自己治下的人。
只是身處這個,靠天吃飯的朝代,大多數要想吃飽穿暖,的確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