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兮彤臉色一沉。”你是說你師父也幫著元廷來打過襄陽?“
道一啊了一聲。”你說反了,我師父當年可是幫著宋人在守城。“
“你又在說謊!“馬兮彤朝他做了個鬼臉,”誰不知道你全真教在北方早就降了元。”
道一忙說︰“我可沒說謊......唉,這也算樁秘事。我不知跟你說過沒有,我來江南之前半年,全真掌教帶著我和我師父,還有一眾高道在大都長春宮與和尚辯了一回經。
其實這已是全真教與和尚第二次辯經了。頭一回是三十多年前的事。那時掌教的李真人也被招去與和尚辯經,結果輸了,同去的十七個道士統統被命令改當了和尚。李真人憤恨不已,便生了二心。他偷偷派了一些道人去與南宋聯絡,有幾個便在襄陽之戰爆發後幫著宋人守城,我師父也在其中。”
馬兮彤眉頭一揚。“哦,有這回事?“
道一繼續說道︰”其實,當年北方道派遣人助宋的可不止全真,更別提幾個南方道派了。我師父說,青城山就去了一個高道。“
馬兮彤嘴唇扁起。”隨你怎麼說,誰知道是真是假。你反正說謊也不臉紅的。“
”我怎麼說你才信呢?”道一臉上發急,“你說,我師父要是沒在襄陽打過仗,我從小在重陽宮長大,怎會知道這里重要還是不重要?“
馬兮彤吸口氣說︰“好啊,你倒是仔細說說,這襄陽城為何如此重要?”
道一清了清喉嚨︰“你听好了。襄陽西邊是武當山和巴蜀大山,東邊挨著桐柏山,而且向東幾百里一直伸到宜城,到處崇山峻嶺,只有襄陽附近是平地,就像一處豁口。大軍南來北往,只能從襄陽過。“
馬兮彤道︰”那些山又不是翻不過去,一定有很多小道的,為何不從小道走?“
道一說︰”那些小道走小股部隊還行,要是你的大軍從那里過,就得魚貫而行,從頭到尾一拉幾十里長。敵軍派些人佔據險要之處,便可以阻擋整支大軍,還可以從各處偷襲。你的大軍首尾不能相顧,必然大敗。“
馬兮彤想了想說︰”你講得有些道理。不過,我看這襄陽城周圍平地也很多,並沒有堵住你說的這個豁口呀。大軍為什麼不能從城邊繞過去,非得打下城池來呢?“
道一臉上一笑。”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話你總听說過吧。大軍不斷向南走,後方得不斷送糧食上來。要是大軍從附近繞過襄陽城。襄陽守軍可以不斷從城中出擊,截取糧草。這襄陽城好比你喉嚨里一塊骨頭,食物難以下咽。“
馬兮彤又想了想說︰”那我就派一支部隊圍住襄陽,不讓守軍出擊不就成了?“
道一又一笑︰”若是襄陽守軍有一萬,你有五十萬大軍,派個十萬人圍住襄陽城,其余繼續前進,那也是個辦法。不過,派的人少了可不行。無論如何,你這十萬人別的事就不能做了。反之,要是你盡力打下襄陽,這條漢水從襄陽向南一直通向長江邊,北軍南下時,可以利用漢水順流運軍運糧,十分便利。到了長江邊,那里江面狹窄,尤其是冬天時,幾乎不算什麼天塹。過江後便可以沿江而下,直取江南。
嘿嘿,這些都是師父從前告訴我的。我小的時候,他喜歡講,我也喜歡听。“
馬兮彤終于嘆了口氣。”好吧。這回我相信你師父真在這里打過仗了。“
道一總算松了口氣。
這時,車子已來到城牆下。珂兒仰頭叫道︰”哇,這麼高!這怎麼打得下來?當年是怎麼失守的呢?“
馬兮彤沉著臉說︰”我听爹爹講,元軍圍攻襄陽六年不下,後來守將呂文煥受敵利誘,獻城投降。“
珂兒當即罵道︰”這個狗賊!“
”我卻听說他是沒辦法才降的。“道一小心地說,”援兵遲遲不到,他守了六年,還是守了下來。最後朝廷從西域請來回回匠人,在樊城外架起回回炮,能將千斤巨石拋到百丈開外,一下子就打垮了樊城的城牆。回回炮要是在這襄陽主城外架起,剛才那麼寬的護城河也能打過去。沒了城牆,襄陽當然守不住。呂文煥見毫無指望,便獻了城以保住全城人的性命......唉,要換了是我,也只能投降。“
馬兮彤瞥了道一一眼。”我就知道你只曉得投降。“
道一眉頭揚起。”難道你有更好的法子?帶著人沖出去送死?你想死可不能拉著全城百姓一起死吧?“
馬兮彤嘴唇抿起︰”他要是顧及全城人的性命,投降也不是不可以,可他不該投降後就幫著元人打仗。要不是他,臨安也不會那麼快失陷。換做是我,我把城一獻,然後就馬上自盡。“
道一只好嘆氣。“要是你當官,一定是忠臣。”
珂兒在一旁道︰“要是小姐自盡,我一定跟著。”
”還是珂兒好......”馬兮彤一把摟過她來,又朝道一睨了一眼,“你是指望不了的,男子都是薄情寡義。“
“誰說的!”道一臉上發紅。“我听說當年呂文煥投降後,他的副將範天順就自盡成仁了。”
馬兮彤咬了咬嘴唇。“算我說錯,好男兒還是有的。”
......
