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物質世界

21章 生物基因工程的誤區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小黑曼巴 本章︰21章 生物基因工程的誤區

    qzone.io,最快更新純物質世界 !

    似乎從我有意識起,我就一直處于一種陰郁的情緒中,我也不知道為何而陰郁,我一點也不熱愛生活,經常性喜歡獨處,喜歡待在一些比較寧謐的環境。

    與人相比,我更想跟各類生物接觸,我常常把抓來的蟋蟀丟在蜘蛛網上,看著蜘蛛從窩里閃電般沖出來,抽出蛛絲不停纏繞蟋蟀的腿;或者手里抓起剛出生沒幾日的小雞,雙手捧著它松軟溫熱的身體,與它靜靜凝視;或者趴在草地上,看著螞蟻拉著昆蟲的尸體,在土礫與雜草間踉蹌奔走;或者抓只軟蟲,拿去喂關在玻璃瓶里的蠍子,看著蠍子一點點咀嚼……只有這樣,我才能暫時性擺脫陰郁,讓我內心平靜。

    我刻意參與進周圍人的生活中,終究無法完全與周圍人接軌,身邊幾乎所有人一輩子都沉浸在“吃喝玩樂、結婚生子、生完病死”這種無止盡的循環中,這種生活看起來豐富多彩,整日喜笑顏歡,其實很乏味,他們每個人的生活模式基本都類同,毫無新意。尤其是在高三之後,我更加厭倦生活……

    我漸漸明白,我長久以來的陰郁可能是好奇心得不到滿足造成的,我對生物學進行不斷思索,是唯一能填充我好奇心的方式。如果非要在這毫無意義的人生中為我的生命添加上一種“意義”,那我的人生或許就是為了探索和改寫生命規則而存在!

    我將“科技探索”看成是一門藝術,它是最不像藝術的一門藝術,只有思考者自己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我常常想象自己裸著全身,躺在自家修建的泳池中央,身下墊著泳圈,一個人沐浴在溫軟的陽光下,閉上眼楮,思索各種生命科學,這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情!要是身邊有個美女按摩師給我捏捏腳那就更加完美……然而,我只是一窮光蛋,好了好了,還是接著乖乖寫書吧!

    小時候我挺喜歡生物學,我一心想著長大後拿著攝像機去世界各地拍攝各種奇特動植物,不過感覺這樣做只會讓我未來的生活無比窘迫,顯得我很不務正業。似乎所有不賺錢的事都是不務正業,想要光明正大的干些不務正業的事,首先你要有一定資金積累。好好好,那我就盡可能的開發生物學的實際價值,開始有了學習生物醫學的想法,可是記憶力不好是我的硬傷,我始終無緣接觸生物醫學,便只能作理論思考,慢慢演變為對生物物理學的探索。

    目前來說生物物理學主要涉及的領域是生物基因工程,這個行業是我非常看好的一個行業。不太嚴格的說,目前世界上生產值排名前五的領域分別是︰智能電子設備、電子商務、地球能源開采,大型基本生活用品(住房、汽車等)、醫藥及醫療保健品。在未來的200到1000年之間,世界上生產值排名前五的領域應該是︰人工智能、3d分子打印技術(取代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生物基因工程、大型娛樂用品、宇宙能源開發。就算估計錯了也差不到哪去!

    每一項新技術的誕生都會在社會上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基因工程技術的開啟似乎騷動的很厲害,有許多學者依靠輿論影響力大範圍抵制基因工程技術。

    可以說這些學者基本都是些門外漢,他們對生物基因技術的原理明確多少?生物的進化了解多少?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他們明白的甚少,只是根據掌握的一些表面數據,就果斷判定這項技術對人類危害極大。目前生物基因工程技術還處于萌芽階段,它本身真正的生產價值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力。

    遺傳基因決定了生物的生命特征,生物基因技術是通過人工手段,截取或者插入基因鏈,改變生物遺傳基因的排序,從而改變生物的生命特征。

    許多人認為這種強行改變生物特征的技術,違背的自然界發展規律,其實並沒有,在自然狀態下,生物的基因一直都在發生變化,正因為這點,生物才具備了變異和進化的能力,地球上才會從出現人類。基因變化是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一種客觀規律,生物基因技術只是加快了生物進化的速度,把生物進化中的“自然選擇”變為了“人工選擇”,從而更有利于人的發展,這項技術本身並沒有任何危害。

