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one.io,最快更新蜀漢戰鬼 !
第一章
步入僵持
又過了數日,及至章武元年七月,一切準備完畢的劉備終于開始伐吳大業。出兵之前,鎮北將軍黃權向劉備諫言,認為江南夷陵過于凶險,易進難退,希望劉備派自己去探听孫權軍的虛實。黃權雖沒有法正那樣的奇謀,但在戰略規劃上也是一把好手,漢中之戰時他在戰略上的想法總是和法正不謀而合。
對于此次征吳存在的凶險,通過趙興,張飛和黃權三人的表態,劉備已經有所警覺。但他也知道如今自軍士氣正旺,如果自己不身先士卒,而是只派一將帶兵偵查的話,影響士氣。于是他並沒有采納黃權的建議,當然,這絕不是因為他對黃權本人有什麼看法。
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夷陵之戰劉備擁兵七十萬,而陸遜僅有五萬。而實際歷史上,陸遜的確有五萬,但劉備是遠沒有七十萬的,蜀漢中期人口也只有九十多萬人,後期全國也只有五萬多軍隊,根本湊不出數十萬大軍。只是在劉備時期,由于劉備從荊州和東州帶來的家當,軍隊還是比較多的。
劉備軍隊八萬人,其中馮習為大都督率領前軍四萬,這支軍隊主要是益州兵,隨軍將領有中領軍吳班,前都督張南,將軍劉寧,杜路。這些部隊不但要負責鋪設三峽險路,也要以勢如破竹之勢挫敗孫權軍的士氣。
中軍有三萬,這支部隊是劉備的精銳部隊,這其中的士卒跟著劉備南征北戰,甚至老兵甚至祖籍在徐州。這支軍隊由劉備親自率領,隨行將領有張飛,程畿,傅彤,陳式,廖化等將,另有黃權,趙興在江北抵擋曹魏可能發動的進攻。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僅千余人由馬良率領,目的是去拉攏五溪蠻人。
前軍,中軍之後,尚有還有七千人負責確保後勤補給,沿路扎營。事實上歷史上說的劉備那七百里連營就是這七千人扎的,實際上這七千人只是確保後勤,劉備主力在前方,兵力比較集中。歷史上劉備敗的原因並不在于其扎了七百里連營,而是僵持過久,士兵失去警惕,被陸遜抓到了破綻,當然這是後話。
最後的三千人,則是趙雲率領,于後方接應。歷史上劉備敗逃的時候,趙雲就率領這支軍隊將劉備救了回來。當然,出戰的時候劉備根本沒想過趙雲的這支軍隊會起這麼大的作用。
趙興領命與黃權一起進軍江北,他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兩千兵權,而黃權則是八千人。畢竟黃權資歷比他老,多帶些兵也很正常。大概是因為兩人對于此次出兵有著相似的看法,劉備把趙興和黃權安排到了一起。
從江北前進的道路比較崎嶇,但由于前軍開路,一路並沒有遇到敵人。就這樣沒過一個月,江南傳來消息,五溪蠻率軍加入劉備,緊接著便傳來馮習率領的先頭部隊擊破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的消息。孫權本意是請和,但得知李異兵敗,便立刻以大都督陸遜為主帥,帶領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將領率兵五萬開赴前線,同時派使者向曹丕臣服,以免兩線作戰。
陸遜到任後,吳軍便向後退卻,直至 亭附近開始據險而守,結結後退。陸遜以 亭為據點,在附近不斷騷擾劉備,劉備則率軍與陸遜隔江對峙,並設置浮橋攻打 亭,但陸遜據險要頑強防守,劉備無法攻克。
隨後劉備率中軍在 亭繼續與陸遜對峙,而命前軍則繞過 亭繼續進軍。馮習,張南等人一路進軍,而孫桓在夷道據險而守,將馮習等人率領的前軍擋下。吳軍又在江上展開重重防線,劉備率軍深入吳境七百里,在夷陵一地完全停滯,不得前行。
夷陵是三峽的門戶,而夷道是夷陵東邊如同門戶一般的城池,後人有詩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如果不突破夷道,劉備的軍隊就只能被堵死在三峽的崇山峻嶺中。而 亭的地理位置也極其特殊,如果把劉備在三峽中的大軍比喻成一條長蛇,那 亭則正好位于蛇的七寸。如果劉備攻不下 亭便撤軍,那陸遜從 亭水路並進展開追擊,兩萬多中軍以及前方四萬前軍多半是有死無生的。
沿巫峽至夷道,劉備扎營數十座,與吳軍陷入僵持。雖然看似是僵持,實際上陸遜在夷道的駐軍已經如同盾牌一樣擋住了漢軍的鋒芒,而在 亭的守軍則像一把利劍一樣定準了漢軍的要害。陸遜因地制宜的布局不可謂不狠,而漢軍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極其危險的境地。
……
“吳軍沒有來嗎?”
“稟陛下,並沒有。”
听到傳令兵的回答,劉備長嘆一口氣道︰“現在還沒有來,就說明誘敵之計又失敗了,叫吳班回來吧。”
“是!”
這兩月來,劉備多次使出計策,但無一成功。劉備軍銳氣受挫,劉備本人也在軍營中踱著步子。
“大哥,何事這麼愁啊?”與張飛同營的劉備問道。
“朕當然愁了,要是光被識破幾個計策還好,那陸遜的戰略就如同元隆說的那樣,先拉長我軍的補給線,然後固守險要,長期僵持以挫敗我軍的銳氣。他肯定會等待我軍松懈時給予致命一擊,照這樣下去,我軍的勝算會越來越渺茫。”
“哼,大哥莫怕,待我老張上去會會那陸伯言。”說罷,張飛拎起蛇矛便沖出大營,不一會兒, 亭之外便傳來了張飛雷鳴般的罵聲,就連大營里的劉備都听得清清楚楚。
然而罵了數日, 亭吳軍依然固守險要,拒不出戰。一開始倒是還有點出戰的意思,但似乎是被統帥強壓了下來,後來張飛的罵聲也被吳人听習慣了,看來陸遜是堅決不打算與劉備決戰了。
劉備若不知道陸遜的意圖還好,如今趙興已經為他分析過了一次,即使當時不信,如今事情已經發生也由不得他不信了。如今漢軍士氣已經開始下滑,如果作為一個皇帝,屬下的諫言說對了還不采納,那就是昏君。戰事發展到這個地步,劉備知道自己如今如果堅持一戰,最好的方法就是水路並進,全力攻堅,但這樣盡管攻下來也大損國力。而對于劉備來說,如果不是大勝的話,荊州就算勉強打下來也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