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
裴秋站在後院,看著棚屋,滿意的很。
棚屋用土磚,隔成了三間,壯壯住一間。
另外兩間,裴秋準備用來晾肥皂。
做肥皂,可是自己一開始的想法。
只是當時的,情況和時間不允許。
做吃食,是最快賺錢的途徑,沒想到生意還挺好。
孩子們每天,跟在一起做也很快樂,同時又有凝聚力。
現在家里的家當,也買得差不多了,衣、食行都有了,手里的銀錢也余有七十多兩了。呵呵!在這里也算是小康了吧。
棚屋的另外兩間,都擺了一圈,用竹子做成的架子。
是叫石頭爹他們現做的,石頭爹說村里人,幾乎都會用竹子編籃子,筐子之類的。
所以做這一個一層一層的架子,對于他們來說簡單的很。
在後院的一側,也用土磚搭了兩個大的兔子的窩。
增加了這些活,本來只要四天就能完成的棚屋,便多做了三天,石頭爹他們倒是高興的很。
他們來的第一天,看見堂屋里桌子上的白面饅頭,以為是阿文娘他們自己吃的口糧,所以只是看了一眼。
哪知阿文娘他們回來後,直接對他們說,這些饅頭是給他們留的。
這可是白面饅頭,這哪里是他們平常吃的,他們平常吃的都是黑面或者雜糧加在一起做的。
況且說了,不管飯的,又給了這麼高的工錢,他們是真的,不好意思拿來吃。
沒想到,晚上走的時候,阿文娘直接,把饅頭塞給石頭爹,叫他們自己分。
他們每人分了,幾個拿回了家,家里人可都是高興壞了。
他們就是在外面干活,遇到好的主家,一天能給,一個白面饅頭就不錯了。
所以,第二天一早,大家到阿文家干活時。
一踫面,沒想到每個人手里,都提了一些草。
他們頭天干活的時候,看見阿文他們,是牽著一頭大騾子回來的,當時都給他們驚呆了。這得花多少錢?
村里也就,村長家有一頭牛。
阿文娘說他們,在做吃食買賣,阿文他們又小,有個騾子拉著推車,就方便得多。
想著阿文家有騾子,兔子,所以,不約而同的割了草帶來給騾子和兔子吃,也算是自己的心意。
裴秋可不知道,因為白面饅頭,在村里給她拉了一大波的好感。
“阿娘,出發了。”
越武跑了過來喊道。
裴秋牽著,越武的手到前院里。
越文已經,把推車的繩子套在了壯壯的脖子上。
越冬正嘰嘰喳喳的,在一旁說著啥。
“冬兒,說啥呢?這麼高興。”
“阿娘,我在跟哥哥說壯壯呢?”
“壯壯怎麼啦。”
“壯壯可有趣了,它每次吃得滿意時,就會哼哼,就像這樣…”越冬邊說邊模仿。
“哈哈…”
收了攤,牽著騾子,裴秋他們來到了做家具的地方。
一來二去熟了以後,做家具的老者,叫他們直呼他楊大爺即可。
裴秋買了騾子後,第二天就到這里來訂了車廂。
裴秋跟楊大爺說,車廂要做得大一些。
考慮到騾子的負重程度,希望用的木料,要輕一些的。
楊大爺滿口答應,這好辦的很,包在他身上,裴秋自然是放心的。
走進院子,裴秋就看到做好的車廂,車廂的左右和後面都做有窗子,窗子邊上還刻了花紋,這可是裴秋沒有想到。
“楊大爺,讓你老費心了。”裴秋指著窗子上的花紋說道。
“哎!沒啥的。好久沒刻了都有些手生,你們喜歡就好。”楊大爺摸著胡子,笑呵呵的說道。
對于木工來說,雕刻花紋是難的,也是貴的,裴秋想到,“那我加些銀子。”
“說啥呢?這是我自己刻上去的,你們喜歡就好,不要說這樣的話。”楊大爺連連擺手說道,“還有呢,自從給你家做後,我們接了一個大單呢,這運氣還不是因為你們…”
“哪有,是楊大爺你家做工好,信譽又好,…”
把車廂架好,新鮮出爐的騾車真的是高大上了。
裴秋駕著車,越文,越冬和越武迫不及待的鑽了進去。
“阿娘,車廂里還有抽屜。”
“阿娘,車廂可真大。”
“是呀是呀,我們三個都可以躺下來。”
“這下,我們不怕下雨了…”
“哈哈哈!”
听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裴秋也是滿心歡喜。
想到自己“剛來”這里時的狀況,和現在所擁有的。
雖然自己來到“這里,”不過短短幾個月,但感覺自己好像,已經扎根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