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春秋

第十六章 宋莊公討債(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平謠 本章︰第十六章 宋莊公討債(二)

    qzone.io,最快更新經典春秋 !

    2.

    被派往魯國的使臣到了魯國,直接面見魯桓公,照鄭厲公的吩咐行事。述說了鄭厲公如何得到宋莊公的支持繼位,又如何被宋莊公巨額勒索之事,述說鄭國已經送宋國多少金銀財物但宋莊公不僅不滿還在加緊勒索。

    魯桓公听著听著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往日,我魯國佔領了宋國的城邑,宋國君僅用了一鼎作為禮物,寡人就奉還了城邑。今天他宋莊公已經獲得了鄭國的饋贈夠多了,怎麼還不滿足啊?寡人當親自前往會見宋莊公,為鄭國國君說情。相信宋莊公定會放棄繼續索賄的想法。”

    魯桓公的慨然許諾,讓奔赴魯國的使臣很順利地完成了使命。得到了魯桓公的支持後十分高興,謝別了魯國國君回鄭匯報去了。

    然而派往齊國的使臣就不那麼順利了。

    齊公一心想通過鄭莊公來事先自己滅紀的目標,以報世祖之仇。沒想到自己的願望還沒實現,鄭莊公卻一命嗚呼了。听說鄭國世子姬忽即位,心里略有寬慰,畢竟當年姬忽援助齊國的功德尚記在心。雖然姻緣未成,但尚有兩國並肩作戰戰績。

    而且讓齊公寬慰的是姬忽即位,便派人送來禮物,並在國書中一再修齊、鄭之好。讓齊公糾集在心的聯鄭滅紀的未成願望重又露出一點曙光。他想與姬忽再修莊公時代的齊、鄭友誼。于是親手草擬國書,書中洋溢著對姬忽的贊美之詞。然而國書尚未到達姬忽之手,鄭國卻發生了一場政變。姬突趕走了姬忽。這讓齊公心中的那點曙光徹底熄滅了。

    一向記得鄭國世子姬忽的協助大敗戎狄的情分與功德,對姬忽心存感激齊公暗自為鄭昭公不平。對鄭國的政局齊公內心是偏向世子姬忽一邊。听到鄭國廢國君之位反而立了姬突,齊公心里十分糾結,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人家姬忽是世子即位名正言順,你宋國橫著插來一刀,愣是廢了姬忽立了姬突,這本身就是廢嫡立庶做了篡位的勾當,名不正言不順。

    齊公正在糾結之中,有人來報說鄭厲公所派的鄭國使臣到。

    齊公心想︰正好看他怎講。于是下令召見。

    這是一個祭足精心選派的使臣,來之前研習了齊國的風俗地貌。面見齊公行禮畢。先是對一路感受到的齊國百姓生活富庶大加贊譽,然後又恭維太公姜尚如何為大周江山立下悍馬功勞,再後是對齊如何國稱得上中原大國夸獎一番。齊公早听得不耐煩了。

    齊公打斷鄭國使臣的話,問道︰“你先說說姬忽剛剛即位,為寡人送的禮物尚在;怎麼姬突又做了國君?鄭國廢嫡立庶到底是什麼原因?”

    鄭國使臣被問得十分尷尬。便講鄭莊公臨死前曾經欲立姬突,所以將廢立之事交于宋莊公。接著就說起宋莊公派南宮長萬長驅入鄭,協助姬突即位後如何敲詐的事。

    不管使者如何巧舌如簧,齊公听得明白。無非你姬突借助宋國實現篡位。只好任憑宋莊公敲詐。既然你姬突答應巨額賄賂讓宋國協助其篡位,現在篡位成功了,反而覺得自己被勒索了。即便是勒索了,就憑著你姬突搞陰謀詭計、陰一套陽一套,也是活該!齊公嘴角透著冷笑。

    齊公平靜地問使臣︰“鄭昭公繼位是從世子轉為國君,名正言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今鄭國廢了鄭昭公而立了鄭厲公有什麼理由啊?鄭昭公剛剛執政被廢,在鄭國朝野犯有什麼過錯了麼?”

