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一哲徐懋功!
徐懋功差遣丘孝剛、潘毛……等人分別去踩點、結友布暗樁。
潘毛這日離開御河一處水驛站,一個男子漢跟在後邊走了一程又一程。到了荒野之中,潘毛回過身子問“這位兄弟,你跟著我有啥事嗎?”
“朋友,你是從北邊來的嗎?幫我帶個話給北邊的朋友。”
潘毛停步細細端詳這位新面孔“你怎麼曉得我從北邊來的?”
那人笑道“本來不確定,你這句話證實了我的猜測。”
“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大路朝天,各走半邊。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咱與你沒交往過。”潘毛吃不準對方是敵是友。
“朋友,我沒有惡意。我名叫張亮,請你帶個話給北邊的朋友,滎陽張亮想見他。”
“張亮?沒有听說過。你想見誰?我憑啥相信你?”
“憑啥相信我?憑你一個人落單,我若想為難你,你早就入套了。我想見的人,是瓦崗寨徐懋功。”
“你是一個人嗎?有無跟班。”
張亮笑道“放心吧,我在你前邊走,你在後邊跟。你能暗算我,我不能暗算你。”
潘毛與張亮行走于曠野中,兩個時辰走了幾十里地。到了荒野澤地,走到一條盡頭路。面前一橫水,溝壑阻斷道路。張亮正想要脫鞋索袍涉水。潘毛從附近的蘆葦蕩中拽出一根竹篙。潘毛後退幾步,撐篙飛躍過了溝壑。
潘毛把竹篙豎在溝中,竹梢推向張亮這一邊。張亮接篙在手,有樣學樣撐篙過溝。潘毛復將長嵩藏于草眾中。張亮問“為啥不把竹篙帶走。”
“還有人進出這條路,帶走了不方便了。”潘毛倆人向前走了千多步,又是一溝橫阻盡頭路。潘毛從蘆葦叢中拖出一根長長的大竹桿,架到溝壑上,兩臂平張,腳踩獨竹,晃悠悠急步過溝壑。張亮不甘下風,雙臂抱胸,踩桿過溝。潘毛笑笑說“牛,牛,張兄好身手。我名叫潘毛。”
張亮問“潘兄弟,怎麼到現在才向我說出你的姓名?”
潘毛把長竹桿捅進草叢,遙指前方說“你望前方,沒有多遠就有放鴨子,或者是捕魚打獵,也許是挖藕采蓮蓬。只要是熟人吹一聲口嘯,就會有人從蘆葦中撐出一條小劃子,上有輕便橋板,咱們就走橋過去了。這些人都是瓦崗寨的外哨。到了我的地盤,再不報名字,也太不自重了。”
張亮與潘毛擊掌哈哈大笑,一路前行兩個時辰後,潘毛領張亮見到了徐懋功。
倆人相見,似曾相識。懋功說“好一條風流倜儻的漢子,你怎麼知道咱的名號?”
“在下滎陽張亮,朋友郭孝恪那年路過我家,說起你的事。後來听聞三雄霸瓦崗,本想早一點拜謁你,只是沒有見面禮,無緣得見啊。”
“嗨,你還帶見面禮?瓦崗寨收留了成千上萬流浪人,還沒收過見面禮。有財有勢的人家,不屑于入伙瓦崗寨。貧困人家的見面禮不能收。看看你帶來啥樣子的見面禮。”
張亮笑道“第一份見面禮,我發現有人在我的地盤探听消息,就是送我來的潘毛兄弟。我沒有把他綁送給官差,把他完整地送回來了。”
“有意思,有意思,這份情我領了。倡明第一份見面禮,必定有第二份見面禮。請你說明白,我好一並感謝。”徐懋功听張亮談吐不凡,對他刮目相看。
張亮笑笑說“第二份見面禮說來說長,我的肚皮里咕咕叫,有氣無力說不清楚。”
“哈哈,爽快人,夠朋友。妮子,端酒醪,蒸餅,咸鴨蛋。”
張亮邊吃邊說,張亮是滎陽人。逃工役流落山野,因而結識了山南陽翟人郭孝恪。听聞衛南徐公子少年之期出了幾茬人命案,避禍衛南屯田建立徐莊。張亮心里一直憧憬這個人。
在山野呆久了,就想出來溜達。小隱隱于野,永無出頭之日。大隱隱于朝,對于平民張亮來說,等于爬樹摘星星,夠不著。中隱隱于市,凡人經過努力,還是應該做到的。
張亮帶上積聚的藥材毛皮,山貨出山林。逃工役的張亮不敢去人多的鬧市城巷,去了偏僻的水驛站,找驛卒交朋友。水驛站有客貨船停泊,張亮請驛卒介紹船主旅客賣買山貨。佣金從優,驛卒們與張亮成了好朋友。
來往客貨船在水驛站停泊,久而久之,張亮與船工、押船的差役也交上朋友。歷來船運貨物都有些謚倉貨物,張亮做起溢倉貨物的生意。
何為溢倉?顧名思義就是多出來的貨物,因為是水上船運,俗稱水貨。
溢倉水貨來源多種多樣。其一,裝船時與裝船工串通瞞報數目,私下里分利。
其二,嚴控貨物的干濕度,裝船時要求極其嚴格,美其名曰,對下家貨主盡責任。豈不知船在水上行,水是免費的。干貨加點水氣略有膨脹,無論用斗量,還是用秤稱重量,都會多了一些。一百擔的貨,多出一擔半擔,那是不足為奇。
其三,裝箱貨物,上有封印亦無濟于事,以次充好,封印如初,花樣百出,各顯其能。
多出來的溢倉水貨,必須在半途出手,半途不能出手就白費心機。但是中間貨主必須要忠誠可靠,否則就一齊去坐牢。
仗義疏財,專好交朋結友的張亮,他適合做溢倉水貨的轉手賣買。水驛站的驛卒均沾雨露。自滎陽向東,數百里內的水驛站都有張亮的朋友。
張亮為了賣出這些不明不白的溢倉水貨,又交結了許多窮朋友,好多流浪人跟著張亮混口飯吃。
這些日子常有陌生人到水驛站串門,張亮先是懷疑有人搶生意。盯梢兩回,發現陌生人都去了北邊,故而想起了瓦崗寨,想起了少年俠義徐懋功。
徐懋功听了張亮討生涯的境遇,頓時有了惺惺相惜的心意“亮兄,咱倆相互襯托做事業。你為我打探船運貨物的消息,咱們要在御河向皇帝借點銅鐵等等物事。可好?”
“借銅鐵?我知道了,這準備干大事了。行,不禍害當地鄉親的事,我責無旁貸。向皇帝討生涯,劫皇綱,吃皇糧,多爽氣!”
“你有馬嗎?得到消息必須及時傳到我這里。”
“有馬,我有一匹好馬,平日不常騎。只是來瓦崗寨的路,實在不敢恭維。”
“這好辦。”懋功拿出一張紙箋,用墨筆在上畫了兩根彎彎曲曲線條,又圈了許多圓圈,點了許多點點。指給張亮看“你按圖上路線,騎馬涉水,沒有陷馬坑,很快進瓦崗寨了。”
第二天初曉,張亮起身離開瓦崗寨。臨行之際,懋功把身上一件坎肩脫下,披到張亮身上說“瓦崗寨自衛隊不認識你,說不定給你一箭,你進出瓦崗寨,穿上這件坎肩,通行無阻。”
“告辭,等待我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