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駝淚!
原來,仰純丞是杭州人,家里世代習武,家道殷實,也稱得上小康。
他生于咸豐十一年(1861年),父親給他取名純丞,小名安國,等他長到六歲,除了送進私塾啟蒙,還親自傳授武功。
他長到十六歲時,已經身高七尺,膂力過人,而且武功高強,中了武秀才,後來又中了武舉人,以鐵砂掌功夫聞名遠近。
他在習武之余,也讀過不少儒家經典,抱定“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壯烈襟懷,便以小名“安國”為表字,立志報效朝廷,定國安邦。
光緒十二年(1886年)九月,又到了三年一次的武科會試。
他那時二十五歲,已經娶親成家,便辭別夫人和兒子,早早登船,走海路赴京趕考。
經過兩天會試,先比馬步箭,再試弓刀石,他中了武貢士,又參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試,名列二甲第十一名,賜武進士出身,授正五品守備官,發往杭州府任守備,也算光宗耀祖。
那時洋人屢屢入侵,朝廷一味割地賠款,息事寧人,以致百業凋弊,生靈涂炭。杭州雖然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也民不聊生,加上土匪乘火打劫,局勢十分動蕩,偏偏杭州旗營一群八旗子弟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以致亂民蜂起,漸成燎原之勢。
仰純丞上任之後,統領營兵日夜剿捕,不到一年,杭州境內便治安晏然。
可是每次上書報捷,朝廷頒詔嘉獎,都是一群八旗子弟榜上有名,仰純丞反倒封賞全無,心中不免忿忿不平。
那些八旗子弟知道他心中不服,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時上書進讒,以致他當了八年守備,未得提拔,八旗子弟們卻飛黃騰達,春風得意。
仰純丞心中氣苦,憤恨豺狼當道,暗無天日,脾氣越來越壞,也听不進夫人規勸,漸漸露出憤世嫉俗的跡象來。
光緒二十年(1894年)九月,中日兩國海軍在黃海大戰,北洋水師一敗涂地,朝廷又賠款議和,朝野一片大嘩。
偏偏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後六十大壽,朝廷花了無數銀子,修建熙和園,要大肆慶祝,還頒下聖旨,要各地官府上貢奇珍異寶,給慈禧賀壽。
仰純丞接到旨意,破口大罵,晚上乘著酒興,振筆直書,上了一個折子,痛斥慈禧太後只知貪圖享樂,不管民間疾苦。
他遞上折子之後,每天忙于公事,也沒放在心上。
一個多月後的十月二十日晚上,他和幾個朋友到茶樓喝酒,听彈詞名伶甘杏兒唱名篇《杜十娘》。
宴罷酒殘,已經夜深,他告辭回家,剛走到門口,就和一個匆匆跑出來的家丁撞了個滿懷。
那家丁急忙交給他一個信封,說是剛才一個陌生人送來的,請他趕快看看。
仰純丞見信封沒寫名字,道“什麼陌生人?”
“這人很奇怪,身材高大,風塵僕僕,說話是北方口音,問大人在不在家。”家丁道,“小的說大人不在,他就把這封信交給小的,叫小的趕快找到大人,千萬耽擱不得。小的正要出門找大人,大人就來了。”
“人呢?”仰純丞吃了一驚。
“茶都不喝,急急忙忙走了。”
仰純丞趕緊走進書房,拆開信封一看,只見一張紙上畫著三樣東西,一塊鹽晶、一個墜子、一截木尺,除此之外,沒有只字半句。
他登時目瞪口呆,仿佛五雷轟頂,癱倒在椅子上,眼前劃過閃電一般,想起八年前進京趕考的一樁往事。
光緒十二年九月,他登船啟程,到北京參加武科會試,先從杭州坐小火輪到上海,再坐輪船到天津,舍舟登岸,正是清晨。
他在飯館吃飯時,向店小二打听進京的路程。那店小二說,此去北京不遠,騎馬四天便到。
他到馬市買了一匹大馬,匆匆馳騁趕路。一路上曉行夜宿,緊走慢趕,還算太平。
到第四天早上,離北京不遠,他路過一片樹林時,忽然听見路邊密林里有人叫罵。
一個人道“你到底給不給銀子?再不識相,別以為哥幾個不敢殺你!”一個人道“要銀子沒有,有本事就上來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