    對于生物基因技術,人類最大的擔憂是這項技術對人體是否會造成危害?一名高級的電腦軟件工程師,他可以制造出殺毒軟件,也可以制造病毒軟件,這只是一念之差。一名高級的生物基因工程員,可以創造出一種有益的農作物,也可以創造出一種有害的農作物,這同樣也是一念之差。我相信絕大多數生物學者抱著促進人類進步的理念去研發生物技術,只是在開發的方向上時常處于迷茫狀態,面對很多選擇他們自己也判斷不清到底哪種對人有益,哪種對人有害!

    目前來看這項技術主要用于農業方面,通過改變農作物的遺傳基因,使農作物具備抗病蟲害、抗除草劑等功能,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所有轉基因產品都對人體有害,也沒有明確的數據顯示吃了轉基因食品絕對無害!從理論上講,吃轉基因食品肯定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有利有弊,只要利大于弊,我們就可以認定這項技術具有先進性。

    但客觀的說,我覺得目前轉基因技術對農作物進行基因改造的方向不對,許多農作物插入外源基因後,它們體內會產生特殊的蛋白質,這些特殊蛋白質與殺蟲劑、除草劑這些藥物的化學成分相似,雖說這種毒性很小,但沒有人能夠保證長期食用這些轉基因產品對人體無害。

    任何在科學技術下誕生的新產物,在實驗室里獲得的實驗報告只能作為一種參考,具有很大局限性,第一次投放到市場後才是真正的實驗,第一批消費者是最主要的實驗對象。許多科技產品在實驗室里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瑕疵,只有投放進社會大批量使用後才會顯現出問題,比如注射疫苗可以使絕大多數人對特定疾病產生抗體,但極少數人群會對疫苗有過敏反應,產生病變,身體發生癱瘓或者重度殘疾,殺蟲劑滴滴涕(ddt)在發明之處也被視為安全低毒的產品,在其被世界各國人廣泛使用許多年後,它對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危害才逐漸顯露出來。

    總有一批消費者要充當試驗品的角色,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作為一名科研技能人員,有責任盡可能多的降低新產品的危險系數。從外部選取能夠制造毒性蛋白質的基因鏈插入到農作物產品中,顯然這種危險系統很高。

    處于基因工程的初級階段,我覺得在外源基因的選取上,應主要集中在同種或者同類型穩定的物種中,比如從傳統小麥中截取有用基因鏈植入到水稻中,來提高水稻的某種品質,這種方式獲取的轉基因新品種相對來說會比較安全,因為傳統小麥經歷了人類長期食用的考驗。

    任何一項偉大的科技發明,有益必然有弊,益處越巨大,弊端也越巨大,這是一種對等的關系,只要我們制定合適的規章制度,就能讓科技向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我也就不再對生物基因技術的弊端做過多介紹,我只想盡可能的挖掘出它的潛質,當然我也希望國際社會能夠盡快組建一支有責任心、有實力、有歷史使命感的團體,盡早制定一套較完善的制度,來正確引導和規範這個行業的發展。

    生物的生命特征成萬上億,轉基因技術在抗病蟲害、抗除草劑上發揮的作用只是整個生物基因工程里的冰山一角,不管目前有多少人以偏概全盲目的反對這項技術的開發,這項技術終究會以一種不可阻擋之勢迅猛發展,我相信在生物學領域較高層的研究人員中,100個人里有99個人會贊同我的觀點。

    從純物質世界的理論上說,物質的運動變化是唯一的,是不可逆的,人的意識根本阻止不了物質世界的發展方向,即使目前全世界所有人都在反對這項技術的開發,我們的子孫後代中依然會有人站出來開發這項技術。因為人類目前已經迫在眉睫的需要解決兩個重大醫學難題︰一個是“艾滋病”,一個是“癌癥”!傳統醫療手段面對這兩大疾病已經毫無招架之力,似乎只有打開基因醫學的大門,才能找出對抗這兩種頑疾的有力武器!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純物質世界》,方便以後閱讀純物質世界21章 生物基因工程的誤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純物質世界21章 生物基因工程的誤區並對純物質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