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

第八十章 詔令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瑾以念之 本章︰第八十章 詔令來

    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 !

    “這是朝廷新發的告示,大家都看看。”

    穎川,陽翟縣,一名相貌魁梧壯漢,看見城門口圍著一群人在對著告示指指點點。

    這壯漢也有些好奇,推開一旁的人,擠進了人群中。

    “擠什麼擠,你……”

    被他推開的人剛想怒罵兩聲,回頭瞧見這人後,嚇得不敢說話了,躲到了一邊。

    這告示上的字這壯漢跟本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他把剛才躲到一邊的那人抓到身邊,用手指著這個告示,

    “這上面說的是什麼,講給某家听。”

    聲如洪鐘,嚇的這人臉色發白,不過他還是將告示的內容告訴了他,

    “中平三年春,武安侯劉璋擒叛軍賊首張梁,……為讓天下百姓感皇恩浩蕩,現大赦天下,免去罪行。”

    那人看著壯漢一臉的疑惑,又補充道︰“就是赦免犯過罪的人。”

    這麼一說,這壯漢明白了,自己也算得到赦免了。

    自己當時為了義氣當街殺人的事情算是過去了,不用被治罪了,終于可以回家看看了。

    這一紙大赦天下的詔令,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該起義的還是起義,該造反的還是造反。

    “劉益州,朝廷的封賞已經下來了。”

    這一份封賞的詔令,給劉璋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詔令里面說劉璋平叛有功,被封為武安侯,司隸校尉,其余有功之人各自有晉升。

    “來人,看賞。”

    這詔令下發後,劉焉自然是欣喜的接過,對送詔之人給出賞賜。

    “謝過劉益州。”

    眼見這麼多的金銀賞賜,這宦官眉開眼笑的接過,心中暗想著,可算是對得起自己跋山涉水的來這川蜀之地了。

    這宦官走了後,劉焉將他這小兒子單獨叫到了書房中,撤走了門口的下人,

    “你們都退下吧。”

    顯然是有重要的話跟他這個兒子說。

    劉焉坐在桌後,手指輕敲著桌上的詔令。

    “司隸校尉!”

    我兒豈不是要到洛陽去,洛陽雖然是當今朝廷的樞紐,天子腳下,能夠時常見到皇帝。

    可他們為什麼遠離開洛陽而來益州,不就是為了躲避朝堂上的政治漩渦麼,如今竟然下旨讓劉璋回洛陽擔任司隸校尉。

    他的本意是讓劉璋去漢中當太守,熬一些資歷,等到自己百年之後,接任益州牧的位置。

    這一下子打亂了他的計劃,看著坐在面前的劉璋,他開口說道︰“洛陽形勢錯綜復雜,稍有不慎便會有麻煩纏身,你是否還要前去。”

    話說了一半,沉默了半晌。

    ……

    “若是不想回到洛陽,為父上書給陛下,回絕了此事。”

    自己這個小兒子的性格,這兩年來有了特別大的變化。

    別看他平時溫文儒雅,那是沒有觸及到他的底線,一旦惹毛了他,會以雷霆之勢反擊。

    之前萬縣那些累累的尸骨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父親的實在是擔心他去洛陽以後,面對那些更加黑暗的人和事情,會忍不住插手。

    一旦插手了,會變得被動,甚至被有心人利用,加以陷害。

    “父親所慮之事我知曉,自萬縣回來後孩兒時常反思,遇事要三思而動,不會再妄動干戈。”

    說到這的時候,他站起來,指著窗外說道︰“當今天下各地雖紛爭不斷,叛亂不止,但當今陛下還大權在握,父親雖貴為一州之主,還需尊朝廷法令。”

    “若此番我不去洛陽,宦官必然記恨于父親,宦官乃奸佞小人,若是污蔑我父子二人擁兵自重,有造反嫌疑,一州之地如何能抵擋天下各地諸侯兵馬。”

