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一哲徐懋功!
公元623年、即唐朝武德六年,七月下旬唐皇李淵詔
郡王李孝恭為主帥,嶺南道大使李靖,黃州總管周法明,舒州總管張鎮周,光州總管盧祖尚,懷州總管黃君漢,齊州總管李世積,七個行軍總管率軍討伐反叛者輔公 。
一年前,唐皇李淵詔秦王世民回朝庭。河北道兵事移交給齊王元吉,河南道兵事交給李世積。秦王世民領軍經過淮泗地區,力邀吳王杜伏威到朝庭輔政,官授太子太保,朝堂排列在齊王元吉之上。
齊王元吉心里不平衡,與大哥太子建成說“吳王杜伏威是二哥秦王請到朝庭任職的,如今普天之下梟雄漸趨消滅,唯有杜伏威軍事實力獨立存在。杜伏威常去二哥秦王府弘文館談經論道,時長日久倆人結盟,恐非池中之物。”
太子建成心領神會齊王元吉所言。不日傳聞,吳王杜伏威與原下屬輔公 私下書信往來。
朝官與州府官員來往信函均為公文,都得經過文書錄事存案。杜伏威私信給掌控地方軍政的老部下,是真是假?唐皇李淵寧信其有,勿可信其無,決不能留下一點點隱患,對吳王杜伏威起了戒心。
杜伏威與王薄同是齊州人,王薄首先起義軍,佔據齊州周邊州縣。杜伏威不甘心居于人下,在齊州已無發展的余地,他不想與本鄉本土義軍領袖王薄爭地盤。杜伏威從齊州向南發展,經過幾年奮爭,霸據江淮江浙的千里強土。杜伏威縱觀天下大勢,權衡利弊,名義上歸順了唐皇李淵。
杜伏威入朝之際,把軍事交給義子王雄誕,政事交給義兄輔公 。輔公 胸有大志,用盡機謀排斥異己,掌控了所有的軍政權力。輔公 傳言,吳王杜伏威被唐皇羈押,已經無法返回。老主公杜伏威密函傳令脫離唐朝庭統治,自立朝庭。
為了堅定跟隨者的信念,八月初九日,輔公 在丹陽稱帝,國號宋,封授文武百官。左游仙為東南道行台,張善安為西南道行台。
李世積接到了唐皇詔令,攻取淮河南岸輔公 的壽陽與硤石。
李世積、李孟嘗、杜正倫商議募兵南征。齊州是戰亂中心地區,男人戰死太多了。流亡民眾剛剛回家鄉分到永業田口分田,男女成家安居樂業。如今又要大量募兵遠征,民心能否安寧呢?
歷來遠征,征募足額兵員之外,又要征用民夫民車民畜運輸輜重。
李世積傳令,各軍府現有騎兵之外,民間的騾、馬、牛、驢及車輛,一概不征用,保障農耕不誤農時。
攻城器械全部不隨軍,招募木作匠、鐵作匠隨軍。取資于敵,以戰養戰。
傳令州縣官吏,凡是出征將士家中田地,必須要助耕助收,如果荒廢農田,官員問責。
家庭田地農耕有保障,健壯男子踴躍報名參軍,好中選優,一萬將士都是驕健的勇士。新募兵必須要合練軍陣,李孟嘗將軍日夜操勞軍務。
李世積與杜正倫說“我執掌齊州總管府,第一次遠征,不能傷亡太多的將士。齊州子弟兵傷亡多了,我在齊州無法得民心。注重避免勢均力敵的惡戰。”
“壽陽古城是漢朝淮安王劉安的都城,易守難攻,傷亡難免。”
李世積說“借力打力,咱瓦崗寨的恩公黃君漢,他耿直豪俠,不善于巴結權貴。姥姥不疼,奶奶不愛。他歸唐之時,懷州城是王世充轄地,唐皇封黃君漢為名義上的懷州總管。洛陽大戰時,朝庭另遺齊王元吉的司馬劉德威攻懷州城,而把懷州總管黃君漢調來攻戰洛陽。黃君漢受到莫大的諷刺,他也沒法計較。這次黃君漢奉詔到李孝恭軍中效力,我得求助老朋友黃君漢。咱倆合力調虎離山,避免攻堅,減少傷亡,方對得起齊州父老鄉親。”
李世積口述,杜正倫執小毫書寫蠅頭小楷。
懷州總管黃君漢接到李世積密函,拆出蘆葦桿泥封,一看紙箋橫幅豎寫,每行廖廖數字。
