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困獸進化場 !
“……其主愚昧,逆人倫滅正統。天下百姓苦大梁久矣,其名不順,得位不正,暴虐嗜殺,殘忍無度,望天下有志之士…………”
在天心城的皇宮大殿之中,太監正顫顫悠悠的讀著一份詔書。
而讓大梁皇帝咬牙切齒的,也正是這份義軍昭告天下的詔書。
“賊子。”
一聲怒吼,所有的太監都跪倒在地,不敢面君。
“賊子膽敢欺我。”
大梁皇帝憤怒地拍打著桌案,宣泄著自己的不滿。
他能不氣嗎?自從義軍出西蜀以來,不過十余日,連敗湖廣兩路大軍,一路高歌凱旋。
還在數日前發布了什麼狗屁檄文矯詔,將他堂堂大梁的開國皇帝,比作那董卓、王莽之流。
荒謬,他乃國朝天子,國土萬萬里,原本欺壓大宋的遼國,也在他的手中覆滅。
是他,讓凶殘的遼人誠服;是他,讓草原的蒙古各部安心放牛養馬;是他,讓萬國來朝,天下太平。
如此豐功偉績,乃千古一帝。
憑什麼,這些亂臣賊子敢來忤逆龍顏。
再發泄過憤怒之後,大梁皇帝也逐漸平靜了下來。賊軍從西蜀往南打下湖廣,說明賊軍下一步的目的,就是江南。
江南地區富庶,朝廷有近一半的稅賦都是從江南地區收上來了。
要真讓賊軍打下江南,大梁朝難免一番傷筋動骨。
而從軍報上來看,朝廷布置在江南地區的軍隊,怕是難以對抗這批賊軍。
萬一真的要讓賊軍打下江南,恐怕是要請天人出兵了。
“唉。”
大梁皇帝哀嘆一聲,這些逆臣賊子,那里知道天人出兵一次,國朝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他們不知道,他們只知道抱著殘缺的弱宋不忘。卻不知有天人相助,大梁豈是那麼容易亡的?
就在大梁皇帝正盤算著如何向天人總督請援的時候,宋義這邊也正在向甦柄求情。
戰場上倒是挺順利的,一開始的湖廣軍因為近二十年的承平生涯,早已沒有了多少戰斗力,一個沖鋒就被殺的丟盔棄甲。
就連甦柄支援的五千支ak都沒有派上用場。
可以說,義軍的底牌都還沒有出,對面的湖廣軍就趴下了。
湖廣一路的兩支守軍拉垮,超出了宋義的預料。而這一次宋義來找甦柄,就是為了求甦柄再多援助一批物資裝備。
為什麼?因為人多了,裝備不夠了。
短短半個月的工夫,義軍就攻陷了湖廣,其中望風而降的士兵佔了多數。
湖廣原本有兩個軍閥,一個左將軍,一個右將軍。可這兩位將軍壓根不是義軍的對手。手底下的士卒除了自己嫡系的親衛隊之外,沒有一星半點的戰斗力。
所以,三萬義軍,接收了五萬俘虜。
這五萬俘虜可是個難題,其中有一些還是能夠派上戰場的。為了妥善安置好這五萬俘虜,宋義整整忙碌了三天。
要是把其中一部分收編進義軍,就能緩解難題,可這樣一來,武器裝備就不夠了。
“甦公子,我們不用那麼好的火槍,只給一些刀劍盔甲也就足夠了。”宋義誠懇的說道。
在宋義看來,甦柄都能弄出火槍來,再給一些刀劍盔甲應該沒什麼問題。
甦柄卻搖搖頭︰“宋兄弟,並非甦某小氣,而是你我約定的五千支槍和其他軍備我都給了,現在只打下湖廣,卻要宋某再拿出一批軍備,未免有些不合適吧。”
宋義哀求著甦柄︰“甦公子,要是手上沒有兵器,怎麼讓將士們在戰場上殺敵。”
“若是義軍攻克江南,直指天心城,甦某倒是願意再送上一批軍備,否則免談。”
在甦柄這里沒有討到便宜,宋義只能空手而回。
“狄將軍,甦公子那里行不通。”
狄青對這個結果不意外,自顧自的說道︰“罷了,我原本就覺得行不通。”
宋義有些不甘心︰“他能憑空變出那麼多火槍來,再多給幾百把又如何,依我看,這天人也不是什麼好貨。哪怕他長的跟我們一樣。”
狄青冷笑了一聲︰“你才知道?天下烏鴉一般黑,天人就是天人,他不過是利用我們,去對付其他天人罷了。”
宋義問道︰“狄將軍,那現在該如何?”
“一切照舊。”狄青說道︰“你派人去盯緊了下面的作坊。十五天內,我要拿出一千套甲,一萬支槍。”
狄青口中的槍可不是ak47,而是木頭桿制作的長槍。
“必不負將軍所托。”宋義領命而退,現在偌大的中軍營帳,就剩下狄青一人。
狄青身披鎖子亮銀鎧,龍盔遮面,在這營帳之內,安靜的有些可怕。
他心里很清楚,這一次或許就是義軍的機會。有了甦柄的幫助,他們就能徹底擊敗大梁的軍隊。
至于東京府內的天人們,那就不是狄青要考慮的問題。
擺在他面前的問題只有一個,如果率軍打到天心城。
別看現在連破三城,一路大軍盡敗于狄青手下。但他很明白,自己的義軍接下來,怕是要面對幾場硬仗了。
不止是戰場方面,就連後勤也讓狄青頭疼。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而且這幾年為了防止大梁軍隊,西蜀的棧道都被破壞的七七八八。
要是早知道自己有帶兵出蜀的那一天,狄青說什麼都不會同意破壞棧道的。
而且軍隊攻下了三座城,可連能擔任知府的文官都沒有一個,只能派軍隊中稍微讀過幾本書的人,趕鴨子上架。
其實,狄青一部說是義軍,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跟土匪差不多。
這幾年義軍做的事,也不怎麼光彩。
所以,沒有文人願意加入義軍,這檄文矯詔還是狄青特意‘請’來的一位寫的。
這些都是義軍的弱點,他們想要從一路草莽蛻變成一個國家的正規軍事力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可惜,時不我待。狄青沒有辦法停下來,他也不願意停下來。
如今這麼寶貴的機會,要是錯過了,有生之年怕是不能再來一次了。
思緒百轉,狄青將自己的心神拉了回來,從口袋里掏出半截玉佩。
狄青盯著玉佩發呆,最後喃喃自語了一句︰“官家,臣一定會打回汴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