說話間,車子已經進城。城內極為普通,街上人來人往,和別的地方沒什麼兩樣。他們在城里轉了一圈,正值中午,道一和兩位姑娘停下馬車,進了一家小飯館。
入座後,馬兮彤隨口說道︰“我們還是不在這里停留了吧,也沒什麼好看的。早走就能早到關中。”
“你真的不要休息了?”道一關心地問,“總要到城牆上走走,要麼再看看呂文煥的帥府?”
馬兮彤啐了一聲。“狗賊的房子有什麼好看的!”
道一笑著說︰“你叫他狗賊,本地人可未必這麼看。要不是他,這城恐怕早已成平地,我看本地人感激他還來不及呢,說不定連生祠都替他建好了。”
“是呀是呀。”馬兮彤氣道,“投降的狗賊有生祠,忠義之士只能埋尸荒野,對不對?”
馬兮彤不知道的是,她和道一容貌出眾,一進飯館便惹得眾人注意,別人都在細細听二人說話。
听到她剛才的話,鄰座一個漢子當即起身來到二人面前,一拱手說︰“兩位定是從未來過此地,不過也不能隨口亂說。我襄陽人可沒忘記忠義之士。”
道一忙道︰“在下口無遮攔,還請兄台見諒。”
那漢子又說︰“呂文煥雖然保了全城性命,但他背主求榮,忘恩負義,我襄陽百姓怎能為他立什麼生祠,反倒是幾位忠義之士,已有祠堂紀念。”
馬兮彤眼楮一亮︰“哦?祠堂在哪里?紀念的又是誰?”
那漢子道︰“江北樊城西門口有一座三賢祠,供奉範天順範將軍,牛富牛將軍,張漢英張將軍。”
馬兮彤又問︰”我知道範將軍。牛富和張漢英是誰?“
那漢子說︰”牛將軍是樊城守將,張將軍為副。襄陽能守六年,他二人在江北拒敵,功不可沒。樊城城破之時,牛將軍率百余人巷戰,殺敵甚多,飲血水止渴,後以頭撞火柱而死。張將軍也一同犧牲。他二人的墓就在城南龜山之上,年年有人祭拜。“
道一乘機問道︰”除此之外,襄陽附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一去?“
那漢子想了想說︰”城西有一條溪水叫檀溪,那里有塊巨石。相傳當年三國劉備就是從那里躍馬過檀溪。若兩位有興致,再向西三十里,入山便是隆中了。“
道一連聲說謝。那漢子很快回歸本座。道一對馬兮彤笑著說︰”好了,有地方去了。劉皇叔躍馬過檀溪,又三顧茅廬。“
馬兮彤道︰”我對劉備沒興趣,那三賢祠卻是一定要去拜的。“
于是,吃完飯後,三人乘車朝城北走。出城後乘渡船過漢江,就進了樊城。
樊城里面的景象和襄陽城很是不同,城中人煙稀少,街邊有許多殘垣斷壁,戰爭的傷痛仍未愈合。他們邊走邊問,很快來到城西。靠近城門處果然有一間新立的祠堂,匾額上寫著三賢祠。
進到里面,供桌後方卻立著四個人像,都是武將打扮。馬兮彤也不管是誰,掙開珂兒的攙扶,倒頭就拜。珂兒也跟著上前拜了。道一站在那里,心中默默念了一遍經。
馬兮彤拜完後,起身在四周東張西望,道一問她找什麼。馬兮彤說︰”我就是想知道多出來這尊像是誰。“
道一和珂兒于是幫她找,仍是一無所獲。道一說︰”還是找個本地人問問,只可惜附近人少。“
馬兮彤道︰”我們就在這里等等,說不定會有人來。“
道一苦著臉說︰”這要等到什麼時候?“
馬兮彤笑道︰”那就看你了。你不是道士嗎?使點法術不就行了?“
道一臉上尷尬。馬兮彤調笑他是假道士。珂兒在一旁連連催道一隨便試試。道一只好假裝會法術,站在那里,閉著眼楮,胡亂念了幾段咒。
他還沒念完,就听珂兒叫道︰”道一,你的法術真靈!有人來了!“
道一睜眼一看,隨著一陣腳步聲,兩個人步入祠堂。等認出對方,道一嚇得渾身一怔,進來的是兩個道士,其中之一正是閣皂宗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