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王克胸口散亂的衣裳中正冒著一團綠光,忽而又變成白光,忽而又是綠光,變幻不定。
“快看看!”
馬兮彤的聲音在顫抖中帶著興奮。道一立即將王克放下。馬兮彤忙不迭伸手去王克懷里一摸,轉眼間便取出一個小布包,那團綠光正是從布包中射出的。
“這是......”道一說話也開始打顫。
馬兮彤抖著手解開布包,露出一塊四寸見方,背面雕著龍的玉璽,在黑暗中瑩瑩發亮。
“太......太好了!”馬兮彤的眼淚立刻冒了出來。珂兒也在一旁激動地流淚。
道一心想,這一定就是傳國玉璽了。官軍圍攻王村。王克懷揣著它冒死突圍,不料自己卻中箭身亡。
馬兮彤撫摸了玉璽片刻,將它重新包好,然後就往自己懷里揣。
道一一伸手。”這是王......“
”這是大宋的玉璽!“馬兮彤眼楮睜得老大。
道一愣了片刻,只好嘆口氣說︰”那你就收著吧。“
說完,他將王克的衣裳重新系好。
馬兮彤藏好玉璽,一邊看著王克的尸體說︰”我拿了玉璽,這本就是我大宋的,你不能怪我。“
這話一出,王克的眼楮忽然睜了開來。馬兮彤嚇了一大跳。
道一以為王克沒死,立即檢查了一下。可王克明明就是死了。這時,珂兒在馬兮彤的耳邊說了一句話。
馬兮彤頓時眼楮一亮,立即吸了口氣,對著王克說︰”我明白了,你不想埋在這里,想和你堂兄一樣葬到王村的墳地。那好吧,我們就送你回王村。“
道一听了一楞,正想說什麼,卻看到王克又合上了眼楮。于是道一也點頭說要送王克回去安葬。就這樣,三人將王克的尸體又抬上車,然後在樹林中躲了一夜。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在周圍小心打听,得知官軍掃蕩了王村後,已經撤走。而且這些官軍並不是本地的,而是來自北邊百余里外的安西王府,難怪隴西的汪家也庇護不了王村了。
道一三人將王克的尸體埋入王村的墳地後,在涇川的事情就算結束了。當日,他們便駕著騾車踏上回關中的路。若干天後,他們順利回到天寶宮還了騾車,又立即開始了去大都的行程。
馬兮彤這些天一直處于興奮之中,用她的話來說,離開廣東這麼多年,總算干成了一件大事。
......
一路無話,兩個月後,三人終于抵達大都。望著遠處高高的城牆。馬兮彤依舊沉浸在得到傳國玉璽的喜悅中。
”張大哥知道了,不知會怎樣高興呢。“
此時剛到新的一年,距離他們在重陽宮與張子銓分手已經過去了好個月。他們按張子銓所說,住進憫忠寺附近的客棧。可張子銓並不在那里。
他們又去了租住很久的房子,那里也早換了人家。道一說可以去憫忠寺打听張大哥的消息。第二天他真的去了。
廣淵和尚見到他很高興,可是告訴他最近沒見過張子銓。道一有點驚訝,張大哥只要到大都,應該會來這里走走的。張大哥陪奉雲送地母元精去南方已經這麼久了,難道出了什麼事?
