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史

第15章 消災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悟空嚼糖 本章︰第15章 消災會

    尉窈反應極快,問他︰“既是同門,你不該往回走看清楚我被沒被抓麼?”

    是啊!尉蓁三人瞧向曲融。

    曲融急中生智辯解︰“我當然回去看了,但那時候府兵已撤,我當時又不知道所有看花的人都被抓走了,所以我肯定以為你回家了啊。”

    尉窈反駁︰“這話說不通。你既以為我回家了,沒被牽連,為何現在捏造我是漏網之魚?”

    “什麼捏造?就是一句玩笑話!真計較,你也可以說我是漏網之魚啊。”

    尉窈不再回他,因為和狡辯之人辯理是沒有勝局的,只會降低自己的品質。

    今天不到卯時半段夫子就講課了,這讓眾學童有非常不好的預感,或許往後都會提前講課,延後放學。

    講的知識較昨天更難懂,《定之方中》第一節的章句里涉及到“周正”歷法,以及營造宮室時對星象的觀測、節氣的選擇等等。

    第二節章句則詳述衛文公觀測佔卜的過程,觀測的方式是由“升”至“望”,而後“觀山”,而後“降觀”。關于佔卜描寫雖只有八個字,但《箋》所述的佔卜九能,令學童們听完解析更加雲山霧罩。

    第三節則句句為妙句!靈雨、星言夙駕、秉心塞淵,夫子的講解逐漸鏗鏘有力,尤其結尾看似突兀的“牝三千”,實則概述全詩之功。

    次堂課講到了未時才散,諸弟子餓得肚子咕咕叫,有怨不敢言,段夫子再給一擊,讓他們選擇,以後要麼上午的課時延長,要麼下午加課。

    學童們難得一致全選前者。

    走出學舍後,尉茂追上尉窈。“听武繼說你和曲融吵架了?”

    “是曲融先惹我的,他亂說話,被我質問住後又說我存心和他計較。”

    “我幫你出氣?”

    “不用,我根本沒生氣。”她為表明自己真不在意這件事,笑著拒絕。

    尉窈看著才走出院門的曲融,話藏深意道︰“同門將來未必同路,若每次都和他爭到頭破血流,我就會被他帶偏了路,結果要麼變成和他一樣的人,要麼失去我原本的追求……哎呀!”

    她話剛說完被尉茂伸腿一絆,差點把她絆倒就算了,他還一臉埋怨︰“听段夫子講課還不夠?放學還得听你講。”

    “我非得讓你听了?”她氣咻咻想繞過他,可是左騰右挪均被這廝擋得死死的,跟後腦勺多出雙眼楮一樣。“尉茂!”

    “嗯?”他搖蕩著鞭子回身,不知為何,每次見她嗔怒,他的心便像被什麼撥動輕撓,撓出一種她唯獨待我不同的奇特滿足感。

    “你再擋我路,我不給你抄筆記了。”

    尉茂更開心,可惜天生一副戾臉,笑起來跟憋著陰狠即將做壞事一樣。他總算正常走路了,問︰“初三那天你去書坊找過我?”

    “是。去看書,順帶把筆記給你。”

    “去書坊是要路過秉芳。”

    尉窈肩垮地嘆聲氣,這種自認倒霉的反應,是她提前在家中練習好的。

    二人間浮動著奇怪的默契,都沒再說話,直到出了學館,尉茂招呼家僮上前,他上了馬背後才問︰“皇舅寺那邊從明天起有消災會,我多約些同門,你去不去?”

    “去。”

    任何城市的錦簇繁華外,都有覆蓋不及的窘困,平城自然不例外。

    從明元帝時期起,這座大城因人口劇增以及連年霜災,缺糧問題開始突顯。京都改為洛陽後,雖然平城人口減少了,可是六鎮運過來的糧食也減少了,好在官府、各大族、寺院仍保持舊習,在一些節日里向窮困百姓施糧、施布。

    消災會則是寺院最常舉辦的一種施舍法會。

    初六下午,以尉茂為首的小伙伴們意氣高昂從學館步行出發,趕往皇舅寺北的桑衢街。還有一個路口時,街面已經鬧鬧穰穰,駕車來的百姓無法前行了,只能順沿在道兩邊停靠。

    進了桑衢街後,人群更加熙攘,尤其有僧人的地方,觀者如堵,幸而府兵維持住了秩序,將捐功德、測吉凶和領救濟的區分開。

    這種擁擠情況下,尉窈等人決定分開玩耍。她最縴弱,和尉茂一組,尉蓁跟著穩重的尉菩提,尉簡跟尉戒之一組,剩下兩個皮猴子武繼和尉景,不等尉茂分配完就溜沒影了。

    伙伴們分散以後,尉窈和尉茂先去發放燈籠的地方。州府每年在元宵節前,為推廣漢字及鼓勵幼童讀書,便結合救施采取了發燈籠的辦法,讓學童在燈籠上寫下詩句、祝福語或燈謎,然後再發給百姓。

    如果寫得好,還會被當成展示品懸掛。

    燈籠攤鋪展的很大,樣式統一,花案琳瑯各色。

    尉窈領到的圖案是椒樹倚糧倉。“椒”的香氣可以驅邪避穢,還有子孫繁盛之寓意。糧倉則代表飽食豐收。

    尉茂領到的圖案是豹獸餃棗枝。“豹”象征著富貴,“棗”是年節重要的祭祀之物。豹、棗合一,諧音“早春報喜”,更添吉祥。

    二人拿著燈籠到寫字區,這里已有十來個年少學子,尉窈、尉茂都帶有行囊筆,不需要排隊等候州府提供的筆墨。

    尉窈輕扶燈籠,寫下︰豐年高廩,有椒其馨。

    這兩句均出自《詩經》的《周頌》篇,意思是豐收之年糧食滿倉,且有芬芳的椒酒祭祀祖先。

    負責收燈籠的全是州學府的大學學子,見她寫的吉祥語與圖案相互呼應,不禁夸贊,然後把這個燈籠懸掛到醒目位置,好叫別的孩童學習不常見的祝福語。

    尉茂也寫好了,寫的是“樂哉未央”,被放到成堆的“樂哉未央”里,比這堆更多的另外一大堆,寫的全是“往來無災”。

    二人把寫吉祥語當成玩耍,被不被夸都很愉悅。尉窈指著東北方向問︰“去那邊?”

    桑衢街中段向北的街叫禮學街,直通太學,若有太學弟子參與消災會,肯定匯集在那里。

    尉茂︰“听你的。”

    施舍谷物的私人牛車連綿不斷,從城外方向朝城里涌,難怪擁堵。這些富戶均是從遠地方來平城的,施完善舉後還要去各寺院听僧尼講說。

    尉窈二人走著走著,後方吵起來了,她回頭瞧,好像是給燈籠寫字的地方發生了事。

    尉茂習以為常︰“哪年消災會都有人鬧……小心!”

    有伙乞人盯上一輛糧車,他們蠻橫擠開排隊的人瘋搶糧食,尉窈走在路里側,差點被撞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魏女史》,方便以後閱讀大魏女史第15章 消災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魏女史第15章 消災會並對大魏女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