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

第135章 避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瓊樓健步 本章︰第135章 避秦

    道一大喜︰“不知是何處?”

    老者一邊收拾攤子一邊說道︰“不急,我這就帶你們去。”

    道一忙說︰“怎好打擾老先生的生意?老先生你就告訴我。我們自己去吧。”

    老者一擺手︰“不妨,我也正想去那里一趟。況且我說了你們也找不到,否則還叫什麼藏身之處。“

    道一再次拱手︰”真不知如何感謝老先生。“

    “不用謝。”老者微微一笑,“你我如此有緣,不幫你幫誰。“

    說話間,張子銓等人也來到了橋邊。道一忙過去告訴他們,這位算命老者知道個絕妙的藏身之處,還要親自帶他們去。

    張子銓很是高興。高理卻皺起眉頭︰”道一,你和此人萍水相逢,他為何要冒險幫你?恐怕其中有詐。“

    道一說︰”我南下時遇見這位老先生。他人很好的。“

    梨花也對高理說︰”你何必如此多疑。這位老人家騙我們做什麼,他還有幾年好活?放心,他不會把我們出賣給官府的。“

    高理也不再多言。

    就這樣,老者收拾好攤子,領著道一等人上了水關橋。他見到擔架中迷迷糊糊的黃福,問是誰。道一沒有隱瞞︰”是黃華之弟黃福。“

    老者嘆了口氣,也未多言,便帶他們繼續朝前走了。

    過橋後,他們在未到縣城時就向左轉,踏上西去邵武縣的路。眾人一路向西走了近二十里。老者雖然年近六十,但走起路來絲毫不亞于年輕人。他們過了一個小鎮後,老者便開始東張西望,到了一處拐彎,他見四下無人,便招呼眾人離開道路,直入密林。

    高理悄悄對梨花說︰”我家從前就在邵武和建陽交界處,剛才那條路若再向前走二十多里就到了。這老頭帶我們去的方向只有崇山峻嶺,不知他打的什麼主意。“

    梨花說︰”我家在閩南,對這里不熟。不過我看你是太多疑了。我看這老人家很好,不會害我們的。“

    高理不以為然︰”你根本連一句話都沒和他說過,怎知他到底好不好?“

    梨花說︰”一個人好不好相貌舉止就可以看出來。“

    高理一撇嘴︰”我听說在九層崖那一戰,你叔父陳桂龍背叛了你和許夫人。你那時怎沒從他相貌舉止看出他早投降了官府?“

    梨花一愣,隨即瞪了高理一眼︰”就你會說......陳桂龍和我太熟,我看不出。陌生人才看得出。“

    高理呵呵一笑。

    ”別不信。“梨花道,”我當初一見你和你表哥,就知道你是好人,他是壞人。“

    高理又是呵呵笑了兩聲,臉上卻露出甜蜜的微笑。

    ......

    老者領著他們在密林中穿行,腳下根本沒有路,連獵人走的小徑也沒有。他們抬著擔架,舉步維艱,走得很慢,還沒過第一道山梁,天就暗了下來。他們找了塊空地,就地歇息下來。

    眾人各自取出干糧吃了。黃福雖然還未完全清醒,但也比昨夜好了些。馬兮彤看珂兒照料他很忙,也上前幫忙,就是梨花也搭了手,只有奉雲一直躲得離黃福遠遠的。

    馬兮彤終于看了出來,便悄悄地問道︰”奉雲妹妹,我怎麼覺得你一直躲著黃副帥,像是很怕他似的。“

    “不是。”奉雲忙說,“我是怕見血。”

    馬兮彤道︰“他身上已經沒血了。你為何還是躲著他?”

    奉雲正想答話,忽然喉嚨一動,不由自主嘔了一下。馬兮彤關切地問︰“你是剛才吃壞了肚子?”

    奉雲搖搖頭︰“我也不知道,或許你剛才提到個血字。我就覺得有點惡心。兮彤姐姐,我想去解手,你能陪我去嗎?“

    馬兮彤點點頭,就和奉雲去僻靜之處了。

    ......

    高理吃完干糧,見道一一直陪著算命老者,也湊了過去。

    ”老先生貴姓?“高理問道。

    ”免貴姓謝。“老者說,”這位少俠是?“

    高理連忙拱手︰”晚輩姓高名理,以前住在高原村。“

    謝老啊了一聲︰”那不是就在建陽去邵武的路上麼?你听口音卻不是本地人。“

    高理點點頭︰”老先生說得是。老先生也不是本地人吧?“

    老者說︰”老朽出身信州。“

    “啊,信州!”高理眼楮一亮,“那也離這不遠。老先生是要帶我們去信州麼?”

