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屋里

第一百五十八章 關羽的能和義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姚煥黎 本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關羽的能和義

    qzone.io,最快更新這個屋里 !

    在古代戰場上,冷兵器時代,軍隊的將領往往人高馬大,而且武藝精通,被稱之為萬人敵,有震懾三軍的作用。孫臏打仗雖然非常厲害,是兵家代表人物,可是由于膝蓋被挖,成了身體上的殘疾,所以就不能擔任出征的主帥。于是在管理上起到了參謀職權的作用,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發揮指導性的作用。“擒龐涓”就是他人生的代表作。

    如果不是與孫臏相似的原因和具備與孫臏相似的指揮才能,一般不會進入軍隊的決策層。所以身為主帥,身體強健是冷兵器戰場上必備的條件。如果身體素質好,像項羽那樣就不得了!

    除了身體素質,氣質和忠誠也是不可或缺的。軍人氣質好,像李雲龍那樣能擔當能拍板,有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是非常了不起的。項羽能力拔山兮,他就是一名有氣質的軍人。忠誠是軍人的本質,沒人喜歡奸賊的。看看三國時期的鐘會,手握重兵,年紀輕輕,才華橫溢,可就是對國家和社會的穩定不忠誠,為一己之私想割據一方,犯中央作亂,結果得到殞命的下場。

    領導的才能,需要知人善任,察納雅言,具備用人的方略就是很優秀的領導了。所以相對而言,一軍的統帥是需要武藝精通和優秀的氣質以及對國家的忠誠,這是必須的。優秀的將領無不如此。至于才能,是人就有長短的。但是歷史、今天都太過于看重領導一人的才能,所謂“領頭的獅子帶領一群羊,那麼後面的羊群也都個個燙了發的獅子”,其實大!可曾想,什麼樣的制度能確保領導一直優秀呢?這就有很大的局限,不可靠。

    因此,用人才的觀點來看,關羽實在是一名普通的領導,盡管個人驍勇善戰,但是團隊的破綻也很明顯。中國古代歷史上優秀的領導並不多,魏文侯、秦始皇、漢武帝……他們的舉措和行為都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關羽雖正,但也是一個封建官僚體制下用來鎮壓勞動人民和維護封建等級秩序的一介權貴。但需要為關羽辯解,這不是關羽個人意志能夠為時代校正的。社會的大背景決定了他不得不扮演封建制度下一介將領的角色。

    關羽,字雲長,解良人也,普通布衣人家。生活的年代正值十常侍及其黨羽為禍鄉里,這樣的背景下,關羽殺了人,亡命天涯。我不認為關羽是今天司法意義上的殺人犯,因為關羽是好人。他遇上了劉備,也遇見了張飛,三人義氣相投,人生價值觀互相欽佩,因此兄弟三人,桃園結義,其義斷金。

    說到關羽的義,就是平民化的一種道德追求。與古時候的“大義滅親”的義略有不同,即“忠義”;前者是個人意氣要服從于國家君主,而曹操的“道義”又不同,主要是維護國家民族的統一和利用事理的自然規律;而關羽的忠義包含了字面上兩個意思,即“忠誠”和“報恩”。

    其實曹操的事業更符合民族大義,但關羽的品格展現更能為群眾接受。所以劉關張更能讓老百姓有親和力。曹操被翻案之後,其實大眾的心里更願意接受劉備、關羽、張飛的情懷,關羽這個人物無論是黑白兩道都是非常尊敬他的。

    說到背信棄義,武有呂布,文有王朗等輩。

    先看呂布,這就是個誰有權勢他就效忠于誰的人,而且會把原來的老板殺了作為進身之階。關系好的時候能管你叫“義父”,關系一旦反目,能輕而易舉把你的人頭獻給死對頭。

    丁原反對董卓,恃呂布之勇。董卓無法,佔不到便宜。李肅對董卓說道︰“我知道呂布這個人,這人見利忘義。您只需要把自己的寶馬赤兔馬送給呂布,並且給他加官進爵,不怕他不動心。”一句話,就給呂布做了個介紹。

