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僕!
“干吧”
小哥、辛古、花哥和另外三個奴隸一合計,干脆來個一不作二不休吧。求書網:
橫豎都是一個死
把這個殺人不眨眼的皇帝殺了,就是死也值得了
夜色正濃。
幾個奴隸進行了分工
三個奴隸去準備馬匹等出逃必須品;
小哥、辛古和花哥等三人身藏牛耳短刀,端著飯菜進入了耶律 的牙帳。
“陛下,飯菜送來了,請您用膳吧。”
小哥輕輕地叫了一聲。
“怎麼這樣慢呀,找死呀”
嘟囔著,氣哼哼地坐起來。
這個該死的皇帝可真是該死了,此時此刻還在說著找死的話。
“去死吧”
兩聲低吼,咬牙切齒地,白刀子進去,紅刀子拔出來了。
兩眼還沒睜開,兩腿就踢蹬了。
小哥等奴隸騎上早已備好的快馬,消失在夜色里,從此不知所蹤。
耶律 卒年39歲,在位19年,無子嗣,廟號穆宗,謚號孝安敬正皇帝。
皇帝一死,皇位的繼承就成了最要緊的事情,誰能在此時有所作為,誰就可以在新皇帝那里撈到無限的好處。
蕭思溫雖然無能,但也深知其中的利害攸關。
“耶律賢吧”
因過去與世宗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賢為首的一伙勢力很有些來往,這樣一個決定很快就做出來了,自然而然地。,比一般的
路途很近。
蕭思溫遂派心腹連夜潛往上京,耶律賢連夜與親信南院樞密使高勛、飛龍使女里等率甲騎千人來赴,黎明時分到達懷州。
沒費多大勁兒,耶律賢就在一個皇帝的靈牌前做起了另一個皇帝。
順理成章地,蕭思溫因功而成為魏王、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
同時,這位賢皇帝還迎娶了三丫頭蕭綽為貴妃,那一年,她十七歲。
蕭綽生下了耶律賢的第一個孩子耶律隆緒,冊封為皇後。
耶律賢在遼朝諸帝中,只能算是一個中才之主吧。
乾亨四年,也就是公元987年九月,耶律賢病死了,遺詔年僅十二歲的長子耶律隆緒繼位,是為遼聖宗。
蕭綽正式臨朝稱制,被尊為“承天皇太後”。
蕭綽正式來到前台之初,面臨的是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的艱難局面。
怎麼辦呢
事在人為呀
她想到了韓德讓
韓德讓就是楊家將里的那位“蕃國大將韓昌韓延壽”。
他祖籍薊州玉田,今天的河北省玉田。
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在耶律阿保機時就擔任了中書令,頗受寵信。
韓德讓的父親韓匡嗣因擅長醫道,被阿保機的皇後述律平視若兒子,後來拜為南京留守兼樞密使,封魏王。
遼朝制度,南京留守一般只有宗室親王或外戚才有資格擔當,韓匡嗣作為一個漢人能夠榮膺此職,可見韓氏家族的勢力已非同凡響了。
韓德讓本人,性格淳厚,舉止沉穩,智略過人,喜建功立事,甚有聲望,一度代替父親擔任南京留守,為保衛幽州,贏得高梁河之戰的勝利立了大功。
其實,蕭綽之所以重用韓德讓,除了其家世、人品和能力而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據說,蕭綽少年時,父親蕭思溫就把她許配給了韓德讓。
眼瞅著就要辦事了,忽然朝廷政局發生了變故,新即位的耶律賢提出要與蕭思溫聯姻。
此時,蕭思溫的長女和二女都已嫁人了,咋也不能再奪回來獻給皇帝吧。
這可咋整呢
“就讓三丫頭吧”
這個老蕭頭權衡利弊,做出了決定。
耶律賢死時,蕭綽只有二十九歲,正是青春猶存,風華正茂之時。
獨居空帳,衾冷枕寒,寂寞難耐。
“若能與此人重偕前緣,梅開二度,既可以使自己的感情有所依靠,又可以為國家謀得一個輔弼良臣,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想干就干
于是,這位承天皇太後就主動向她的一個臣子去投懷送抱了。
“我幼時就曾許配給你,今願與你破鏡重圓,共效于飛,我兒當國,也就是你的兒子了。”
從此,韓德讓出入幃帳,與蕭綽名為君臣,實為夫妻了。
韓德讓沒有讓這個親愛的女人失望
協助蕭綽調整朝廷各部門的權力分配,把耶律斜軫等人安插在重要位置上,同時敕令包藏野心的諸王各回領地,禁止他們私自相互宴會、接觸,並伺機剝奪了他們的兵權,從而基本穩定了局勢。
韓德讓與蕭綽,應該說是同功一體,不分彼此的。
耶律隆緒也像對待父親一樣地尊敬韓德讓,每天都要派兩個弟弟隆慶和隆佑向韓德讓問安起居。隆緒有時去拜見韓德讓,也得在五十步開外下車,韓出帳迎接,隆緒先要向他行禮。
等來到帳內,韓德讓便高坐在上,隆緒畢恭畢敬,與父子相處完全一樣。
而且,這些都是隆緒內心真實的感情流露,絲毫不是迫于母親的壓力或畏懼韓德讓的權勢而裝出來的違心應景之舉。
群臣貴族們也壓根不覺得韓德讓在皇帝親王面前高高在上的派頭有什麼不妥之處。
因為,契丹社會本不同于中原漢地,不僅把婦女再嫁視作理所當然,而且廣泛存在著“妻庶母,報寡嫂”的習俗。
耶律隆緒甚至還曾下詔讓佷兒宗政娶其繼母為妻。
恍然大悟了
“啊,奴婢拜見韓大宰相”
蕭耨斤呆愣了好半天,這才想明白了,連忙俯身,大禮下拜。
“不錯,還算機靈,有點兒先太後的遺風喲。”
一股暖暖的風從頭頂上吹了過來。
蕭綽太後從來不這樣夸人的,不知是福還是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