    鄭國使臣被問的怔住了。仔細想想姬忽也沒有什麼過錯啊!只不過是祭足去了一趟宋國回來就發生了一場政變,使臣想了一會,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齊公臉色頓變,拍案而起。怒聲吼道︰“小人祭足,竟敢配合宋國對鄭國實施政變篡位。寡人當親率諸侯大軍,聚集滎陽城下,向他祭足討個說法!”

    齊公當場將鄭國使臣帶來的禮物推翻在案下,拒絕了鄭國使臣送的禮物。憤憤而去。

    鄭國派來的使臣當時就嚇傻了。

    派往齊國的使臣還沒有說完宋莊公如何貪婪的事情,竟然惹怒了齊公。沒有預料齊公拍案而起、憤怒而去。知道已經得不到述說的機會了,只能帶著禮物悻悻然駕車回國。

    回國後趕緊上朝向鄭厲公匯報。

    在一旁的祭足,听說齊公要向自己討個說法,不僅心中一驚,後脖頸子一陣發涼。

    鄭厲公這面剛剛得到魯國的調解信息,暗暗自喜。馬上又得到齊公的冷漠與“討個說法”一說,不禁大驚失色。

    他轉向祭足問︰“齊公是在責怪我鄭國廢昭公立新君。如果真的率大軍討伐,豈不是鄭國的一場災難!寡人該怎麼辦呢?”

    祭足也是驚魂未定。因為齊公是要向他祭足討個說法。見鄭厲公問道自己,祭足順手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臣請調兵遣將,準備兵車、武器,做好戰前準備就是。”

    “如果齊公親率聯合諸侯大軍來討伐?”鄭厲公心里打鼓,意識是我們打不過齊國的聯軍怎麼辦啊!

    “他齊公真的來挑戰我們鄭國就迎戰,怕什麼?”

    祭足也是無奈,我們送人家禮物人家不受,我們希望利用齊國斡旋關系,結果適得其反。那有什麼辦法,只能是靠自己的力量來自衛罷了。

    祭足心上如壓了快石頭。他理了理思緒︰明白了齊國為什麼對姬突即位如此反感,說明齊國尚記得姬忽助齊伐戎的事。虧得姬忽當年拒婚,否則,宋國策劃這樁政就會引起齊國當即出兵。當然姬忽的不幸也在于此。沒有聯姻齊國這樣的中原大國。聯姻陳國一個小國畢竟翻不了大浪。此一時的祭足即為姬忽當初的決定惋惜,又為姬忽的選擇慶幸。如果是姬忽與齊國聯姻,此一時齊國攻入,怕自己項上的人頭不保了。

    3.

    魯桓公派使臣公子姬柔去宋國,與宋莊公訂期相會。

    宋莊公接見了姬柔,听姬柔說明來意。由于姬柔只說了魯國國君希望與宋莊公相會,至于相會內容並無細說,宋莊公欣然應允。

    “既然魯國國君有言相約,寡人當親自到魯國邊境,怎麼敢勞魯國國君趕更遠的路啊!”

    宋莊公尚記得當年四國會盟,他和魯桓公上屬于小字輩,而今各自坐定江山,重敘友誼,加深兩國關系,攜手中原大事,並不是壞事。

    宋莊公熱情款待了姬柔,並一再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負魯桓公的美意,按時赴約。姬柔順利返回魯國,回稟魯桓公去了。

    公元前698年秋。宋莊公與魯桓公在魯宋邊境的扶鐘會見。

    兩人相見禮畢,各自敘述四國會盟之後的國事、家事,別有一番親近之情。寒暄之後,魯桓公直切正題。

    “請上君到此一敘,是受鄭國之托。上君扶持姬突完成即位大業,姬突心存感激,也是在積極報答上君。只是事不可做絕,情義尚可常在啊。”

    魯桓公表明了來意,是為鄭國說情,請宋莊公從長計議,寬以待鄭。

    宋莊公明白了魯桓公的會面之意,說話的聲音也變得慷慨激昂,他說︰“姬突深受寡人之恩!當初他就像一只雞卵,寡人把他呵護于翼下,當初所答應的酬勞,也是出自他的本心。我這里有據為證。而今歸國謀位成功,卻翻臉不認當初承諾。寡人怎麼能容忍一個忘情人啊!”

