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一哲徐懋功

第129章 相才張文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自平 本章︰第129章 相才張文

    武廟一哲徐懋功!

    唐皇李世民做皇帝第一個元月。貞觀元年元旦大朝集,遠方的封疆大臣數千里來到京城。先後分批在三省六部述職,故需延續時日,慣例到元宵節大朝集之後再回去。元旦日皇帝賜宴群臣完畢,李世積即向唐皇世民辭行回並州。

    唐皇世民說“為何如此匆忙?”

    李世積說“我新官上任剛剛一百天,百端待舉,故而心急如焚。”

    “之前,朝中大臣稟議遷都山南,避開突厥鋒芒。有朝臣稟議修長城,御敵于國門之外。你已經赴任百天,縱觀北疆形勢,如何是處?咱君臣老話重提,不是�@輪馗矗 凳峭回手 α釗司拘摹!br />
    李世積說“陛下,臣有宗城之辱,國有渭水之盟。不築長城,不遷都!征服北戎突厥人,是我的銘心之願。先人有言,犯中華者,雖遠必誅。今人不能辱沒前人之志。”

    “好!好!好!不築長城不遷都!你仿效那家兵法制服北戎。”

    “臣乃農家之子,少弱之齡遁跡草莽。未曾有緣訪師研學兵法,只是略通《道德經》。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臣思憶生平百戰的勝敗得失,回顧相隨陛下幾次大戰,有所心得。養精蓄銳,待機窺隙,乘虛而入。”

    唐皇世民說“自古至今,北胡游牧民族始終為中華農耕文明的大患。漢武帝征戰匈奴幾十年,國庫虛耗,戶口減半。如今我朝現存人口,只有漢朝人口一半。如此長期消耗戰,大唐民眾不堪重負,國將不國。故而北疆戰事必須要慎之又慎。論歷代征伐北胡名將,趙國李牧,秦國蒙恬,漢朝衛青、霍去病、李廣、李陵、竇憲……怎樣品評各位先人的制敵戰術。”

    李世積說“趙國李牧首倡胡服騎射,師夷長技以制夷,誘敵深入,威鎮北強。只是未能開強拓土。

    秦國蒙恬,收河套,平寧夏,功高居偉。然而百萬民眾築長城,勞民傷財。

    西漢衛青強兵正攻,霍去病奇兵遠襲,李廣武猛善斗而輕謀略。漢朝遠征損失戰馬十多萬匹,萬里長征人未還,太傷國力。

    東漢竇憲,得朝野形勢之利,燕然山刻石記功。然而未能一戰而擒王,實屬遺憾之事。

    諸多先賢各有千秋,遺憾都在修築長城,秦時明月漢時關,未能拓士開新疆。

    李陵雖善于勇戰,然而喪師辱國,不值得較仿。

    臣崇敬燕國秦開將軍,一戰成功,開疆拓土二千里,未傷國本。秦開將軍揮金戈、冒矢石,把中原農耕文明引向荒裔之地,新置遼東郡。秦開將軍奮蹄箕氏朝鮮,飲馬清川江。可為中原戰胡夷的功將之首。”

    “你所想正是我的理想,前史不載之鄉,並為州縣。新立並州都督府,想必難事不少,你所以急于回太原。”

    “陛下,臣缺少適合的文才,並州是歷年鏖戰之地,武人遍鄉野比比皆是,缺少管理軍政事務的文人。赴任並州剛剛百日,本來不必要回京參加大朝集,特地回京尋求善長管理軍政事務的人才。”

    唐皇世民笑道“你是否還惦記著齊州總管府老部屬杜正倫?他授任侍御史,檢校佛法,清肅非濫。幾個月來頗見成較,尚書丞魏征薦舉杜正倫,稱其才能古今無比,入職員外郎,易職給事中。

    朕初登皇位,年前開科秋考。各州縣共舉薦七千人會考,為中華史上之最。是開天闢地的盛舉,囊括天下能人奇才。禮部試士考試,批卷剛剛完畢,轉與吏部銓選補官。這批科舉人材薈萃,總有你看得中的人才。”

    李世積辭別皇上來到吏部,查詢出類拔萃的考生案卷貝州武城人張文,早年喪父,事母盡孝,兄以孝友聞……。

    李世積說“就是這個人,我要了。”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說“七千考生,復選百份優等考卷明經及第,考績好的多得是。你還沒有看完所有明經及弟的卷宗,怎麼就指定要這個考生?”

