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陰陽訣

第一章 落榜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流星拜月 本章︰第一章 落榜

    qzone.io,最快更新元初陰陽訣 !

    夕陽西下,落日余暉照亮了整個天際,留下一片絢麗多彩的天空。就連天上的雲朵,在落日的映射下,仿佛化身九天之上的仙女,千姿萬彩,光彩奪目。

    良辰美景,恍如仙境,範進沒有心情欣賞這大好的光景,一路小跑,還時不時回頭看看身後。即使累的氣喘吁吁,也不曾休息一下。

    這條路是上京趕考的官路,從十八歲開始,範進每四年就要來來回回走上一遭,閉著眼楮都能知道這條路怎麼走。

    唯獨這一次,他完全失了神,總感覺心神不寧,似乎有大事要發生。加上著急趕路,早就錯過了晚上休息的驛站。如此一來,只能趕到下一個驛站,要不就露宿荒山野嶺了。

    之前,範進打算原路折回,結果算了算路程,還不如到下一個驛站住店近。幾經盤算,範進決定趕一趕,早點回家為妙。

    這路上的驛站,就是大宋國為了學子們上京趕考方便,舉一國之力一座一座興建的。當然,除了方便學子,也是為了方便屯兵。

    每個驛站內都有一個百戶候,每個百戶候帶領一百人士兵鎮守驛站。而且這一百個士兵可不是普通的士兵,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層層選拔來的精銳。

    上京趕考的考生,需要幫忙的,只需要亮出自己登記的考生證明,百戶候可以自行隨機應變,無需層層上報審批。

    同時,在發生戰爭的時候,驛站就會向附近駐守的將領發出集合的命令。然後,將領就會快速集結士兵,紛紛到驛站報到。

    所有的士兵集合之後,驛站就會傳達王上的指令,讓他們按照王上的意思到底指定的地方。接下來,驛站就成了臨時糧草儲存地,為前線提供糧草的後勤補給。

    有了這些驛站,王上可以快速調動軍隊,從容應對臨時突發事件,讓大宋國一次次度過危機,國力蒸蒸日上。

    興建的驛站,同樣需要大量的銀子來修繕維護,每年這部分花的錢,就不下數億兩。盡管如此,王上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不會克扣這部分銀兩。

    幾百年下來,零零總總的驛站加起來不下數萬座,幾乎覆蓋大宋國大部分的疆土。得此好處,大宋國很多的優秀人才,才會源源不斷的涌入京城,為大宋國的發展添磚加瓦。

    隨著大宋國國力日漸鼎盛,整個王朝逐漸尚武輕文,就連當今的王上也是一名十足的武痴。

    百年來,周邊的鄰國日漸被大宋國甩在了身後,再也不敢再覬覦大宋國的疆土。周邊好多的小國家,鑒于大宋國的淫威,紛紛遞上降表,稱臣納貢。

    大宋國強大如斯,依然有著滅國危機。這危機既不是來自人患,也不是來自鄰國侵略,而是來自那個神秘的迷霧森林。

    迷霧森林佔地極廣,沒人知道它有多大,里面住著數不清的妖獸,而且有些妖獸還能化成人形。凡是踏入其中的人族,要是沒有幾分能耐,休想走出迷霧森林,到最後都成了妖獸的食糧。

    人族的修煉緩慢,即便修煉到了天啟境,學會了法術,也不一定是同級別妖獸的對手。同是天啟境,人族甚至連這些妖獸的皮毛都傷不了。

    久而久之,人族沒有大能耐者,幾乎不會踏入迷霧森林。

    平時,開了靈智的妖獸也不會走出迷霧森林,這是因為妖族跟人族有一份協議,開了靈智的妖獸,只能生活在迷霧森林。人妖兩族就保持著這樣微妙的平衡。

    但是那些沒有靈智的妖獸卻不受此限制,以前每年的二月,這些沒有靈智的妖獸仿佛中了邪一般,沖出森林,肆意虐殺人族。

    只是近些年,妖獸禍亂人族漸少,但危機從來沒有解除過。

    大宋國邊境的子民苦不堪言,又無可奈何。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也僅僅是稍微緩解,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大宋國舉國上下重武輕文的原因,希望有朝一日能永久解除迷霧森林的隱患。

    宋國這代王上名叫方世卓,是宋國第九代王上,也是宋國歷來幾代王上中最有才華和天賦的一位。

    據說,方世卓出生沒多久,就被一位知天命境的高人收為關門弟子。現在年紀不到四十,已經修煉到了不惑之境,是幾代王上里修煉水平最高的一位。

    正是因為這層原因,在其未成年之前,就已經被其父王早早的定為了王儲,成為了王位的不二人選。

    其登基後,方世卓不斷改革革新,求賢若渴,大肆修建驛站,平定了鄰國的侵犯,同時積極尋找消除妖獸騷亂的方法。

    其在位的二十年里,宋國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各種人才不斷涌現,將大宋國推上了頂峰。

