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史

第39章 三人看書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悟空嚼糖 本章︰第39章 三人看書

    時間緊,尉窈不廢話︰“從你們告訴我元珩公子看到了聯考題目,我就在琢磨,如果真的‘全都考’,怎麼個全都考法才能最大程度的難住我們?怎麼才能讓我們提前知曉考法,一樣輕松過不了關?武斗過後,真讓我琢磨到了一種考法,沒想到和崔致師兄想到一起去了。”

    尉茂隨即听明白︰“你是說……崔致快速念題,讓你們迅速接下一句詩的考法,很可能在本月聯考時重來一次?”

    “是。”

    “咯——”尉景驚到打嗝,“那不完了嘛!咯,崔致出題的時候,咯,我試著做題,咯,一道都來、咯,來不及想出來。”

    尉窈︰“我的想法是,既然沒有別的蒙題方向,不如當本月就考這個,反復苦練背誦,總歸沒有壞處的。”

    尉景痛苦叫喚︰“反復背誦?!再好讀的詩反復背都會變得枯燥,啊——就沒什麼捷徑嗎?”

    尉窈搖搖頭,讀書可以成為很多事的捷徑,但讀書本身沒有捷徑。只是這種話講給自己听就好了。

    尉茂卻能抓住尉窈話里的重點,他問︰“苦練也得講究方法,你有什麼好主意嗎?”

    “有。”尉窈的法子是她自己從一次次“全都考”里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將寫有古詩的舊竹簡剪開,每一句剪成一截,把它們混到一起後隨身攜帶,只要有空閑就抽取一截,以上面的詩句為題背出下一句。“或者上一句。”

    前世的“全都考”既有接下句詩的考法,還有接上句的,但是接下句的考法從最開始就是“兩截句並念”為一考題,難度遠高于今天的這組題,不然尉窈在別人眼里怎會答得如此輕松,就是因為她早磨練出來了。

    除了上兩種,還有同首詩里出二個截句,其中一句接上句,一句接下句的,後來又生演變,不同的兩首詩里,一句寫該詩的詩序,一句接上句或下句且寫出二句的注釋……

    總之此考法確實是“全都考”,越發展越五花八門,有時候考完了能把學童急出眼瘡、嘴瘡來。

    當然,後續種種考法,尉窈不能提,否則景同門肯定厭學跑回家。

    盈居書坊每個月均有要銷毀的書籍,要麼是發霉蟲蛀的,要麼是內容有錯誤的。三人趕緊行動,從發霉的兩箱詩簡里挑出《國風》篇學過的,由尉茂、尉景負責用大剪剪出截句,尉窈負責把考到幾率小的特殊疊句剔除。

    什麼樣的疊句屬特殊疊句?一種是“肅肅兔”、“蔽芾甘棠”類型的,它們所在的古詩簡短,每章還都重復一模一樣的句子。再有一種是“不諒人只”類型的,在詩里兩次重疊,第二次重疊是整首詩的結尾,所以“不諒人只”如果當考題出,無法接下句,只能接上句,但是接上句的話,兩處“不諒人只”的上句均為“母也天只”。

    很快,一枚枚小竹簡堆成了堆,尉窈從底層拿出一截,不讓二位同門看見,她先提醒“準備接此句詩的下句”,再快速念︰“𢹂之東矣。”

    尉茂……腦子混亂。

    尉景更迷糊,問︰“哪個𢹂?”

    她提醒︰“𢹂是衛國的一處城邑名,此處通女未‘妹’,此城也叫‘妹邦’。”

    尉茂郁悶地搖下頭說︰“我倒是知道這句出自《風》篇的《桑中》,詩句我忘得差不多了,接不出下句。換一題,你再出。”

    尉窈把“𢹂之東矣”單獨擱一邊,伸進竹簡堆再取一枚,提醒“準備”,還是快速念出︰“衛侯之妻。”

    尉茂思考兩息,答︰“東宮之妹。”此題易混淆的點在于此截句在詩里是五連句之一,分別為……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如果不是背得滾瓜爛熟,單獨截一句出來,都得從頭往後順。

    “對。”尉窈給尉景解釋︰“這是《碩人》詩里的,學這首詩的那天是你送高婁去崔學館找我的時候。”

    尉景笑︰“哦,我說呢,對這句沒印象。”

    高婁離城前那幾天,他一是同情對方,二為了找逃課理由,幾乎每天拉著高婁游逛平城熱鬧之地,還帶她去永寧寺看了七級浮屠。憶起那些日子,他不由牽掛︰“不知道高婁走到哪了?大蹄听不听她的話。”

    尉窈︰“她一定撫馬回首好多次,從心里一次次跟我們告別吧。”

    尉景被她說得眼眶發紅。

    尉窈見對方如此,自己也眼眶泛紅。

    尉茂真受不了︰“你們明天各自寫好掛念她的書信,我找人快馬追上她,再讓她給你們回信捎回來。”

    三人心情都大好,又定下只跟蓁同門說“全都考”的事,不傳給其余同門,免得到時沒猜中題,白費一番好心反落埋怨。

    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到儲藏新貨的倉庫,新野郡進的書籍沒分類前全擱在這里,他們各自打開一箱,從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文字對尉窈尤其珍貴,雖說阿父有抄書的便利,可是交書的時間定得很緊,想多抄出一份留給自家非常難。她剛才是想著只找《說文解字》的,可一卷卷打開、一列列瀏覽,很快就入迷進去,腦中除了眼前文字再無其他。

    她現在拿的是《孟子公孫丑》上篇里的一部分文章,可恨自己沒有過目不忘的天賦,從頭到尾讀兩遍後,她不舍的卷好,系繩,擱回原處,再拿旁邊的。

    此書很長,是《逸周書》第一卷里的內容。尉窈才開始讀,就听景同門“哇”聲驚喜,催她跟尉茂過去看他手里拿的簡策。“你們看,是島夷一個叫王琰寫的《冥祥記》里的志怪故事,哎?怎麼就這麼點兒,下面的呢?你倆看這個,我找找續,一定也在這個木箱里。”

    近代名士寫的志怪故事大多采用容易懂的白話文字,尉窈看完的速度比尉茂快很多。什麼狗屁志怪故事!這一定不是《冥祥記》中的一篇!也絕對不是太原名士王琰寫的,倒一定是哪個憤恨大魏的蕭齊學子所寫。

    尉窈裝著沒看明白的樣子道︰“是沒寫完,我……”她示意回去看自己那邊的書。

    尉茂在她粉染榴紅的臉龐上片刻狐疑,重看回故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魏女史》,方便以後閱讀大魏女史第39章 三人看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魏女史第39章 三人看書並對大魏女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