    呂布果然殺了丁原,投奔董卓。在這之前,呂布管丁原叫“義父”;投了董卓,呂布也拜董卓為義父。豺與狼可謂也“意氣相投”,應該是臭味相投。虎牢關大戰,三英戰呂布,驍勇無敵的呂布力敵三英、力敵三義,呂布的營養全部用來增加肌肉了。他武藝絕倫,《三國志》記載“飛將”,可惜不做道德修為。他戰場上能一展身手,輿論上卻落下了“助紂為虐”的惡名。

    董卓退守長安,王允巧施美人計,讓呂布和董卓這對“子”與“父”或者說豺和狼頃刻之間反目。最後,呂布毫不留情的殺了董卓。董卓死後,雍州軍閥解體,分散成了幾路小軍閥。結果人家不怕他,心里藐視呂布這種人。不停的騷擾,不停的擂鼓,你進我退,你退我又進。呂布無法,長安都城里面一片狼藉,他逃出長安城,投奔別處去了。

    到袁紹手下當差,大破張燕于常山。可為人又驕矜,結果袁紹手下容不下他,獨自跑了。

    陳宮為了反曹操,特邀呂布助陣。並說服張邈,往曹操背後插刀。曹操率軍回頭收拾呂布,呂布敵六猛,但是軍事上卻失了先機,也打了一年多。最後打不過曹操,投靠了徐州劉備。呂布好歹是個人才,劉備為了招賢納士,也收容了他。誰知他的人品太低改變不了,又趁劉備不在,偷襲徐州。呂布算可以的了,弄的劉備只好屯兵小沛。

    劉備的義弟張飛因為搶走呂布買的三千匹好馬,和呂布發生沖突。張飛大罵呂布︰“三姓家奴!”

    劉備一時之間打不過呂布,只好投奔了曹操。

    現在,三姓家奴的好日子要到頭了。在曹操的軍事進攻下,肌肉男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劉備沒有救他,呂布求也沒用。相反,陳宮從容赴死,卻也得到了尊重。張遼大罵曹操,獲得了關羽的求情,曹操赦免了他,還封他為將。唯有這不義的呂布,死到臨頭也沒人憐惜。這就是不義的下場,活該如此!

    武將如果缺頭腦,沒文化,那麼文官呢?那些熟讀“之乎者也”的大儒呢?則更加無恥!

    關羽一生听說讀《春秋》,判斷他讀的書不多,可著實義氣深重!下邳城破,劉備和三弟不知下落,大哥的家小還托付給我,關羽不能死。但是又不能苟活,曹操打發張遼來勸降,關羽開出了條件,不然誓死不降。這就是有名的關公約三事,即1我降漢不降曹;2懇請善待劉備家小;3日後尋得劉備下落,我當追隨故主而去。

    投降的人談條件,還是這樣的條件,這是非常罕見的。

    能知關羽者,除了劉備就是曹操了。曹操答應了他的全部條件。我們看看這三個條件,“降漢不降曹”是在否定曹操的政治地位,關羽把曹操與漢室正統地位剝離開來了;善待劉備家小,情理之中;日後還要尋得劉備下落,好追隨而去……這就說明關雲長的心不在曹操陣營當中。可三個條件曹操全部答應了。

    關羽和曹操都是中國歷史上嘖嘖稱奇的二人。

    曹操或許忽略了,安排關羽一行住處的時候,只有一間院子。結果關羽讓嫂夫人住進院子,自己就在門外站了一個晚上,以示絕不違禮!不知兄長下落,關羽絲毫不敢怠慢劉備的家眷。守禮守節如此,縱然是曹操,不得不為之贊嘆!

    曹操想盡辦法拉攏關羽,先是給關羽贈袍。關羽把新袍穿在里面,外面披上劉備贈與的舊袍。曹操不解,問道︰“雲長何故仍以舊袍加身?”