黃君漢的隨從甦敬說“第一行寫,獨陽不長,孤陰不生。這句話的意思是求助總管大人幫忙合作。底下幾行,上行接下行,文理不通,看不懂。”
黃君漢笑道“我當年任職東郡府,看著小毛孩兒徐懋功,屁顛屁顛跟著單雄信,常去翟讓家中串門作客。他從小鬼點子多,這第一句話一語雙關。以此揣度,他有求于我,還有下文沒到呢,等著吧。”
隔了半個時辰,又一專差到了。開封展開紙箋,首句話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甦敬說“這是聖人老子說的修身三寶,下邊幾行字還是不明字理。”
黃君漢笑道“一曰慈,求我發慈心幫忙。二曰儉,說他力量不足。三不為先,他讓我先出兵。第三個專使要來了,派人去接應。”
又隔半個時辰,第三封密函來了。三封文書平排于案台,一字間隔一字交叉插進去。黃君漢看明白了,李世積請黃君漢先出兵佯攻硤石,李世積乘虛攻取壽陽古城。
黃君漢笑道“徐懋功為確保信使途中不泄密,一書三分。老朋友瓦崗寨三雄,只存在徐懋功了。唉,不知道前生哪一世欠了瓦崗寨的人情債。好人做到底,再幫他一次。”
喚來親衛東何,與甦敬倆人為秘密使者,專事與李世積聯絡軍情。
淮,本義最清的水,淮水從桐柏山東出,流經華中大地。長江、淮水、黃河、濟水並稱四瀆。
滔滔淮水東流,遇到八公山所阻,水流在此折轉。鬼爺神工,力劈硤石一分為二。滔滔淮水穿過兩側 聳的硤石,碧波滾滾東流入海。
懷州總管黃君漢兵出亳州,南至阜陽歇軍。派出多批偵騎哨探,揚言東進壽陽城,先取八公山,首攻硤石口城。
壽陽城是輔公 疆界的北方門戶。硤石口城是水陸交通要道。倘若失去了硤石口城,壽陽城就成了孤城。守護壽陽首要保護硤石口城。
鎮守壽陽的主帥陳正通,哨探其它方向近百里,除了黃君漢人馬之外,沒發現其它唐軍人馬。
陳正通把壽陽古城的精兵強將布防到硤石口。警戒黃啟漢所領的懷州兵,伺機而動與其決戰。
李孟嘗將軍整軍完畢準備發兵。李世積傳令,不帶帳篷,每個將士一塊油浸防雨布。不帶夜間扎營的柵欄,不帶攻城器械,沒有運輜重的牛車馬車。行軍大鍋也不帶,薄薄的烙餅見風干,十天半月吃不壞肚子,全軍輕裝行進。
夏日遠征南方,北方人最怕南方的小蚊子。李世積傳令,夜間行軍,躲過夜間睡覺時蛟蟲叮咬。白天在樹蔭下睡覺,避開酷暑烈日烘烤。更重要的是白天不行軍,瞞過了敵方的偵探。
偵騎來報,壽陽守將陳正通,已經發兵迎戰西方的黃君漢懷州兵。
李世積傳令,黃昏時分伐木搭浮橋。軍中匠作人多,搭個浮橋是舉手之勞。全軍渡過淮河,拆去浮橋。
拂曉之前,前鋒一府兵悄悄的泅渡護城河,幽靈般摸索到城牆下侍命。
齊地多年戰亂,齊州男兒都練成久戰,五化八門的爭斗手段樣樣精通。听到幾聲野狗吠叫聲,城牆四圍,千條飛索騰空,鐵爪抓住城堞,瞬間千人蹬索攀爬城牆。
城上守更兵夢中驚醒,只能乖乖的做俘虜。李世積領軍入城,告示安民,查封府庫,糧資箭簇,應有盡有。
陳正通將軍听報壽陽城被偷襲,氣得跺腳大罵可惡的瓦崗賊。竟敢欺負江淮大盜,天理難容。
大部份軍輜都在壽陽城內,陳正通下令回軍壽陽城。到了壽陽城外,遠遠𦎾望,城牆上旗旌眾列,城門外依城而立軍營。深溝高壘,兵士執槊持弓巡邏不息。咋回事?兵太多,城內駐不下?
陳正通思想,保存實力要緊。八公山硤石堡有水師舟船數百艘,決不能前缺後空,再被他人襲取。趕緊回軍硤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