    “宋國對姬突的恩惠,姬突怎麼能忘記呢?但考慮到姬突剛剛繼位,府庫空虛,一時未得履約。但遲早是要還的,不會負于他自己的承諾。只是要稍加寬容,此事寡人可以為其做擔保人。”

    “如果說金、玉之物,以國庫不足可為托辭。而三城交割,對他這個國君來說,只在三言兩語之間即可搞定,為什麼還要拖延?”

    魯桓公見宋莊公不依不饒,就深深地嘆了口氣說︰“姬突作為一國之君也是一個要臉面的人。他怕失守祖業而被列國諸侯笑話,並為鄭國百姓所詛咒,所以願以三城賦稅替代交割。寡人听說鄭國已經向宋國繳納萬鐘粟米,可是真的?”魯桓公有意提醒宋莊公。

    “那些糧食,原來也是姬突承諾之一,與交割三城沒有關系。況且他姬突所許承諾,送到宋國的還不及一半。沒等怎麼樣就變臉不想兌現承諾了,寡人還有什麼指望呢?看來只有您魯桓公才能幫助寡人索回他姬突其余承諾了!”

    魯桓公滿以為憑著自己的威望和與宋莊公的個人私情從中斡旋一下,宋莊公便會給自己一個順水人情。至少也能給個面子少索要一些。這樣自己也好對鄭國有個交代。不成想這個宋莊公只認利益不認人情啊。魯桓公發現自己不僅奉勸不成,反而被他宋莊公所鉗制了。內心老大不高興。

    兩國國君焦點問題談不攏,只好悻悻然分別。見面時候的滿面春風,變成了相互冷漠告辭。

    鄭厲公得知魯桓公大駕出征卻未果。未解決宋莊公的繼續勒索。魯桓公這棵救命稻草他還是不想放棄,于是又想了個辦法繼續讓魯桓公為其斡旋。

    鄭厲公與祭足商議決定派遣大夫雍糾帶上當年華督送給鄭國的商彝鼎前往魯國。同時也帶上厚重禮物對魯桓公的幫忙表示感謝。

    雍糾拜見魯桓公,將商彝鼎擺在魯桓公面前,對魯桓公說︰“這就是當年宋國送給鄭國的舊禮,現在鄭國國君不敢擅留,拜求上君代還宋國,以抵三個城邑的交割。並附加了白壁三十雙,黃金二千鎰,敬請君侯再幫助斡旋。”

    魯桓公還是年輕,見鄭國屢次信任自己。雖然知道宋莊公不好說話,也只好硬著頭皮勉強答應下來。這一次有了商彝鼎魯桓公似乎掌握了一個主動權。

    于是魯桓公派人又約宋莊公在谷邱相會。

    宋莊公接到魯桓公的邀請,也不拒絕。

    谷邱屬于魯國,魯桓公這一次做了一把主人,為宋莊公一行熱情安排食宿。並設酒宴款待宋莊公,希望這一次宋莊公能給自己一點面子。兩人先是寒暄其他不談鄭國,彼此推杯把盞,酒至三巡,各自面部呈現酒色。

    魯桓公覺得到了說話的機會。就先代鄭厲公對宋莊公表示不安之意。然後將鄭厲公轉來的白壁、黃金如數轉交給宋莊公。

    魯桓公十分認真地解釋說︰“君說姬突所承諾沒有兌現一半。寡人已經譴責了姬突的行為,姬突又傾盡國庫盡力兌現了一些,請君收下。”

    宋莊公如數收下,讓身邊的人搬走,但並不致謝意。卻問︰“那麼三個城邑什麼時候能交割呢?”

