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史

第102章 郊野講詩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悟空嚼糖 本章︰第102章 郊野講詩

    源小郎兩邊救火,扯住宗隱一起把伙伴拽上溝壩。他低聲囑咐“算了,先忍著,強龍不壓地頭蛇。”

    撲嚓、撲嚓——元珩覺得這個嘀咕說話的似心眼最多,朝對方連扔兩把土。

    忍不了了,源翼目豎眉“我日……”

    “別沖動。”宗隱死死抱住他腰。

    源翼指頭連點元珩兩下,咽下這口氣。

    “慫貨。”元珩沖這三人做個抹脖子的動作。他是瞧不慣尉窈這些漢家學子,但是在外頭,他和這伙討厭鬼是綁在一起的,怎容洛陽來的狗屁浪蕩子隨意招惹,當他們學館的女學子是什麼!

    另一邊,元靜容把鞭子塞尉窈手里,橫眉刀眼地教她“那人再來擾你,你就這樣——”她做個抽打姿勢。

    尉窈點頭,使勁比劃一遍。

    郭蘊側著臉憋笑。

    元靜容被氣笑“你撓癢癢呢!”

    尉窈再比劃一下“我多練練會學會的,元女郎,剛才多謝你為我解圍。”

    “嗯。”元靜容坐到車板上,背朝尉窈幾個,腿悠哉晃蕩幾下後,她忽然放聲唱“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尉窈和郭蘊相視一笑,同唱“一之日發,二之日……”

    “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柳貞珠、孔妬T哺稀br />
    元子直聲起,為只有女子聲的歌音添加了一種平衡韻律“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接下來,元珩也放開歌喉,凡會唱的學子們在《七月》詩的第二段全部跟上。田野農民里竟也有會唱此詩的,只不過曲調跟學子們唱的不相同。

    孔夫子大感興趣,下令“去,誰記曲快,過去尋人,把此曲學會。正好,已走了一段時間,都在此休息吧。”

    袁翻感嘆“到底是百年都城啊,人杰地靈,先說好,兩種曲都要教我。”

    “尉窈學曲最快!”好幾人同時說的時候,尉窈四名女弟子已經手挽手沖下壩溝,尉窈回首喊“元女郎,快啊,來!”

    “嗤,一群膽小鬼叫我壯膽。”抱怨歸抱怨,元靜容還是追過去了。

    胡烏屋走到垂頭喪氣的宗隱三少年那,輕言輕語問“你們是哪個學館的?”

    馮行回她“我們是洛陽人。”

    “哦。”那就是沒有學館念書唄,胡烏屋掩藏鄙視,再詢問“我以後也要去洛陽,洛陽比平城熱鬧麼?”

    “熱鬧多了。”

    “可我听說那里學館很少,是麼?”

    “才遷都幾年,以後肯定勝過平城的。”仍是馮行應答。

    胡烏屋又道“你們挺勇敢的,剛才竟然和那些帝室子打架。”

    “他們是帝室子弟?”

    “嗯。崔學館接收學子從來不論出身,高貴如帝室子弟,貧賤如那個尉女郎,只要肯上進,崔學館均同等對待。”胡烏屋指著田野方向,聲轉低,“衣裳料子最差的那個。”

    是她!宗隱急問“她姓郁?哪個郁?”

    “勛臣尉氏的下等族民,你說哪個尉。”

    宗隱十分不悅“你很高貴麼?”

    胡烏屋眼眶頓時發紅。

    馮行心生憐惜,數落伙伴道“你干嘛這麼說女郎,別理他,我姓馮,你姓什麼?”

    “哼!”胡烏屋裝著賭氣離開他們。一群連學館都沒進過的人,在洛陽頂多是低級官吏的親族,哼,也配問她姓什麼!

    宗隱的郁悶一掃而光,站起來向田野眺望。她姓尉啊,他知道她姓尉了。

    尉窈五人學會了歌調,踩著田壟往回走,兩只蛤蟆蹦過路,崔琬婉害怕,想等著蛤蟆過去她再過,元靜容煩得“哎”一聲,連泥帶蛤蟆一起撅飛。

    溝壩很陡,孔𡌶X 奚邪鹽抉杭溉死 俠矗 ﹥踩薟揮謾br />
    高柳縣離平城有百里地,今天肯定走不到,孔夫子有意鍛煉眾弟子,傍晚時停車鄉野,讓弟子們跟著僕役學習扎氈帳,挖土灶。

    這個時候,節從虎賁薛直孝的麻沸散勁過了,睜開眼,好一會兒才回想起自己為何受傷。

    守著他的獄令史管賢趕緊喚府兵去找位官長過來。

    “我在哪?”

    管賢“在牢里,這兩天要審很多案子,官長常在此,所以你在這里養傷最安穩。”

    “現在什麼時候了?”

    “不知道。按著麻沸散的時辰算,應該快酉時了吧。”

    接完骨後的薛直孝疼得直叫喚,管賢只好給其服了一劑藥。

    主簿過來了。

    薛直孝問“傷我的府兵呢?既是比試,不要因他傷了我就懲罰。”

    “薛勇士別管這些了,安心養傷。”

    “趙修呢?”

    “逛坊市去了。”

    “你們可得找人跟好他,別讓他傷無辜百姓,損太子聲名。”

    “放心。”

    “元刺史呢?”

    “陪趙修呢。薛勇士有事可以和我商量。”

    薛直孝想試探的全不如意,氣地閉上眼。他最不滿意元刺史,簡直分不清主次,趙修連太子交待的什麼事都不知,陪他干什麼!

    華月普照。

    東四坊的池楊巷口,牛郎君在徘徊猶豫。崔翁病了,時常不清醒,唯一吐露的話,是重復著一個人名“尉”。他逼問僮僕峨峋,知道了尉是尉學館的夫子後,打听到尉家住這條巷里。

    崔翁怎會如此惦記一個姓尉的人?

    峨峋說他只知道“尉夫子是翁的心結”,什麼樣的心結?解開後,翁的身體能好轉麼?

    牛郎君想了想,還是離去。他不能冒失去尉家敲門找人,尉未必肯跟他去探望崔翁,不然峨峋早找過來了。所以他得琢磨個辦法,制造機會結識尉,有的讀書人心眼直,說不定幾句贊美、幾杯酒下去,便能試探出對方與崔翁的關系。

    郊外被月光照得更亮。

    學子們露宿之地的里長帶著鄰里十幾孩童來了,今晚是講詩的第一夜,講詩人是崔致,講解的是《鄭風》篇的第一首詩《緇衣》。

    該篇共二十一首詩,對應訓義學舍的二十一名弟子。尉窈寫字最快,由她做記錄,過後會和夫子給的課業筆記做比較,看崔致有無漏講。孔夫子允許諸弟子在他給的內容之外加入自己的理解,但是能照著筆記講、回答出孩童的提問已經不容易,再延伸講授就更不容易了。

    宗隱對詩沒興趣,他不時踮腳,可是怎麼都瞧不見心儀的女郎。近旁唯一的樹被那個惡女郎佔了,這可怎麼辦?還是源翼有辦法,與馮行輪流將宗隱扛到肩頭。

    “看到沒?”

    喜歡大魏女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魏女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魏女史》,方便以後閱讀大魏女史第102章 郊野講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魏女史第102章 郊野講詩並對大魏女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