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離衛州不過二百里。道一快馬加鞭,到日落時已望見濟源縣城和城西高聳入雲,如華蓋環繞的王屋山麓。
他對王屋山並不陌生。王屋山是道家眼中天下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總首。歷朝歷代到此隱居者眾多,從山下的濟源縣城到王屋山寶頂,道觀林立,名人碑刻無數。
對于全真教來說,王屋山更有特殊意義。當年重陽祖師就是在此傳位于全真第二代掌教馬玨,馬真人仙化後遺脫更是葬在南嶺上的長春觀。其余全真七子也個個在王屋山上修煉過,因此王屋山可謂全真第二祖山。這里也是道一從前隨師父行走江湖時到過的最遠處。
只是這回他來卻無需上山,太一教第二祖庭在山下濟源城北的太清萬壽宮。一路上他沒看到任何道士,因此他打听後直奔城北而去。
太清宮坐落在一條小河邊,規模不小,連同周圍的苗圃有百余畝。到了宮門口,他下馬問守門道士衛州太一宮的姚住持來了沒有。誰知那年輕道人听了臉色一變。
“什麼太一道,這里是全真道觀!”
道一當即怔住,這里不是太一教祖庭麼?難道全真已經佔據了此地?他知道再問對方也不會有好臉色,于是改口笑道︰“我也不是要找他。我是路過此地,想借宿一晚,你看天色已黑,城門也關了。”
對方冷冷回答︰”本觀不接待太一道士。“
“我不是太一道的。“道一忙說。
對方追問︰”那你是哪一派?天下道派都可借宿,就是太一不行。“
道一嘴角彎起。”我是真大道,真大道的。“
對方把手一伸。”道牒拿來我看。“
道一頓時傻眼,這他哪里有。于是他好言哀求,可是對方不理不睬。道一有點生氣,說這里明明是太一教的道觀。對方大怒,用力來趕。道一偏不走。兩人一下子爭執起來。
正在這時,從宮內走出一個道士,身材頎長,面如冠玉,在旁人眼里,竟和道一有些相似。那道士看見道一,也是一愣,隨即問守門道士出了什麼事。
年輕小道把事情一說。那道士轉臉對道一微微笑道︰”走的急忘帶了也是常事。請問閣下在何處修行?“
道一毫不猶豫地說︰”扶風天寶宮,奉張清志張宮主之命前往京城。不知閣下貴姓?“
道士行了一禮。”貧道姓苗。“
道一心里呵呵,你姓了苗,那我還是姓毛吧。于是也拱手說︰”在下姓毛,幸會幸會。“
苗道士請他入內說話,于是道一跟著踏進宮門。
雖然天色已黑,四周來往的道士卻不少。道一隨口問道︰”這麼晚了為何如此多人?“
苗道士說︰“這兩天不同平常,附近龍祥觀的道人也在這里,故而人多。”
“這又是為何?”道一再問。
苗道士嘆了口氣。“這里和別的道門有些糾葛......反正與你真大道無關。不知你吃過飯沒有,前邊就是食寮。“
道一不再追問。苗道士帶他去找了管借宿的道人,招呼妥當這才離去。道一見苗道士和自己一般年紀,舉止卻極為穩重,別人都很尊敬,不由暗自稱奇。
吃過飯後,他來到客寮,里面也是滿滿的。這時有人向他打招呼,他一看正是苗道士。
”里面才有空床。“說著苗道士將他帶到最里面,自己也在旁邊一張床上坐下來。
道一放下行囊,一邊說道︰”守門道士說這里是全真道觀,又不讓太一道的進來,難道苗道長先前說的糾葛是指這個?“
苗道士笑了笑說︰”你一定要問,那麼告訴你也無妨。這太清萬壽宮百多年前叫太清觀,是太一道的。後來我全真單志靜單道長因避戰亂來到濟源,見山明水秀,便與眾師弟一起開始重建道觀,又得濟源守將楊公施舍周圍百畝良田,才有了如今規模。
不想後來太一道找上門來,說這里的地皮是太一道產業,要討還此地,還拿出了地契。經過兩家商議,在這里闢出一個別院,讓一些太一道士入駐。“
道一啊了一聲,這才明白糾紛的由來。之前蕭全齡可沒對他說過。
只听苗道士繼續道︰”最近,重陽宮得知這里的全真道士有人在修太一道法,覺得長此以往,這里恐怕會改換門庭,于是下令把別院里的太一道士統統趕走了。“
道一吸了口氣,不由想起武當山五龍觀里汪師伯對有人偷習清微道法大為光火的情形,自己當時也覺得不妥。看來這樣的事時有發生。
苗道士見他思索的樣子又說︰”此事我全真是否處置妥當,毛道長以為如何?“
道一敷衍地說︰”我也不知道......不過,因為有人偷習,就要把所有人都趕走,恐怕有些過分。“
苗道士點點頭。”我也以為如此,只是這是重陽宮的命令,這里只好照辦。全真和太一道約定明天在這里會談,為以防萬一,太清宮住持就把我們龍祥宮的人也拉來了。“
道一眉頭一揚。”怎麼,難道明天還會打起來不成?“
”誰知道呢。“苗道士嘆了口氣,隨即沉吟道,”若我是主持就不會如此行事。“
道一見他神色毅然,仿佛是個正商議大事的高道,不由調笑說︰”你年紀輕輕就想當主持了啊。“
”怎麼不行?“苗道士正色說,”我全真或許沒有,可听說太一二代掌教繼位時剛滿十歲,正逢一代掌教羽化,他一手主持喪儀,整整有法,綱而不衰,觀者無不稱奇。“
”你也不差啊。“道一恭維道,”我見這里的人無論長幼都對你尊敬有加。”
“道長過獎了。”苗道士謙虛地說,“我若四五十歲時能有太一二祖的成就便心滿意足了。只可惜......”