    老者說︰”非也。我要帶你們所去之處乃深山中一山谷,四周無路,官軍才找不到。“

    高理點點頭︰”很好。那麼老先生是如何知道那個去處的?“

    老者說︰”那里是老朽如你這般年紀時在深山中偶遇。不瞞你說,我也在那里躲過。“

    ”老先生也躲過官軍?“高理眉頭揚起。

    ”可不是?“老者笑了笑說,”天地不仁,兵荒馬亂,百姓如芻狗。無論誰的兵都得躲。所謂國家興,百姓苦,國家亡,百姓苦也。“

    道一在一旁插話道︰”國家亡,百姓當然苦,國家興,百姓為何苦?“

    老者沒有回答,而是自顧自輕聲吟道︰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一听便明白了,老者吟誦的是杜甫的名篇《兵車行》,詩中含義不言自喻。于是又問︰”听老先生談吐,也不似常人。難道老先生從前做過官?“

    老者呵呵一笑︰”老朽在元人下江南時不過一鄉野游民。“

    道一說︰”那老先生從前至少也是讀書人。“

    老者听了,沉默片刻,忽然說︰”老朽寧可是一介武人,當年金戈鐵馬戰死沙場,也少卻這些煩惱了。如今這把老骨,手無縛雞之力,只能每日東向而哭,再過數年也是冢中枯骨矣。“

    說完,老者竟然潸然淚下。道一連忙安慰。高理也說了不少好話。

    ......

    次日,他們繼續抬著黃福穿越密林,大致向西北方前進。這麼連走了兩天,翻過一道道山梁,途中沒有踫到一個人。人人都覺很累,老者鼓勵他們說,再走半天就到了。讓眾人高興的是,黃福沒有發熱,傷情正在好轉,想必是他年輕力壯的緣故。

    到了第三天頭上,他們終于登上最後一道山梁。展現在腳下的是一片山谷,當中一條小溪穿流而過。谷地中散布著百十座茅屋,小塊的平地有種莊稼的痕跡。靠近谷地的山坡還闢有茶園。谷地周圍山巒疊嶂,林木森森,冬日的陽光灑入山谷,如同照進一處四周是圍牆的小院一般,真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那就是了。“老者手指前方道,然後他情不自禁地念了首詩︰

    “尋得桃源好避秦,

    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

    怕有漁郎來問津。”

    高理听了翹起拇指說︰”好詩!晚輩不記得在詩集中見過,難道是老先生所作?“

    老者捻須笑道︰”見笑了。見笑了。“

    道一問這里叫什麼名字,老者說︰”此地名叫唐石。“

    眾人下山,出了林子。兩三個正在勞作的農人見有生人出現,顯得有些慌張。老者大步朝他們走去。農人見到他才放下心來。其中一個說︰”謝老,你怎麼回來了?“

    老者道︰”我帶這幾個人要躲幾日。“

    那農人道︰”早就和你說了,還是這里好,你還要走。“

    老者嘆了口氣︰”還是舍不下外面幾個老友啊。“

    說著,他和農人打了招呼,便帶著道一等人走向幾幢茅屋。

    來到其中相鄰的兩幢前,老者招呼道︰”你們來的好。這兩間空著,你們就住這里吧。“

    道一問︰”老先生,這兩座房子是你的麼?“

    老者說︰”此處房子不論歸誰,有空你就住,沒空就先擠著住,等大家有空再一起幫忙蓋新的。我以前在這里住了好幾年。後來听說外面太平些了,才敢出山。“

    眾人點頭。于是道一,高理,黃福和張子銓四個男的住了一間。馬兮彤,珂兒,奉雲和梨花住了另一間。謝老又去其他茅舍里借來幾樣水壺之類的用具,他們就此安頓下來。平常吃的米糧他們花錢問農人買,每天還輪流出去打獵。絕大多數時候,打到的只是山雞兔子之類的小動物。道一總是拿一份做好的肉去送給謝老先生。

    謝老住的茅屋離他們大約半里遠。道一頭一回去時,老先生正在看書,手邊放著一碗茶。謝老收下肉,請道一留下喝茶,並說︰“此茶乃山上茶園所種,此水由谷底溪水所汲,清香甘醇,苦中帶甜,回味無窮。”

    道一嘗了嘗,果然是好茶。謝老又說︰“閩,浙,蜀,荊,江,湖,淮南皆產茶,唯閩北所產為勝。小道士,要喝茶,你可來對了地方。“

    兩人一邊品茶,一邊談經論道。道一很快發覺,謝老對南方道法了解頗多,因此去得更勤了。

    ......

    這天,他又提著半只兔子去了謝老的茅屋。進了小院,卻听里面傳出一陣豪放的喊聲︰“勿軒,這一水你可輸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第135章 避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第135章 避秦並對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