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一哲徐懋功!
秦王世民率領前鋒軍,三日不解甲,兩天不就餐。硬把宋金剛剩余的人馬逼進介休城。
稍一停頓,李世積率領的後軍趕到了,與秦王世民前軍會合于介休城郊外。
宋金剛本指望憑借介休城,抗擊秦王世民。豈不知介休城的官庫空空如也,沒糧。
官庫戰備糧去了哪里?庫中糧已轉移到了北邊二十里的永安堡。尉遲敬德領幾千將士守著永安堡悠然自得。
尉遲敬德本是定揚可汗劉武周的先鋒官,為何不身先士卒?
初始宋金剛、尉遲敬德勢如破竹。擊潰齊王元吉十五州軍事,又幾乎全殲僕射裴寂所領唐軍人馬。扶持了夏縣呂氏,蒲州王氏反唐朝。
尉遲敬德俘虜了好多唐軍將領,有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于筠,行軍總管劉世讓,侍郎唐儉,劉弘基,劉政會,姜寶誼,……。
俘虜了士兵,怎麼處置都無所謂。俘虜了高級將官,那可是活寶。高級將軍身上有潛力可利用,必須要好好養著。
下一次交戰,尉遲敬德運氣沒有這麼好了。唐皇李淵在長春宮親自指揮,攻擊反叛的夏縣呂氏。
尉遲敬德增援夏縣呂氏,秦王世民領秦叔寶在美良川半途偷襲成功。斬殺尉遲敬德二千人馬。
目空一切的尉遲敬德,方才領教世上有比肩自己的英雄豪杰。
再一次交戰,尉遲敬德真正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唐皇李淵在長春宮隔河指揮,攻擊蒲州的反叛者王行本。
尉遲敬德領兵增援蒲州。唐皇父子又一次默契配合,演繹一場經典的戰術。父親圍城,兒子打援。
秦王世民實施運動戰,在安邑包圍了行軍途中的尉遲敬德。指令秦叔寶纏斗尉遲敬德。勢均力敵的倆猛將單打獨斗,尉遲敬德無暇顧及自己的軍陣。
秦王世民以優勢兵力圍困對方軍陣,一層層剝殼,硬把尉遲敬德人馬消滅殆盡。秦叔寶與尉遲敬德半斤對八兩,苦苦纏斗。秦叔寶听到秦王世民指令,虛攻一槊,退出了單打獨斗的戰圈。
尉遲敬德領著殘余將士,一馬當先沖破包圍圈,逃離戰場。
尉遲敬德回頭一看,咦,原來被俘虜的唐朝侍郎唐儉,他仍然跟著尉遲敬德騎馬逃跑。
尉遲敬德感覺好奇怪,問唐儉“其他被俘人都逃走了,你為何還跟著我?”
唐儉苦笑道“我護衛你離開戰場。”
“啊?”尉遲敬德幾乎有點明白了。秦王世民幾千弓箭弩箭待命,我能輕而易舉逃離包圍圈?
尉遲敬德咬咬牙關,頓了一下說“我有老主人,我不能向主人開戰,也不能向恩人開戰。告辭。”
至此之後,尉遲敬德就沒有為宋金剛沖鋒陷陣。宋金剛大敗而退之際,尉遲敬德收集介休城內軍輜,運往北方二十里的永安堡。
尉遲敬德遠離戰場,固堡自守,坐山觀虎斗。
宋金剛領剩余人馬進入介休城,搜盡城內所有糧食,也不夠現有將士飽食三天。
宋金剛思前想後,唯有決戰。戰場上活下來的將士,都是精兵強將。現在吃了飽飯,恢復了體力,可以與唐軍一決高下。只有打敗唐軍,才能安然無事。
宋金剛背城布陣,以逸待勞,邀戰唐軍。
秦王世民與十多個將領登上高台,遠望宋金剛的軍陣。秦王世民說“大伙們各自數一數,宋金剛軍陣有多少單列縱隊。”
眾位將軍眺望對方軍隊,各自數完報數,都在二百個單列縱隊上下。
秦王世民心中有數對方多少兵士了,但還是要反復求證一下,問道“世積將軍,宋金剛這軍陣有多長,多少人馬?”