    魯桓公不緊不慢地說︰“姬突念鄭國先人世世相守,不敢以私恩而輕棄自家疆土。而今奉上一物,君看看可以抵擋三個城邑不能?”

    魯桓公一個眼色,左右將黃錦包裹著的一物,高高抬起,雙雙跪獻于宋莊公的面前。

    宋莊公听到“私恩”二字,眉頭微皺,臉上已經呈現幾分不悅。

    等下人打開包袱仔細觀看,宋莊公立馬認得是宋國的商彝鼎。這種鼎只有宋國獨有,而且是作為尊貴禮物送于他國的。當年他子馮即位,華督便用此鼎作為重禮送給鄭莊公,以表示對鄭莊公收留子馮並承認其即位的感激之情。

    見到此鼎,宋莊公臉色頓變。不過宋莊公還是極力掩飾自己,故作不識不知,轉問魯桓公說︰“這是什麼東西啊?”

    魯桓公心里這個惡心啊!不過既然宋莊公問,自己又不好不答。于是魯桓公說︰“此為貴國珍品難道一國之君不曾識得?鄭先君莊公為君回國繼位百般效力,蒙貴國贈以重器,藏為世寶。現鄭厲公深知君恩深重而不敢自受,脫寡人之手轉歸于貴國。希望君能姑念昔日鄭國先君之情,免其交割三城。君看如何?”

    宋莊公見提起舊事,不覺兩頰發紅。稍加冷靜,宋莊公擺出一副死不認賬的態度回應說︰“往事寡人已不記得了,待寡人回國後,可詢問宋國太史是不是果有其事吧。”

    宋莊公留下這樣的話算是給魯桓公一個交代了。

    其實在宋莊公心里並沒有因魯桓公的介入而對鄭國寬容,甚至回收了商彝鼎仍不肯善罷甘休。

    宋莊公回國後,仍繼續派人催促鄭國交割三個城邑,和其余為繳納財物。鄭國無奈只好再派人來求魯桓公。

    魯桓公憑著上次宋莊公說自己不清楚要回去問問商彝鼎的真偽為由而未回話,自己想或許他宋莊公能有個了斷,沒想到歸還了他宋莊公商彝鼎,他仍是不依不饒。魯桓公總覺得鄭國的行為應該能感化宋莊公了。于是又約宋莊公于虛龜之地會面,希望能解決鄭國的事。

    然而讓魯莊公始料不及的是,這一次宋莊公竟然拒絕了與魯桓公會面。當魯桓公人馬趕到虛龜的時候。宋莊公卻遲遲不來,而是拍了一個信使來見魯桓公。

    宋莊公的信使轉告魯桓公說︰“主公只讓在下轉達一句話︰宋國與鄭國的事情自有雙方從前約定,君不必參與其中。”

    魯桓公這次可是被宋莊公行為給激怒了。

    “這等匹夫!貪婪成性不講信譽,更不懂人情,鄭國如此祈求,他卻無動于衷。這種貪婪吝嗇之人怎麼能做國君?是可忍孰不可忍!”

    “啪!”魯桓公怒拍案幾。大罵宋莊公不如畜生!他要聯合鄭國討伐宋莊公!

    魯桓公命自己的車隊調頭直接奔向鄭國。

    魯桓公與鄭厲公在鄭國的武父之地見面。兩人見面同仇敵愾,各自述說宋莊公的不仁不義。不禁越說越氣,面對如此不仁不義之君,兩個國君聲討過後決定連兵伐宋。

    魯桓公說︰“國與國之間以禮相待,各自向好;以惡相待,那就兵戈相見。難道鄭國還怕他宋國不成?”

