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道,你這可有點不講理了,明明是你自己舍不得花錢,天天拿青菜豆腐糊弄人,還好意思說是磨煉他,比如來這和風樓,哪次你帶上了他?”
李夢龍拍拍胸脯︰“要是你收我為徒,我立馬給你請上幾個婢女廚娘,穿衣吃飯都給你伺候的妥妥帖帖的。要說打坐念經,我肯定不輸別人,我的身手你也知道,拎幾十斤的東西輕而易舉,還有比我更好的徒弟嗎?收下我,你一點都不虧。”
金老道頭搖的跟破浪鼓似的︰“不行,不行,任你小子再如何花言巧語,我的規矩不能破,說不收就是不收。”李夢龍早就猜到他的反應,說道︰“得,不收就不收,改天我上茅山去拜師,總有慧眼識珠的。”
“了不起!”金老道伸出大拇指比劃著,說道︰“要是有哪位師兄師弟看中你了,你一定來信通知我,我親上茅山觀禮,並送你一件法器當做賀禮。”
茅山本宗收徒可嚴格多了,看根骨、察人品、問志向這些必須的程序外,還得看緣分,不是任何人上山都能拜師成功的,更何況本宗收徒,那向來是收八到十二歲的童子,要是沒有特殊情況,李夢龍這等年紀的要拜師,那是痴心妄想,故而金老道會這麼說。
李夢龍也知道這種情況,剛才只不過是逗悶子,听到金老道打趣的話,眼珠一轉道︰“說起法器,您那紫金八卦鏡能不能勻給我,您知道的,這世道不靖,我做生意成天介到處跑,難免遇到什麼不干淨的東西。您要是把鏡子勻給我,說不定哪天就能救我一命,這也算您老一樁功德了。”
金老道撮著牙花子,手指頭點了點李夢龍︰“你也真敢開口,我那紫金八卦鏡祭練了幾十年,是要傳給泉水的,你要是把它拿了去,我這做師父的以後沒東西傳下去,這張老臉還要不要了。還有,你不是有張驅邪符護身嗎,那東西戴在身上,等閑妖魔鬼怪也近不得你的身,你就甭惦記我的鏡子了。”
兩人有正聊的歡,那邊兩名伙計已經端著菜過來,一只紙包雞、一條蔥油魚、一碟子豉油皇雞腳、蝦醬燒豆腐、椒鹽大腸、一碗白雲酸豬手、一碟子 記臘腸,並一碗冰泉豆漿。
這些菜式別看不起眼,都是慣常酒樓的菜式,可其中自有奧秘。
就說那紙包雞,用的雞是岑溪雞,這雞肉質細嫩、味鮮而醇香、皮薄骨細,素有“返璞歸真聚味回”的美稱,是有名的長壽食品。紙包雞用岑溪雞切件,配以白酒、醬油、姜汁、八角、茴香、陳皮、草果、紅谷米、古月粉等調味料及蔥白粒調制,用玉扣紙包裹放入高溫的油中烹飪而成,吃到嘴里口感鮮嫩而不膩,韌性有嚼勁,醇厚可口,極為入味,讓人有連雞骨頭咽下去的沖動。
在他原時空,民國時粵省軍政要人陳濟棠,有次在羊城設宴款待賓客,他的寵妾莫秀英提出,要加一道梧州紙包雞作為壓席菜,陳濟棠為了現做梧州紙包雞,用他的專機將其運往到羊城,果然他的客人對紙包雞贊不絕口,足見紙包雞的名氣。
再說那冰泉豆漿,這豆漿可不一般,乃是用梧州白雲山山腳名泉——冰泉的井水,浸泡上好的黃豆,經磨、濾、煮而制作而成,以湯匙舀而滴下如串珠,味香、滑、濃,譽為“滴珠蜜味”,喝到嘴里真是滿口留香,來到梧州不喝上一碗冰泉豆漿,可以說是白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