李世積說“我登高望遠,晴天目視距離,不超過五里地。專業了望兵可達十里之外。從這里看這個一字長蛇陣,左三里,右三里,總長度不足七里地。前後陣深只有一個隊方陣,兵員總數不超兩萬人。”
秦王世民問“世積將軍,你解析一下宋金剛這個軍陣。”
秦叔寶搶話說“他和單雄信裝扮成看病郎中,到我軍營偷師學藝,窺探兵營布局。”
李世積笑道“你和張須陀是正宗職事軍人,南征北戰,東征西討。你還到海外大戰平壤城。從軍經歷豐富,我與單雄信都沒有從軍經歷。只能到你軍營偷師學藝。”
秦王世民笑呵呵“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偷藝成功打師父。世積兄,你論述排兵布陣一套一套,怎麼學來的。”
“師從張須陀,和他練兵幾十仗,就學會了。”眾人看著李世積哈哈笑。
秦王世民說“既如此,你解析一下當前宋金剛軍陣的利弊。”
“當年張須陀列陣,前、中、後、縱深三個方隊陣。前方陣與中方陣,交替對敵,輪番歇息,恢復體力。後方陣,防範側後伏兵偷襲。
宋金剛背對城牆,布一字長陣,是他兵員不足,隊陣沒有縱深,借城牆保護後背,後陣沒有抗打擊能力。”李世積手指宋金剛後陣。
秦王世民說“我明白了。各位將軍听令,右武侯大將軍李世積總領秦叔寶、程知節、翟長孫、秦武通。合五路步兵,正面攻擊宋金剛。一擊而勝則滅敵,若不能一擊而勝,誘敵離城一千步。劉弘基听令,你我各率騎兵,分左右潛出十里,繞道介休城兩側,響箭為號,合擊宋金剛後陣。”
秦王世民與劉弘基領騎兵分向而去。李世積與四位將軍商議如何排兵布陣。
五位將軍排列方陣,擊敵先取敵酋,直沖宋金剛中軍。
宋金剛見唐軍兩翼空虛,傳令一字長蛇陣彎轉兩頭,攻擊唐軍兩翼,對唐軍實施三面包圍。
誘敵是瓦崗寨看家本領,李世積要的是三面挨打的效果。只有挨打,才能把敵軍緩緩誘離城牆。弓箭、長槊,盾牌。三大標配兵器密切配合,經過半個時辰對陣纏斗,雙方小有傷亡。李世積揮旗傳令,每一波攻擊進兩步退三步。若即若離的攻擊,惹怒了敵手。
宋金剛中軍陣終于按捺不住,緊跟著粘上來主動攻擊。宋金剛軍陣離開了城牆數百步,唐軍的了望兵發出信號。秦王世民與劉弘基兩支騎兵快速沖向宋金剛後陣。
宋金剛單列隊陣全力向前攻,沒有了城城佑護。唐軍騎兵面對沒有嚴密隊陣的步兵,簡如滾爪切菜。
宋金剛戰前約定尉遲敬德夾攻唐軍。永安堡距介休城不足二十里地,約定的時辰早就過了,尉遲敬德違約沒到戰場。宋金剛咬牙切齒,戰後必須要問責尉遲敬德誤軍之罪。
可惜宋金剛背腹受敵,簡如落葉遇秋風,疾卷滿地飄。片刻之間大陣全亂,將士們各自潰逃。
宋金剛領著騎兵慌不擇路,拋棄了步兵自顧自逃跑。
秦王世民傳令,步兵收降俘虜,有馬的將士全部參與追擊。一路追出幾十里,沿途尾截敵軍。宋金剛只剩下一百多親衛騎士,逃向遠方。
守在永安堡的尉遲敬德,時刻探听戰區消息。待雙方攻戰開始了,尉遲將軍下令出兵介休城,接應宋金剛。
尉遲敬德驅兵到了介休城,已是沒人掌管的一座空城。尉遲敬德樹旗招募潰逃的散兵。
宇文士及偕十七歲小後生李道宗來了,尉遲敬德以朋友之禮接待了兩位皇親國戚。尉遲敬德說“我不做唐皇的朝官,只願意做秦王府看宅護院的衛士。”
宇文士及、李道宗告辭尉遲將軍,向秦王世民復命。
“尉遲將軍既然是歸唐,為什麼不做朝官?”宇文士及的親妹妹,是唐皇李淵後宮受寵的昭儀。士及又是隋帝楊廣的女婿,習慣以皇帝的思維考慮問題。
李道宗少年伊始就跟著秦王世民,習慣于府吏姿態看社會炎涼,他設身處地為尉遲敬德著想“尉遲將軍傷及數十位將軍。齊王元吉、僕射裴寂,都在他手下逃生。做了朝官顯得尷尬了,有好日子過嗎?。到秦王府任職,能受到秦王的庇護。”
尉遲敬德造擇了做秦王的府將。之後,為李世民登皇帝位作了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