    魯桓公的話正中鄭厲公的下懷,這麼曠日持久的催債已經把鄭厲公與祭足逼到了絕境,不出兵實在難以應付宋莊公的苦苦相逼。但憑鄭國一國之力難操勝算。有魯國支持,鄭厲公的膽量就大了。于是兩國國君約好出兵日期和地點,鄭魯兩國要聯手討伐宋國。

    宋莊公听說魯桓公發怒了,知道是自己沒處理好與魯桓公的關系,料想再修前好不大可能。現在鄭魯聯軍來伐,勢頭不小,而且兩國國君都對他宋莊公憤怒不已。如果是以一個鄭國來伐,他宋莊公可以勢均力敵拼一死戰。但現在是鄭魯聯手,相形之下,宋國將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宋莊公此時才發現自己慢待魯桓公等于親手築成大錯。

    大局當前,如何才能應付鄭魯聯軍呢?宋莊公想到了齊公。因為他得知齊公仍認可姬忽而不肯接受姬突政,這倒是自己可以利用的機會。宋莊公希望借著齊公不認可姬突能聯手齊國破解魯、鄭聯軍的討伐。

    宋莊公就派遣公子御說前往往齊國做說客。

    這些年齊公一直關注並經營著中原局勢,一是看周王室的頹勢逐漸形成,二是想借用中原小霸主鄭莊公的勢力實現滅紀復仇。只是他的目標尚未實現鄭莊公卻謝幕于人世。齊公在失去鄭莊公之後把希望寄托在姬忽身上,又見姬忽不能把住自己的陣腳。此時的齊公已經對鄭國失去了希望。雖然齊公當著鄭國使臣的面聲稱要討伐鄭國,向祭足討個說法。但覺得這種事得不償失。自己的復仇計劃尚未實現卻要引來諸多麻煩,何苦呢!只能是耽擱滅紀報仇的祖上夙願。

    所以齊公做出一個大計劃,他要派出使臣開始游說聯合討伐紀國。失去了鄭國,他可以爭取的力量是衛國和燕國和宋國。

    就在齊公積蓄力量準備討伐紀國的時候,宋國公子御說來到齊國。齊公想齊國也正想說服宋國來支援自己滅紀復仇,就答應召見御說。

    這個御說也是子馮的同父異母兄弟。子馮即位子游成為朝中大夫,此一次來游說齊公,事關宋國安危,所以也是要拼力說動齊公出兵相救。

    拜見了齊公之後御說便開始訴說姬突輕諾寡信、忘恩負義,現在不僅不能兌現諾言反而佣兵伐宋。其罪大惡極、罄竹難書等等。

    齊公只是輕蔑地笑笑。

    “當初也是你宋莊公扶持姬突而顛覆了鄭國朝政啊。怎麼現在怪罪其姬突了?”

    御說對齊公之言早有所料。便說︰“我宋國國君只念姬突為雍氏外甥,卻不知這人秉性頑劣、無信無德,現在已經深深懊悔。我宋國國君希望與齊君聯手匡扶姬忽復國,再現當年三國之好。”

    御說這句話倒是引起齊公的在意。他對公御說說︰“鄭國姬突逐兄而立,寡人很討厭這種不道德的行為。但寡人要討伐紀國,沒心思管這些事。除非宋國肯出師助寡人討伐紀國,寡人勝了紀國就可以助宋伐鄭了。”

    御說費了許多心思,所列之事都是不管其痛癢,並未打動齊公。齊公一心討伐紀國,再也無心關注鄭國。他宋國之急,與齊國的復仇計劃相比都是區區小事。

    御說無奈只好辭了齊公回國向宋莊公回報去了。

    臨別齊公讓御說給宋莊公代口信︰“希望宋莊公能助齊國伐紀,保持兩國的盟國關系。”

    御說回國向宋莊公匯報了齊公的態度,並將宋國援宋伐紀作為支援宋國的條件,讓宋莊公心灰意冷。

    此時魯、鄭聯軍已經聚集到了宋國邊境。

    宋國疆吏倉惶來報︰“魯、鄭兩國聯軍興兵來犯我宋國邊境,其鋒甚銳,大軍已經接近了睢陽城。”

    宋莊公吃驚不小,慌忙召集諸大夫商議迎敵計策

    御說說︰“鄭、魯大軍氣勢洶洶來犯,事出有因。是我宋國貪圖鄭厲公的輕諾而索賄不止,魯桓公出面就當給足魯桓公的面子,所以才引起兩國合力伐宋。既然知道他們出兵理由,不如求和,講好條件不計鄭國的其余財物,息兵罷戰才是上策。”

    南宮長萬說︰“魯鄭大兵到了城下,不出兵迎敵就講和,是向人家表示出自己的懦弱啊。如此下去,宋國還怎麼能自立中原?”