道一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勸他不妨明說。苗道士嘆口氣道︰“我欲投名師,可是全真師承嚴謹,想投入重陽宮一眾高道門下者不計其數,我若貿然投師恐怕只會空手而歸。”
道一微笑著問︰“你想投入誰的門下呢?”
苗道士吸了口氣。“我久仰掌教真人大名,當然想拜入他的門下。”
道一听了暗想,,這位苗道士是想拜自己的師父張志仙為師?
只听苗道士又嘆了口氣。“只可惜掌教真人在太極殿護教受傷後一直未愈,我不知該不該去重陽宮打擾他老人家。“
道一啊了一聲,這才明白苗道士想拜的是齊真人,不由說道︰”齊掌教不是去金閣山了麼?“
苗道士臉上一驚,忙問怎麼回事。道一只好說︰”我听我們張宮主說,全真齊掌教已經傳位給張真人,自己歸隱雲州金閣山。“
苗道士吸了口氣,臉上露出向往的樣子。”......不知我是否應該去那里參拜?“
道一鼓勵他不要怕,說齊掌教人很好的。苗道士問他怎麼知道,道一只好支吾說,扶風天寶宮和重陽宮很近,他時常和重陽宮的人打交道,听說來的。苗道士催道一再多說些知道的事,道一于是遮遮掩掩地說了不少。
......
住了一夜後,道一向苗道士告別,然後離開了太清宮。他並沒有走遠,而是在附近徘徊。大約一個時辰後,遠處來了十多個道士。他當即迎了上去,行完禮說︰”不知幾位是否從衛州來?哪位是太一宮姚主持?“
一位中年高道盯著道一的胸口看了看。“你是?”
“在下奉蕭真人之命前來相助,這是他的信。”
道一把蕭全齡的信呈上,姚主持看完信,又打量了道一幾眼,然後又盯著他的胸口看。道一知道姚主持認出了這件六甲法衣,臉上只是微笑。姚主持懷疑地輕嘆一聲,讓道一跟他們一起走。
就這樣,道一又回到了太清宮門口。幾個守門道士看見了高喊。”來了來了!“然後就躲進門去。道一心里好笑,仿佛自己是打上門來了。
一行人進了宮門,只見主殿前的廣場上站滿了全真道士,個個如臨大敵。道一很快發覺,許多人盯著他,而不是為首的姚主持,眼里還帶著怒火。道一明白他們認出了昨晚在這里投宿的自己。令道一略感安慰的是,苗道士也在場,他的眼中只是有點驚奇。
道一等人還未站定,全真那邊一位中年高道便迎了上來。”沒想到太一宮姚主持親自前來,失敬失敬。“
姚主持還禮道︰”我听說重陽宮也派了高道來,他人呢?“
中年道人有點尷尬,說重陽宮的人還沒到。
姚主持道︰“你全真果真不講信用,說定是今日。”
中年道人連聲抱歉,一邊堅持說一定要等重陽宮的人到了才算數。
雙方正在交涉,一個小道匆匆跑了進來,一邊高喊︰”重陽宮來人了!“
眾人紛紛扭頭看去,不一會兒,只見五六個道人昂首而來。道一定楮一看,差點嚇得躲到姚主持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