    關羽回答道︰“多謝丞相贈袍,然關羽不敢忘故主之恩。”

    曹操笑著點點頭,心中泱泱。又牽來一匹好馬,果然是好馬!曹操要贈與關羽,關羽問道︰“此莫非呂布所乘赤兔寶馬?聞得此馬日行千里。”

    “正式。”曹操心中大喜!董卓曾經用赤兔馬收買呂布,寶馬是每個將軍心中所愛,以此收攏關雲長的心,應該可以了。

    關羽果然喜歡,騎著赤兔馬一路去了。

    手下將領對曹操說道︰“關羽怕是一去不返,要不要去追?”

    “雲長來去明白,我料他必返。”

    果然,關羽騎著馬回來了,他下馬對曹操說道︰“謝丞相馬!”

    曹操笑著問道︰“我贈將軍袍,將軍不見喜色;而贈與將軍赤兔馬,將軍乃感激若此,何也?”

    關羽答道︰“羽得此寶馬,日後尋兄,便能早一日見到兄長。”

    曹操听了,感嘆道︰“雲長真義士也!”心實不悅,自己白白的送出去了一匹好馬。

    袁紹大起馬步三軍,向曹操逼近,顏良文丑作先鋒。顏良先是圍了白馬,曹操引軍向前救援白馬。陣前的顏良好不威武,傘蓋之下,黃金鎧甲。曹操幾位武將當中,就徐晃和顏良打了個平手。張遼說道︰“欲斬顏良,非關羽不可。”

    書中描寫,在關羽眼中,河北軍馬如同土木瓦碩耳;而顏良,插標賣首耳!

    張遼說道︰“軍中無戲言,雲長不可大意。”

    “某雖不才,願斬顏良首級獻于丞相。”

    話音剛落,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腳踏赤兔馬,徑直沖進河北陣營當中,顏良就這麼掛了。

    第二個是文丑,文丑引兵至延津,這次文丑不同,用弓箭射,把張遼的坐騎給射瞎了。關羽一看這廝這麼陰,騎著赤兔馬趕文丑,文丑打算故伎重演,不想赤兔馬快,青龍偃月刀落下,文丑人頭落地。

    袁紹非常看重這二人的,他曾說︰“我有上將顏良文丑,倘若一人在此,何懼他華雄!”

    官渡之戰還沒開打,此二人就這麼去了。果然是匹夫之勇,一戰可擒!

    斬顏良文丑,解白馬延津之圍,沒有改變曹操和袁紹的力量對比。曹操為了進一步獲得雲長的心,趁機表關羽為漢壽亭侯。不想,因此戰,關羽已經得知劉備的下落,執意掛印封金,要去河北與劉備匯合。曹操十分不肯,只是不理。

    關羽勒馬來到丞相府上,前來辭別。曹操閉門只作不知。關羽沒辦法,整頓好隊伍,自己帶領嫂夫人一行去了。

    路上並不太平,冤死了好多守關將領。

    到汜水關,卞喜假意尊重關羽,暗自埋伏下刀斧手。不料僧人普淨冒死告訴了關羽,關羽會意,先殺了卞喜,過了汜水關。僧人普淨雲游別處去了。

    到了滎陽,王植與韓福有親聯,王植智取,也是假意尊重關羽,半夜卻吩咐胡班點火燒屋。那胡班見關羽非常人可比,不肯害他,反而告知關羽真相。關羽不便廝殺,帶了劉備家小徑直出關了。電視劇里,王植帶人追來,關羽問王植︰“你自來送死,胡班人在哪里?你放了胡班,我不殺你。”

    “胡班頭在此,讓他隨你而去!”王植反罵。

    關羽大怒,手起刀落,王植見鬼去了。

    關羽過關斬將,只為尋兄而去;雖是曹操有意放縱,也多虧關羽能夠擔當。

    古城聚義,關羽和張飛相遇。有細節待斟酌,關羽看見張飛,騎著馬奔了過來。張飛卻拿著丈八蛇矛挺刺過來,口中罵道︰“我殺你這不義之人!”