    相國華督說︰“長萬說的在理。既然二國來討伐,我宋國必須迎戰,看戰後局勢在做定奪。”

    宋莊公決定迎戰,命南宮長萬為將,猛獲為先鋒,出車二百乘。迎戰鄭、魯聯合大軍。

    兩下排開陣勢。魯桓公與鄭厲公並駕而出,停車陣前。魯桓公義憤填膺,單點宋莊公出來答話。宋莊公內心忐忑愧疚,任憑魯桓公如何挑釁就是不出面。

    南宮長萬遠遠望見兩枝繡蓋飄揚,知是二國國君。于是對猛獲說︰“看到那兩個繡蓋飄揚的戰車了嗎?那就是鄭國國君和魯國國君,今日你不殺出自己的威風建立功業,更待何時?”

    猛獲領命,手握長矛,麾車直進。魯鄭兩國國君見來勢凶猛,將車退後一步,左右擁出二員上將,魯有公子姬溺,鄭有原繁,各駕戎車迎住。先問姓名,孟獲回答︰“宋國先鋒猛獲。”

    原繁嘲笑著︰“無名小卒,不得玷污我的刀斧,換你家正將來決一死戰。”

    猛獲大怒,舉矛直刺原繁。原繁掄刀接戰。姬溺指引身下御卒,催車前來助戰。猛獲力戰二將,全無懼怯。奮力掄起長矛廝殺。

    魯將秦于、梁子,鄭將檀伯,又一起殺將出來。

    猛獲力大,奮力拼殺,怎奈敵眾我寡,逐漸力不能持。就被梁子一箭射中右臂,不能持矛劈殺。魯軍一擁而上,孟獲束手受縛。

    南宮長萬得知先鋒孟獲被擒,心想︰不奪回猛獲,自己還有什麼面目回城。

    不過南宮長萬是一個久經沙場的宿將,他知道大敵當前靠硬拼只能敗北,于是心理自有戰法的南宮長萬命自己的親弟南宮牛帶領三十乘戎車出戰並對其耳語說︰“你等率軍迎戰只能佯輸詐敗,誘得敵軍追至西門,到那時我自有辦法。”

    南宮牛應聲而出,橫戟大罵︰“姬突,你個背信棄義逆賊,何不來送死!”

    鄭將單車出陣,見南宮牛年少,便揮刀與其交鋒。

    剛剛三個回合,南宮牛潰敗回車便走。鄭將單車哪里肯放過,隨後追殺。將近西門,炮聲大作,南宮長萬忽然從後截住。南宮牛回車,兩下夾攻。鄭將連發數箭,射南宮牛不著,心里慌亂,正想逃竄卻被南宮長萬躍入車中,擒個正著。

    鄭將原繁得知本營偏將單車赴敵,恐其有失,便同檀伯引軍疾驅追趕。追至睢陽城前,只見城門大開,華督自率大軍出城迎敵。

    這里魯將姬溺也率軍追來助戰。兩下各秉火炬,混殺一場,直殺至雞鳴方止。

    宋兵折損極多。南宮長萬因擒拿了鄭將單車心里有了底數。請命宋莊公派使臣願以鄭將單車換回猛獲。宋莊公答應了南宮長萬的請求。宋使到了鄭營;說明交換各自戰將之事。

    鄭厲公答應了,各將檻車推出陣前,彼此互換。鄭將歸于鄭營,猛獲歸于宋城去了。

    兩軍休戰調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經典春秋》,方便以後閱讀經典春秋第十六章 宋莊公討債(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經典春秋第十六章 宋莊公討債(二)並對經典春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