    李世積說“一葉知秋,見微知著。張文早年喪父,事母盡孝。苦而不喪志,明經及第。百事孝為先,千事德為重,萬事勤為本。張文孝、德、勤,適合我的用人品質。相比那些文辭藻麗公子哥,孤苦不喪志的才子張文更適合守強戍邊。”

    史部當即授職張文為並州都督府參軍錄事,隨李世積到太原赴任。沿途博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

    張文說“當今皇上新近把全國為十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嶺南道,劍南道,隴右道。每道二十萬戶至三十萬戶上下。河東道稅賦優先並州府募兵置軍備,皇帝對並州都督府寄予重托。”

    “你不知道啊,遠水難解近渴。春天到哪里去收稅賦?無非暴斂青苗稅,那是不可能的事!依朝庭戶部預算的稅賦,需待早麥開鐮才能征收。那些沒有戰亂的州縣代存國庫糧帛,可以借調使用。山西河東道歷年戰亂,州縣庫存極少,供給現有軍需還將就,沒有多少剩余的糧帛。

    正月至二月,大草原春草未發青,突厥人馬牛羊缺草料,馬價便宜。待到春末夏初草原復青,馬價翻倍 漲。我意圖今年內訓練一萬騎兵恐難實現。”

    張文說“天無絕人之路,地有好生之德。上古齊桓公國家困難之際啟用管仲,城中設立七市,女閭七百,征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富國強兵。劉備用諸葛亮,使督稅賦,以充軍實,足食足兵。劉邦用蕭何,撫百姓,供軍需,足糧餉。下官不才,願盡綿薄之力,于草原返青之前購足馬匹。”

    “好!有你這句話,我亦有信心了。使用何種策略,遠水能解近渴?”

    張文說“貸賃法。”

    “貸賃法?向誰貸賃?”

    “貸出主公大都督的信用,賃回民眾信念。主公承諾賠償民眾被突厥人所搶劫的財物。並州府民眾不信任前任所有的朝庭命官,唯獨信服主公你。以少量定金,動員民眾以家財購買馬匹,秋後官府適當加價償還。民眾信任都督大人,又是有利可圖之事,何樂不為?

    並州十三縣,汾州五縣,遼州四縣,嵐州四縣,共二十六縣。按人口多少,每個縣由民眾集資購買三到五百匹馬,民眾負擔不重,而且有利可圖。將此項任務計入縣官縣吏考核業績,所轄地飼養馬匹不足,官吏降階。官民同心協力,一兩萬匹馬指日可待。”

    “好哇,近期馬匹到手,同期招募武勇。咱路過汾州,我領你到各個軍府走一遭。”

    汾州有些軍府將士到期輪番回家鄉,李世積留戀其中武勇機敏的將士。一個隊正說“都督大人,咱們戍邊衛國,滿期輪番回家鄉,不知後會有期否?”

    “你叫啥名字?問後會有期,是否還想當兵吃官糧。”

    “我名字東何。愛武之人,都羨慕飛馬馳射。颯爽英姿的騎士,馳騁邊境保家衛國。可我有家室,期滿輪番日子將臨,家妻幼小在家倚門相望。”

    “說的好,有家才有國,保家衛國,為了家而衛國。”

    李世積尋思,若能留下成千上萬的輪番復員軍人在此墾荒種地,成家立業。千千萬萬軍人之家墾守邊疆,全民皆兵,萬眾一心保家衛國,這就是堅不可摧的萬里長城。怎麼能留下人呢?

    張文說“留人先留心。早先的軍規,軍營不留女人。軍人可否仿效官吏,十日休一日。在軍營所屬範圍之外築村廓,允諾在軍將士的妻子居住,官府冊立戶藉,給予永業田,口分田。”

    “好哇,築巢引鳳,特事特辦。原先一伙軍十個人,增加一人,每伙十一人,有一人休假也不影響戰斗力。不過軍中單身漢多,這些單身漢在此難以婚娶。新兵入伍,戰力不濟。如何留住單身漢武勇將士長期戍守邊強,還得費番周折。”

    張文大笑“都督大人,你把善事做到底。有幾千個單身大齡剩女待嫁,其他人作媒,面子不夠大。你做媒人,包管成功。”

    “哪里有這麼多大齡剩女?”

    “都督大人這次回到京城元旦大朝集,你太過勿忙沒停留。我在京城听聞,中書舍人李百藥,尚書丞戴冑,給事中杜正倫醞釀上表。太上皇後宮大齡宮女太多,陰氣郁積,應予簡出幾千個宮女。都督大人可申奏皇上,選若干宮女賞賜並州的單身將士。”

    李世積大喜“好、好、好,對于成千上萬武勇將士,功名勛爵有限數。賞賜財物過濫,人心貪而不足,個個成了守財奴,誰願意上戰場拼命。公狼相斗為爭母狼,公雞相斗為爭牝雞。唯有女人能使男人雄心勃發,勇于拼戰。

    傳令各州縣、各軍府,另行闢地多建土牆茅草房舍,置辦用具。容納將士們的女眷在並州冊立戶籍,長期居住生兒育女。

    女人歡,家國繁興,女人怨,家國不安。

    武將開國,文才治國,此言不虛。張文呀張文,你是當世的管仲、蕭何,論治政撫民,我不及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武廟一哲徐懋功》,方便以後閱讀武廟一哲徐懋功第129章 相才張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武廟一哲徐懋功第129章 相才張文並對武廟一哲徐懋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