道一不由為兩人擔心。廣淵和尚問他怎麼了。道一照實一說,廣淵讓他放心,或許尋找安置地母元精的地方不容易。
道一也只好這麼想,隨後他又想廣淵打听最近京城里有什麼大事,尤其去年初奸相桑哥倒台以後。
廣淵說道︰”七月間皇帝已下令將桑哥處死,而且撤銷了專為其設立的尚書省。受其迫害的官員也一律平反。百姓奔走相告,簡直是普天同慶。”
道一听了連連點頭,又想起切里是揭發桑哥的人,而切里又是受到了趙孟府的鼓動,于是又問道︰”我听說切里大人和趙子昂才是扳倒桑哥的頭號功臣,不知皇上對二人有何賞賜?“
廣淵臉上微笑。”原來你也知道這回事。不錯,切里立下大功,皇帝本想讓他入御史台當御史中丞,他卻請求外派福建為官,于是皇帝讓他當了福建行省的平章政事。”
道一听了很高興,想起切里上回就向他表示,有機會一定要去南方為官,看來這回如願了。
“那麼趙子昂呢?”道一追問。
廣淵卻輕輕嘆了口氣。“尚書省撤銷後,他也請求外放濟南為官......其實皇帝也听說是他鼓動切里揭發桑哥,本有意召他入中書省參政,卻不想出了件事,讓他心灰意冷,婉拒了皇帝的提拔。”
“究竟是何事?”道一眉頭皺起。
廣淵嘆氣道︰“不知少俠是否知道,當初皇帝遣程文海去江南延攬人才,與趙子昂同來者還有一人,排名還在其上。
此人姓葉名李,來京後倍受皇帝器重,而且隨軍東征乃顏時屢獻奇計,立下大功。皇上因此還有意提拔其為中書平章政事。”
道一連連點頭。“我是他的老相識......唔,他怎麼了?”
廣淵看著道一說︰“桑哥倒台後,葉李旋即請求南還,不料揚州路學正李淦上書,說桑哥乃葉李舉薦,才得以拜相。桑哥任用群小,為禍天下,葉李罪不可辭,宜一並斬之,以謝天下。”
道一大驚。“桑哥那麼大官,怎麼會是葉李推薦的呢?”
廣淵道︰“豈止是桑哥,連桑哥要設立尚書省,也是皇上詢問葉李後才同意的。當時葉李剛剛隨皇上東征,立下大功。皇上對他言听計從。葉李說漢唐也有尚書省。皇上從來自比漢高,這才點頭同意。”
道一听了,想起當初東征後在大都遇見葉李和蕭全齡等人時,好像也說過這事,于是就不言語了。
只听廣淵又說︰“趙子昂听聞葉李被彈劾一事,應是起了同病相憐之心,這才婉拒皇帝提拔,請求外放為官,也是怕身居高位,受人嫉妒,步葉李之後塵。”
道一一愣。“啊,葉李究竟怎麼了?”
廣淵道︰“李淦上書時,葉李已經南還。據說皇帝得知李淦上書,大為震驚,說葉李一貫廉潔剛直,于是命召李淦進京問對。李淦應當正在進京途中。“
道一听完松了口氣,不過還是有點擔心。他心不在焉地和廣淵又聊了一會兒,便告辭離開了。回到客棧,他將听到的消息告訴了馬兮彤。
馬兮彤卻呵呵笑道︰”我早就知道,葉李和趙孟府不會有好下場。哼,誰叫他二人出來為元廷賣命!“
道一听了無語。
馬兮彤又說︰”張大哥听到這消息也一定高興......唉,張大哥不知何時能到。真想早點告訴他這樣的好消息,還有玉璽的事。“
道一點頭附和。
馬兮彤又看了看他說︰”你再去別處打听一下,萬一張大哥已經來了,卻不知何故沒有去憫忠寺呢?“
道一心想不會,但還是點頭答應去別處找。他想到的第二個地方就是城里的崇真萬壽宮。張大哥或許會找張留孫。
于是,第二天一早,道一又進了城,來到皇宮東北角附近。與前兩次他來時不同,這回離崇真宮很遠便可看到有一些道人和當官的也在朝那里去。
道一心想,今天不會是什麼重要日子吧?前兩次張大哥都是帶他從後門進去見張留孫的。今天人多眼雜,還是改天來為好。
他正想轉身離去,忽然望見遠處又出現幾個道士,看裝束還是全真道的。再仔細一看,道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其中一個竟然就是師父張志仙!
師父身後的兩位是高道李志厚和長春宮主持鄭志久。師父怎麼到大都來了?道一一定得弄明白。
很快,他悄悄湊到一個道士面前,問今天是什麼日子。誰知道士的話更是讓他目瞪口呆。
道士說︰”張天師歸天。崇真院今日做道場。“
”張天師?“哪個張天師?”道一瞪大眼楮問。
“當然是龍虎山張天師。”道士鄭重其事地說,“前些日子,龍虎山傳來消息,張天師去年底仙去離世,到今日正好是七七四十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