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我呀,就想找個金主抱大腿!
父親將小區里的一些沒用的樹木砍了下來,找到一棵稍微粗壯的樹木,以它作為支架,加上我家擺攤用的遮陽布,搭建起了一個簡單的臨時帳篷。在余震間隙,趁著母親不注意,回家將所有的被套拿了出來,不顧母親的責罵,給我們搭了個可以臨時棲息的窩棚出來。
見到我家在行動,其他人也紛紛開始,有學有樣搭建起臨時避難所。還好我家的攤子沒壞,我爸為了討好還在生氣的老媽,生火給她做了一碗狼牙土豆墊了墊肚子。
老媽接過碗,又好氣又好笑。
見家里收拾妥當後,我對著父母說道:”爸媽,我想去學校看看。”
可能真的有些人就是有緣分,自從五年級轉到市中小後,我和余波幾人一直都是同班同學,幾年的相處下來,大家處的就和兄弟似的差不多。雖然之前有隱約向他們暗示過,可沒親眼見到我心里還是有些不放心。加上學校的老師對我一向不錯,現在這麼亂的環境我也想去看看能不能幫點什麼忙。
“一淮!”
“去吧!路上小心些。如果學校里沒地方住,可以把你幾個朋友接過來,我看看能不能再搭個窩棚。”
老爸打斷老媽想要阻止我的話,只細細叮囑道。
“他爸,現在這麼危險。”
老媽抱著弟弟,不滿地對著我們父子倆說道。
“你要相信咱們兒子。他們學校對我們兒子有恩,如果不是放心不下你和一諾,我都想去看看。”
“但是兒子,你可千萬要注意安全,如果你有個什麼事,我和你媽可就沒什麼指望了。你去看一眼也好,但是你記住,你還是個孩子,很多事情輪不到你出頭知道嗎?”
此刻的老爸很堅定,但是依舊很擔憂我的安危。
“放心吧爸,我知道的。我肯定會保護好自己的,我只是去看一眼。”
听到我的話,老媽也沒有再反駁。只是轉過身去不想再理會我。
“媽,放心吧,我很快就回來。”
我抱了抱老媽,這才離開。
這場地震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嚴重,路上全都是殘垣斷壁。我小心避開周圍的高大建築,朝著學校跑去。
“波兒,閻謹你們沒事吧!”
走到校門口,我就看見余波幾人都還在嚎啕大哭,嚇了我一大跳。仔細看過去,熟悉的人都沒受傷,心里的大石頭這才落地。
“一淮啊,嗚嗚,一淮你怎麼來了?”
听見我叫他們的聲音,幾人轉頭看了過來。頓時就和看見主心骨一樣,哭的更大聲了。眼淚鼻涕糊了一臉,看起來有些不忍直視。
“怎麼了怎麼了,有誰受傷嗎?”
看見他們哭的這麼厲害,我心里也沒底,趕緊走上前去安慰。
“我們都沒事,只是我們親眼看見樓梯垮掉,將一個學妹砸在了里面,嗚嗚嗚。”
吳曉抽抽嗒嗒地說道。
“那學妹被救出來沒有?“
我焦急的問道。
“現在還沒有,老師們正在組織學生救援,可惜余震太大,還沒有什麼進度。嗚嗚,一淮,我們學校好多人被埋在了里面,怎麼辦呀?”
听到這里,我也滿臉是淚。我以為我的努力是有作用的,可惜還是有這麼多人倒在了地震的廢墟里。
“大家別慌,軍人同志來了,軍人同志正在組織救援,請大家不要慌張。”
就在我們擔憂時,教導主任拿著個大喇叭正在呼喊。我轉頭一看,果然是熟悉的軍綠色。
軍人怎麼來的這麼快?我記得上輩子是地震的第三天,全國各地的軍人同志才能經過重重被壓垮的山峰,到達我們這個五線小城市的呀?
我不知道的是,我匿名發的那些帖子,終究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雖然有關部門並沒有太多重視,但是考慮到社會安全,還是提前做了部署。
有了軍人的參與,我們一直緊緊提起的心總算落了下來。因為學生眾多,所有學生在偌大的操場上根本睡不下,更別說還要騰出一大塊地方便軍人同志救援。家就在g市的同學被父母陸陸續續接走,方琪這小子一邊哭著一邊和我們說再見,劉亞和其他幾個同學也被家人接走,但還有一部分同學雖然說家在g市,但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父母並不能及時過來接孩子。眼看天色漸晚,在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于是學校呼吁家里住的近的同學結伴同行,學校就留給外地的同學。
“波兒,閻謹,秦舟,你們幾人如果不嫌棄就去我家吧!我來的時候父親給我打過招呼,他在家給你們搭了個臨時帳篷,咱們晚上擠一擠怎麼樣?”
寢室里的八個兄弟,就剩這仨沒人接。余波是因為父母常年都在國外,家里沒人。閻謹好像是家里不太重視,他還有個弟弟,估計父母暫時顧不上,至于秦舟,听說這家伙父母離了婚,並且各自又結了婚,雖然平日里並不會短缺他的錢財,但也僅限于此。遇到這樣的天災,他也不知道去哪!
“嗚嗚,一淮,你就是我親兄弟,你爸就是我親爸!”
相比于其他兩人的沉默,余波則要外放的多,直接撲了上來,將眼淚鼻涕蹭了我一身。
“行了,走吧。\”
我招呼著幾人跟我走,結果只有余波跟了上來。看見還在原地不動彈的兩人,我上前一步,一手抓著一個,將他們拉了起來。
“還是不是兄弟?先去我家住段時間。”
“就是就是,秦舟阿謹,一淮又不是外人,走走走。”
余波可不會客氣,他人就是這樣。上前幫我拉著秦舟跟著我一塊走。
找到班主任報備過後,我這才帶著三人回了我家。
“兒子?”
還沒到家,就看見小區門口站著個背著孩子的身影。我仔細一看,正是我母親!
“媽?你怎麼站在這兒?快帶著弟弟回去吧!”
“我有些不放心,就在這兒看看。”
“阿姨好。”
看見我媽,余波幾人乖乖打招呼。自從我家開小吃攤後,我經常給寢室里的兄弟帶些家里做的小吃,他們周末也會去光顧我家的小攤,大家都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