    國家日漸強盛,但邊境的妖患始終是方世卓心中的一根倒刺,夜不能寐,寢食難安。

    為了一絕永患,每次的殿試都會讓考生制定消除妖患的策略。若是方法稍微可行,即可立即授予舉人之位,出任一方大員。

    範進自從十八歲第一次參加殿試起,前前後後也參加了三次殿試,幾乎每次都是名落松山,與舉人之位擦肩而過。

    這些年,範進為了完善治妖方案,直身一人,多次深入迷霧森林,不斷了解妖獸的習性。其中有一次,差點命喪妖獸之口,與死神擦肩而過。

    這些年不斷的積累,範進對妖獸的認識,早已不復當年的稚嫩。隨著其孜孜不倦的鑽研,終于有了諸多完善的策略。對于平定妖獸禍亂,雖談不上十足把握,卻也是機會最大的。

    這些年,四年一次的殿試,範進都有參與,而且每次都是王上方世卓主持,兩人之間,也算得上半個老熟人了。

    幾乎每次殿試,方世卓都會讓大臣第一個將範進的治妖方案在朝堂朗讀一遍。隨後就會詢問其他的考生有沒有听懂。

    那些回答听懂的,王上又會繼續詢問這些考生的想法,若是回答的讓王上滿意,當即就會被王上欽點為舉人。

    漸漸的,參加殿試的人,心里都有了一些想法,他們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方案,臨時調整了新的方案,這些方案跟範進的方案非常的相似。

    這些人無一例外,要不獲得了嘉獎,要不被選為了舉人。明眼人一看都能明白,這是王上有意為之。

    範進自己何嘗不知道,即便這樣,範進依然沒有落下四年一次的殿試機會。

    這次的殿試,王上卻一改往日的作風,沒有再讓首輔大臣讀範進的治妖方案,也沒有當庭宣布中舉的人是誰,而是私下接見了範進。

    “你恨我嗎?”高坐在殿堂的方世卓沉默了好久,終于蹦出了一句話。

    “草民心中無怨,草民身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只要能解除邊境的妖患,王上讓草民去死,草民也不會有半點猶豫”範進一愣,“撲通”一下跪倒,誠惶誠恐的答道。

    “這麼多年,終究負你太多,這屆的舉人本王便給了你,希望你的法子,能讓本王看到希望。”方世卓長嘆一聲道。

    沒等範進回過神來,王上便揮了揮人,示意範進退下。幾個侍衛見狀,趕緊領著範進出了大殿。

    範進回去後,心里那是一個美滋滋,這十多年來,等的不就是今天,終于可以向父母的在天之靈有個交代了。

    天算不如人算,範進沒等來封賞,卻等來了方世卓駕崩的消息,見方世卓最後一面的便是範進。

    突如其來的變故,範進被密探司叫去問話數十次。好在當時有侍衛在場作證,密探司走了個過場,便放了範進。

    還沒等範進緩過神,新的王上已然準備登基。這一切好似早已安排好的一樣,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新王名叫方宇,是方世卓的第九子,也是最小的一個王子。其大小不過三歲。登基那天,還是其母宣王妃抱著,一步一步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

    新王在寶座上坐穩後,大殿上的眾臣以及參加這次殿試的學子,早已匍匐在了地上。在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臣帶領下,開始向新王朝拜。

    一個不足三歲的小孩子,哪里見過如此大的場面,還沒等禮儀結束,早被嚇的哇哇大哭。即便如此,王朝的禮儀不能廢。

    折騰了一天,所有的禮儀終于如期完成,新王正式登基,改年號為余,跟新王上的名字諧音。寓意天下的百姓年年有余,歲歲豐登的意思。

    大約過了月余,先王方世卓在眾人的哭聲中被如期下葬。葬禮奢華至極,一代天驕,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方世卓愛民如子,突然駕崩,舉國哀悼。送別那天,京城內幾乎所有的人都自發走上了街頭,默默的跟在靈車後面,跟著他們的王上走最後一段路。

