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鹵肉店!
張師傅折返的也挺快,還帶來了兩個孩子,老大十一歲,是自己的兒子,老二七歲,是小舅子家的兒子。
倆孩子長的大大方方的,來了都圍在媽媽\姑媽身邊。
張師傅怕孩子在家被嚇到,這兩天都送到了丈母娘家。
自己也沒敢去探望,
老張拿了卷字畫遞給了王志強。
王志強不明所以,笑著接了過來“張大哥,我可沒辦法幫你品鑒啊,這玩意兒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啊。”
張師傅輕描淡寫“我結婚的時候,我爸給的,說是咱們洛城清末的一個什麼畫家,也不值幾個錢。
既然你是怎麼都不要利息,那就送一幅畫給你。
花鳥寫意,畫的是柿子跟兩只鳥,事事如意,意頭挺好。想掛掛著,不想掛放著。”
王志強連忙拒絕“古董啊,那可不行,這多珍貴啊。”
張師傅笑開了“王同志,我不坑你,這東西真不值錢,找個懂行的問下就知道,頂天六百塊錢,還是看在是清朝的份上,就這價錢,能賣出去還得是有人願意買。
要真是個寶貝,我早都還錢了,還能難到這份上嘛。
我媳婦這幾天都出不了院,你放心,晚上弟妹要是找人問的貴了,回來扔給我我絕對不說一個不字。”
這話說的,斬釘截鐵的。
王志強半認真半玩笑的說道“我可真問了啊?”
張師傅頷首“盡管問。”
王志強這才讓羅曉倩把東西收好。
看看表差不多也到吃飯的時間了。
張師傅去打飯,也沒問王志強,反正按點兒有家人給他送飯,自己就不多嘴了。
倆孩子在病房守著王大姐。
嘰嘰喳喳的,頓時多了挺多生氣。
要說醫院里人事挺多,可就少了這麼股子生機勃勃。
不大會兒,李娟就過來了。
王志強看看表,才十一點多點。奇怪的問“媽,今天來這麼早?”
李娟聞言看看腕表“早嗎?不早了,曉倩接十二點的班兒呢。
早吃完早走,就這都得叫個面的才能不遲到。
我怕耽擱時間都沒敢騎車子,讓你爸開車送我過來的。”
王志強面對親媽,不敢反抗,老老實實的提前吃飯。
這躺床上輸液,天天的運動就是上廁所,一天三頓按點兒被投喂,不到兩天下來,小肚子都出來了。
晚上沒輸液的時間想運動,想都不要想。
頭一次申請的時候就被醫生嚴肅警告了“肺上的毛病,得靜養,跑啥跑,出院了隨便跑。
你要是偷偷跑兩圈,上不來氣,暈倒了咋辦?”
王志強向來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人。
只能老實躺著,最多到走廊里轉悠下。
不過多轉悠兩圈就明白了醫生的苦心,一會兒的功夫就出虛汗,根本跑不起來。
李娟接替兒媳婦,催著人趕緊吃完飯上班去。
羅曉倩也不怎麼餓,不過賴好也扒拉了七八個餃子。
這下子中午剩的就更多了。
王志強看著張師傅從食堂打回來的飯,主動邀請“張大哥,我這還有沒動的餃子,不嫌棄的話讓倆孩子吃了吧。”
確實是沒動過,小兩口都是撥到飯盒蓋上吃的,里面干淨著呢。
倆孩子估計也是好幾天沒正經吃啥飯了。
特別是老大,十一二歲,正長身體的時候,倆老人能顧著吃喝就不錯了,哪有功夫給做點葷腥。
聞言小的那個咽了口口水,餃子呀,听到就能想象的到咬進嘴里的滋味。
自打親爹跳樓,自己來到姑媽家之後,也就改善生活的時候吃了幾次。
等姑媽一住院,回到爺爺奶奶家,天天就是白菜下面條,里面的肉絲都能數清楚。
張師傅看著孩子止不住的往餃子上瞅,也大大方方的應了下來。
對老大說“去拿過來吧,別忘了謝謝叔叔。”
大兒子答應一聲,也挺高興的去拿飯桶了。對著王志強三人挨個道謝說“謝謝叔叔嬸嬸,謝謝奶奶。”
李娟夸他“真懂禮貌,來,奶奶拿的有香蕉,你倆一人一個!”
大兒子回頭看張師傅,張師傅虱子多了不愁,笑著點點頭。
然後就看著自打家里生了變故後,老成不少的兒子,臉上露出來了他這個年齡稚嫩的笑容。
心里剛剛因為借款還清後猶豫要不要離開洛城的念頭,再次堅定了下來。
不能把自家對安穩日子的期盼,建立到一個賭鬼是不是真的改邪歸正上。
看著倆孩子你一個我一個吃的滿嘴流油,張師傅也撿了幾個遞到媳婦嘴邊“少吃兩個,中午也克化的動。”
王大姐吃了三個之後就不吃了,雖說今天有點胃口,可好幾天沒正經吃飯的胃還是受不了這麼大的油性。
王志強家的餃子,是擠出來的特別好看的薄皮大餡餃子,能吃出來是蘿卜大肉餡的,一咬就淌油的那種。
張師傅把撿出來剩下的那個扔到自己嘴里。
頓時眼前一亮,對著李娟豎起大拇指“嬸子,你這手藝行啊!”
李娟但笑不語,自己還真沒這個手藝。
這可是王建國盤的餡,馬大姨活的面,自己就負責煮熟而已。
不過說出來跟顯擺自己家有保姆似的,所以這美意也就愧領了。
羅曉倩稍微歇了會兒,就跟婆婆告辭。
還真讓李娟說著了,騎自行車根本來不及,只能打車了。
把自己的自行車鑰匙給了李娟“媽,你回去的時候,騎我的車子吧。”
然後抓起來包就急匆匆的往外面跑。
急的李娟跟後面喊“慢點兒,剛吃完飯,小心肚子疼。”
張師傅看著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羨慕道“嬸子,你這跟兒媳婦處的,跟親姑娘一樣。”
李娟回來拉個凳子坐下閑扯“我就得了兩個臭小子,兒媳婦進門就當姑娘待了!”
被當做親姑娘疼的羅曉倩,急匆匆的接了班,又急匆匆的忙了一下午。
下班一盤賬,短了二百塊錢。
這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同班的小牛都急哭了,最後只能自認倒霉,倆人平攤損失。
一人賠了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