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
今天一出攤,剛擺上,便來了一個商隊。
所以,飯菜很快便賣完。
采購完食材,裴秋想著該換一換菜譜。
湯還是骨頭湯,畢竟便宜又有營養。
把回鍋肉換一換,賣了差不多快一個月了。
自己和孩子們,每天中午都吃。孩子們倒是沒什麼,一樣吃得高興,可自己真的是吃膩了。
雖然主要賣的是,過往的行人。但也有一些,附近的人來經常吃,也算是他們攤子上的固定客戶。
想了一想,把回鍋肉換成紅燒肉。把紅燒肉,也切大塊一點,只要肉夠大塊,一樣吸引客人。
本來院子里的柴,堆得挺多的。
由于這段時間每天煮飯,柴就消耗的快一些。
所以,每天下午自己便會上山砍柴。
裴秋剛來,這里的時候,看見院子里,堆著滿滿的柴,碼得整整齊齊,還挺震撼的。
覺得原主,是個厲害的人,看這柴火堆的這麼整齊。
也是一個講究的人,就是不知道,她為什麼這麼喜歡砍柴…
欠村長的錢還沒有還,買的布也還放在家里。
可愛的冬兒,把買回家的布,放在自己的床上。
每天看著布樂呵呵的,但並不催促,把布做成衣服。
好像新衣服,就是有布就行。
柴這幾天已經,砍得差不多了,可以用段時間。
今天先去,把村長的錢還上。想了想,再去買點糕點。
越冬,越武听阿娘說要去買糕點,連聲“好耶!”
越文都有些麻了,這段時間,阿娘帶給他們太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幫他們洗澡、擁抱、晨練、數算、吃飽、吃好…
太多的第一次,越文都覺得自己數不過來。
但越文覺得,阿娘帶給他的更多的是心安。
對,就是心安。
現在只要看著阿娘,便不再惶恐,不再害怕…
回到家,越冬,越武就去喂小兔子。
小兔子這段時間,也長大了許多。
裴秋把東西放好,提上一包糕點,叮囑孩子們待在家里,往村里走去。
這還算是裴秋,第一次白天在村子里走。
路上踫見幾個村民,他們都看了看裴秋。
有些好奇,但並未招呼。
村子的中央有棵大槐樹,坐在槐樹下的,村民就多了些。
村民說話的,聲音都很大。裴秋遠遠的,都听見他們的說話聲。
他們看見裴秋,自動噤聲,跟剛剛那幾個村民一樣,都好奇的看著她。
沒人招呼也好,裴秋想,因為沒有一個人是認識的,免去尷尬,多好。
越文說了,村長的房子是村里面,最大最好的那間大瓦房。
所以,倒是好找。
看見院子的門大開著,裴秋往里面看了看,院子里沒人。
敲了敲院門,沒有反應。
裴秋只能喊道“村長在家嗎?”
喊了兩聲,有人答應,“來了。”
便見一個四十幾歲的,中年大叔從屋里走了出來,看見裴秋站在門口,呆了一下問道“阿文娘?”
“是的。”
“找我有事?”
裴秋本來不確定,這是不是村長,見他如此問,倒省了麻煩。
裴秋快速的,打量一下村長。
國字臉,一身短打,腰上扎著一根布帶,一只褲腳還挽著, 標準的農家漢子形象。
“村長,今天過來是來還錢,多謝你上次幫忙。”裴秋說著,把捏在手里的銅板遞了過來,“這糕點是謝禮,不值多少錢是個心意,還請村長收下。”
“這,錢我收下了,這糕點不用了。”
村長其實是,沒有想到阿文娘會來還錢。
阿文娘雖然來到,他們村的時間並不短,可他也只見過她幾次。
阿文他們,來村里落戶時。阿文爹說他是童生,可以教村里的孩子讀書,認字。
作為村長,肯定高興。
當阿文爹,選了一個在村里偏遠的房子,自己還勸他這個太偏要不另選一個?
但阿文爹說他喜歡清靜。
當時還想,可能讀書人都是這樣吧!喜歡清靜。
阿文爹說要翻修屋頂,托他幫忙喊人。喊人去了,才知道還要加高院牆。
當時他還不理解,在農家,有必要弄那麼高的院牆?
可沒過多久,就發現阿文爹的病,好像一直沒有見好,幫他叫了村里的郎中。
村里的郎中看了,說自己只是個半吊子,只能看些個簡單的病。
說阿文爹的病,看似沉痾已久了,叫他去找鎮上的醫館看看。
自己听著,都有些為他著急,病可是不能拖太久的,也叫他去鎮上醫館瞧瞧,可阿文爹卻很是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