    分析三國的人認為張飛莽撞,筆者認為張飛不莽撞,這樣分析不準確。張飛的行為特征多帶有外向型人格,對“義”的闡述更為直接,陳壽《三國志》評價張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是很有意思的。安知張飛不是宣泄情緒?他想不通關羽會投降曹操,當初差點要當場殺曹操的人是關羽。張飛真要殺,關羽空手接丈八蛇矛?安知作者不是有意如此安排,來強化“義”的體現?張飛與李逵不同,在于他听約束,所以一直跟隨劉備,雖說出過岔子,但沒有阻礙劉備事業的大方向。隨後,關羽斬蔡陽釋疑。

    劉備派人告訴關羽不要來袁紹地界了,自己隨後也來到古城。他們又偶遇趙雲,可謂古城聚義。

    劉備等人投靠劉表,劉表不知用人。

    劉備求賢,後來更是三顧茅廬,得到臥龍諸葛亮。人言如魚得水,關張二人雖不解,但尊重兄長,也尊重人才,不敢無禮造次。

    劉表死後,荊州勢力投降曹操。劉備一路敗退,孫劉聯合,同心協力,共破曹操。曹操一路敗退,關羽埋伏華容道。

    曹操雖然在赤壁大敗,撿回了一條命,率領殘兵來到華容道。他苦中作道︰“我要是在此埋伏一軍,我命休矣,我笑周瑜諸葛亮到底少智。”

    話音剛落,一彪人馬殺出來。為首一員大將,手持青龍偃月刀,腳跨赤兔馬,正是關雲長,曹兵慫懼。

    身邊的人對曹操說道︰“丞相不必擔憂,關羽傲上憐下,動之以情,想昔日丞相恩情,或許有救。”

    “雲長、雲長……”

    落魄中的曹操,沒有求饒,而是認命,他說道︰“雲長若是要立功,就請來吧!”

    曹操陷入絕境,關羽只要催馬向前,取曹操人頭易如反掌。可那樣就不是關羽了。當初,曹操待關羽,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贈袍、舍赤兔馬,封漢壽亭侯,曹操不可謂不厚待關羽。約三事,千里走單騎,一樁樁一件件,知我者誰?唯劉使君與操耳!

    關羽勒馬立于敗軍身前,看著昔日的恩主,竟又是人生的敵手,最知己的人除了劉皇叔就是眼前的敵手。關羽已經沒有殺心了,他讓開一條道路,意思是放曹軍過去。

    曹軍過去了。

    “父親,您已經在軍師跟前立下軍令狀!”關平喊道。

    關羽一聲大喝,曹軍盡皆喪膽!人困馬乏,士卒凋零,已無還手之力。曹操心驚膽落,深知“軍令狀”意味著什麼?關雲長放了自己,就會連累他自己。

    “你們走吧。”關羽說道。

    曹操不能死,他是英雄,他承載著北方的統一和未來國家的一統。關羽還是放了曹操等人,他無法下手,因為他是關羽,關羽是義的化身。關羽擁有令鬼神膽寒的氣魄,也有舍身取義的仁人情懷。

    我想,最痛苦的是漢獻帝。漢獻帝生在帝王家,受盡權臣的凌辱!曹操對漢獻帝的凶狠比董卓猶有過之,當初圍獵場上,關羽要殺了曹操,被劉備使眼色給攔了下來。這樣的場景,董承等人不會不告訴漢獻帝。可如今,曹操就在股掌之中,關羽卻又放了他?漢獻帝只好向祖宗哭訴去了!

    關羽忠的不是漢室,更不是漢獻帝,而是心中的義,是平民的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屋里》,方便以後閱讀這個屋里第一百五十八章 關羽的能和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屋里第一百五十八章 關羽的能和義並對這個屋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