    “嗯,言之有理。”

    這番話說的劉焉啞口無言。

    “季玉你所思所慮是為父不曾想過的。”

    確實,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遠離了朝堂就會面臨這樣的情況。

    就算你沒有篡逆之心,也架不住皇帝天天听別人吹枕頭風啊,一旦有了一絲的懷疑,就代表信任已經破裂。

    “父親放心,我此前早有準備,這一年已將商隊分散至各地,最遠達幽、冀之地,傳信方便快捷,有緊要之事,可動用他們進行傳遞。”

    竟不聲不響的就拉起了一張涵蓋各州的情報網絡。

    “現在人手還不足,但有益州特產做後盾,商隊不出幾年就會繼續發展壯大。”

    現在的情報還很基礎,後續還會增設不同的人手,或者收買臨時的外圍成員。

    各個地區的負責人都是自己的家將,但他們原本的身份已經摒棄。

    至于現在的身份,只有劉璋自己知道。

    “既然決定去洛陽,你這些時日多做準備吧。”

    去洛陽當這個司隸校尉的事情,不能拒絕,劉璋必須得去。

    記憶中雖然有在洛陽生活的痕跡,卻沒有身臨其境感。

    洛陽城在這個時候其實是個好去處,皇帝劉宏身體還健康。

    朝堂之上兩股最大的力量,宦官和外戚互相斗爭,其他人只能仰起鼻息。

    只要自己小心行事,不深陷其中,應該沒有什麼危險。

    自己要離開益州了,剩下的事情不能自己親自辦了,把目前益州的發展計劃和劉焉探討了一下。

    “父親,兒去洛陽後,也要按照原本的計劃發展,不可掉以輕心。”

    劉璋提出了幾點建議給劉焉。

    “父親,益州雖為天府之國,但人口遠遠不及北方,鼓勵百姓多生育是重中之重,還有要多吸納人才,不能單從世家豪族中選取官吏,其次是叛軍安置的問題,父親請看,我都寫出計劃了。”

    第一個就是鼓勵生育,提升人口,漢代人口大多數集中在北方,川蜀地區雖然穩定,但人口不是特別多。

    漢中粗略估計有七萬戶,整個益州其他郡縣加一起能有三十萬戶左右。

    人口太少了,以前是糧食稀缺,不敢生孩子,現在糧食產量上來了,劉璋提議鼓勵生育,如果每戶多生育還會減免賦稅。

    這個時代孩子的夭折率很高,為了能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相配套的醫療基礎設施也會推行,各每個縣城都增蓋醫院,鄉里之間會增設醫療驛站,由醫院的人輪流下鄉值守,下鄉值守期間俸祿加倍。

    這個政令長久推行開來後,不出十年,人口必定迎來暴增。

    第二個就是吸納人才的問題,漢代的官員選拔制度是察舉制,科舉制度需要在隋唐時期才出現。

    現在還是中央集權,官員的任命皇帝看的死死的,現在也沒法頒布這個政令。

    對于這個情況,他向劉焉提議唯才是舉,不問出身,只看才華,先貼出招賢榜,廣納四方豪杰。

    相信等消息傳開後,各地懷才不遇的賢良會有所行動。

    第三個是軍隊編制的問題,先前張梁的黃巾叛亂被鎮壓了,有五萬多俘虜。

    現在沒有戰事,不能光養著這些人,把張任提拔成屯田校尉,帶著這些人種田。

    這樣他們在非戰時耕作,戰時立刻就能編成軍,不但能自給自足,還減少了征兵的麻煩。

    這些人都是叛軍俘虜,第一年種得糧食是八二分,官府收八成,他們自己能得到兩成。

    等到第二年會變成官府拿六成,他們自己拿四成,第三年以後就是五五分,五年後可以選擇退役,可以分得一些田地。

    當然,在軍中服役的年頭越多,分的地也越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第八十章 詔令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第八十章 詔令來並對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