    “先王駕崩,國之不幸,宋國子民,不分尊卑,守孝三年。若有喜事,一切從簡。”這是新王上朝第一天,發出的第一道命令,也算宋國歷代以來遵循的慣例。

    “此次科考作廢,待新王守孝三年後,再重啟殿試,遴選人才。”首鋪大臣緊跟著頒布新王的第二道命令。

    一個年僅三歲的小孩子,哪里懂這些,大權落在了其母宣王妃和首輔大臣的手里。與其是新王的命令,還不如說是他們的命令。

    一個月以來,範進好像丟了魂一樣,木偶般的跟在別人後面,穿梭在來往的人群中。自始至終,範進都沒弄明白,好好的一個王上,都已經到了不惑境界,怎麼說沒就沒了。

    陰謀論逐漸在民間傳開,版本之多,不勝凡幾。其中一個版本說是範進乃妖族的奸細,被妖族迷惑了心智,專門來謀害王上的。

    听到這些,範進有些坐立不安。要是再在京城待下去,估計很多人都會將仇恨指向範進。即便是清者自清,可在輿論的面前,他也沒辦法去辯解。

    新王登機後,首鋪大臣按照新王的意思,其實也是其母宣王妃的旨意,頒布了數道大大小小的命令,用于維持大宋國的穩定,但是流言不僅沒有平息,還愈演愈烈。

    按理來說,方世卓還有另外八個王子,一個公主。繼承大統,怎麼也不會輪到一個只有三歲的孩子。

    如果說方世卓的兒女們爛泥扶不上牆,讓一個孩子繼承王位,還能解釋的過去。偏偏方世卓的兒女都繼承了方世卓身上的優點。

    天資聰慧,又身懷絕技。稍微年紀大一點的大王子,早已鎮守在了大宋的機要重地,成為了一方霸主。

    先王突然駕崩,又沒有其他遺詔。那些分散在各地的王子公主,也不敢擅自回京,只能靜觀其變。

    為了穩定局勢,新王發出的其中一道命令就是︰“王子與公主不得擅自離開鎮守區域,私自回京,殺無赦!”

    命令歸命令,不怕死的從古至今數不勝數。

    這一個月來,發生的怪事舉不勝舉,各地不少人打著勤王的旗號,背地里卻進言讓新王讓出王位,重新在皇子中推選成年的王子繼承大統。

    眾人都心知肚明,這個時候跳梁小丑不少,但時機還是不成熟,那些隱藏在幕後的大佬這個時候只是讓那些馬前卒試試水而已,自己才不會露出馬腳。

    一場席卷大宋國的暴風雨正在醞釀。

    最落寞的莫過于範進了,明明十幾年的努力,終于可以考個舉人,功成名就造福一方百姓,誰知最後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原本所有參加殿試的考生在離開京城前有個聚會,但這次先王駕崩,打亂了一切計劃。範進跟幾個要好的書生告辭後,便踏上了回鄉的道路。

    其實範進心里清楚,這看似平靜的京城,才是最危險的是非之地。只有早早的離開這里,才能避免卷入權利之爭。

    範進對權利不感興趣,要不是能為那些被妖獸折磨的百姓盡一點綿薄之力,才不會來參加這所謂的殿試。

    隨著方世卓的駕崩,大宋國原本懸在頭上的那把劍,又多了一個兵禍。

    範進心里清楚,要是不出意外,接下來的幾年,甚至幾十年,注定要在兵荒馬亂中度過,直到最後王上之位確定。

    雖然方世卓沒給他舉人的封號就駕崩了,但他卻不能因為沒有封號,就不管那些待自己如親人的鄉里鄉親。

    一旦戰爭爆發,所有駐守在邊境的的軍隊,都會被抽走。要是妖獸來襲,他們就是第一批受傷害的人。

    範進少年時也學一些拳腳,平時自保沒有問題。要是遇到厲害的妖獸,特別是成群的妖獸,憑他一人之力,也難已成事。

    而眼前緊要的是,趕緊離開這個非之地。早早的回到邊境,布置妥當,才能避免鄉親們發生悲劇。

    一路上,範進不敢有任何耽擱,深怕驛站被征調後,自己只能繞路回家。同時也擔心路上有人尋自己麻煩,畢竟自己是最後一個見方世卓的人,任誰都會拿出來做點文章。

    人一著急,就容易亂了方寸。走著走著,範進就忘記了自己還要在天黑前住店的事情。也就出現了之前的一幕。

    沿途的風景萬紫千紅,範進的心里總是不得寧靜,總感覺有大事要發生。越是著急,越是亂了陣腳。

    到最後,範進終究是累的不行,癱坐在了地上。要是再不休息,自己沒出啥事,估計自己會被自己累死、嚇死。

    打開包袱,範進拿起水壺就往嘴里灌,“咕咚咕咚”幾口水下去後,剛才急躁的心境終于緩和了不少。

    長長嘆了口氣後,範進慘然一笑。

    “人嚇人,嚇死人”範進自言自語道。

    吃飽喝足後,太陽最後一點余暉也躲入了雲層,再也看不到半點陽光。天還沒黑,但也快了。

    為了避免走錯,範進臨出發前還是拿出了日常不咋用的地圖比對了一番。再三確定沒錯後,才收起了地圖,朝著驛站的方向走去。

    “這里怎麼會有個岔路口?”

    沒走出兩里地的範進突然被一個岔路口擋住。這跟範進的記憶有著不小的差別。不得已,範進只好再次拿起地圖比對。

    不是範進多疑,主要是來的時候,這里還沒有這條新路,現在就這樣突兀的出現,讓人不疑心都不行。

    範進只好再次翻開地圖查看,讓範進吃驚不已的是,地圖上還真有這條路。即便是走了多年的範進此刻也猶豫了。

    如果地圖上的路沒錯,那去下個驛站可以節省好幾個時辰,自己在天完全黑之前就可以到下個驛站。

    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路繼續往前走,半夜能到驛站就不錯了。思來想去,範進還是決定冒險一搏,走上了新的那條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元初陰陽訣》,方便以後閱讀元初陰陽訣第一章 落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元初陰陽訣第一章 落榜並對元初陰陽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