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

第116章 總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瓊樓健步 本章︰第116章 總攻

    張子銓心急火燎地繼續超前趕,踏上一片高地,果然發現對戰的雙方是官軍水師和吳林率領的義軍水師。只見江中炮聲隆隆,箭如飛蝗,不斷有船只被擊中起火,不斷有人落水。

    珠江流到此處仍然狹窄,但再過去十余里有個叫馮村(現今的東莞)的小鎮,由粵東而來的東江在此與珠江匯合後江面徒然變寬,然後向南流入伶仃洋。

    從伶仃洋來義軍的船只已越過馮村,正由南向北逆江向珠江上游沖擊。官軍戰船一字排開堵住了義軍的去路。雖然義軍船只比官軍看上去多一倍有余,但由于珠江在此處仍然狹窄,寬度有限,密密麻麻的船只列在一起。雙方實際能交上火的船只數量幾乎相同。

    官軍的船只高大,船上裝備著大量能拋射火藥罐的炮機,居高臨下射擊,佔盡優勢。只見到義軍沖在前頭的船只一艘接一艘中炮起火,後面的船干著急卻使不上自己的武器,完全不能發揮船多的優勢。

    張子銓看得心急如焚,可是毫無辦法。江中戰船那麼多,王守信也不知在何處。

    此時,戰局又起了變化。。隨著隆隆的炮聲,一支官軍船隊突然從東江中順流而下,殺出馮村的交匯口,撞入義軍的後方船隊中。義軍頓時大亂,前方的船只以為官軍截住了自己的退路,紛紛調轉船頭逃跑,官軍船只擂著戰鼓開始追擊。義軍潰不成軍,有的掛旗投降,有的被迫擱淺。

    官軍毫無疑問取得了一場大勝。張子銓看得黯然神傷,身旁的豹突士更是難過得流下了眼淚。

    正在兩人不知所措的時候,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不多時,只見幾十匹戰馬從下游方向沿著江邊大道疾馳而來,隊伍中舉著一面帥字旗,是王守信!看來他見大局已定,不等戰斗完全結束,就急著奔回廣州城。

    張子銓在高地上看得真切,心中大喜,這可是天賜良機。他拔出長劍,將手一揮,帶著那名豹突士從高地上直沖王守守信的隊伍。

    對方發現有人來襲,五六個騎士撥轉馬頭,揮舞兵刃迎了上來。張子銓左刺右砍,那五六個人向麻袋一樣摔下馬去。他繼續前沖,又有幾個敵人上來攔截。他在馬上一陣砍殺又輕松地沖了過去,然後看準帥字旗下披著斗篷的王守信猛撲過去。

    眼看就要成功,王守信身邊突然飛出一個灰衣人,揮動一根短杖向他襲來,竟然又是那個和尚。兩人戰在一處,王守信趁機和其余衛士揚塵而去。

    張子銓扭頭一看,帶來的豹突士已經倒于馬下。他頓時無心再戰,知道至少要打幾十合才能佔到和尚上風,王守信那時早跑了。心灰意冷之下,張子銓撥馬向東跑去,和尚緊緊追趕,直到確認王守信已經安全才停下。

    雖然擺脫了和尚,張子銓知道一時半會也再難覓到行刺的機會,尤其有這和尚在。頭一次在將軍府遇見此人,張子銓以為他只是訪問王守信的朋友,現在看來,竟是奉命保護王守信的保鏢。

    .......

    梨花奉命率部先于歐南喜的大軍離開了大寨,她的任務是先期抵達清遠縣城東面的浮橋,牢牢守衛,以防意外發生。若是沒了這座浮橋,歐將軍奔襲廣州城的計劃不說要泡湯,也會變得十分困難。

    然而梨花走的時候有些不開心,因為臨走前歐南喜命令梨花把一半的部隊交出來,由他親自指揮。歐將軍說防守浮橋用不著兩千多人。

    因此,梨花只帶了一千出頭的隊伍出發。她率領這支人馬穿山越嶺,于次日傍晚抵達清遠山區南端的飛龍峽口。然後幾乎不停歇地乘夜出山,沿著山腳從北邊繞過清遠縣城,順利抵達東面十五里處的浮橋,接替了原先守在那里的少量部隊。

    過了幾個時辰,就在天蒙蒙亮時,歐南喜的大軍出現在遠處,如同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長蛇沿著山腳游來,越過浮橋,直向南邊急行而去。

    天亮之後,大軍仍在源源不斷地通過浮橋,梨花細數了一下,前前後後有近三萬人,這是歐將軍的全部家當了。

    等歐南喜的大軍全部通過後,梨花按計劃把防守浮橋的任務交給殿後的一支部隊後,率領自己的一千多人成為新的殿後部隊,跟上歐將軍的大部隊向南全速開拔。

    他們的行動似乎完全出乎官軍意料,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攔截,三萬大軍不停歇地走了一個白天,天黑後繼續前進,到了天亮前,先頭部隊終于抵達廣州城下。

    將士們急行了一天一夜上百里的路程,個個累得精疲力盡,只想倒頭就睡。歐南喜命令部隊稍事休息,等天一亮就立即發動對廣州城的總攻。

    黎明時分,部下來報,城頭上來了少量增援的官軍。歐南喜哈哈大笑︰“晚了!”

    他當即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三萬大軍扛著竹梯,吶喊著朝城牆撲去。廣州城的北城牆前很快架起了幾十部梯子,義軍不顧百里急行軍的疲勞,爭先恐後地向城牆上爬。城上官軍不停地放箭扔石頭,一邊試圖推倒梯子,一場攻城戰由此展開。

    義軍只靠簡陋的竹梯攻城,守軍自然佔盡優勢,只見義軍士兵接二連三地掉落城下,城上守軍出乎意料地頑強。歐南喜心中著急,命令弓箭手加強掩護。

    激烈的戰斗持續著,義軍傷亡不小,但歐南喜毫不氣餒,換上一批由一批生力軍。義軍士氣高昂,不顧疲勞和傷亡勇猛向前。城上官軍漸漸不支。

    歐南喜見狀,命令派出從梨花手里要來的那一千余精銳,準備一鼓作氣佔領城牆。

    ......

    行軍時,梨花和她手中剩下的一千精兵一直走在歐南喜大軍的最後,到了廣州城下,他們也是作為預備隊的一支跟隨徐直的部隊一起部署在大軍後方。

    眼見攻城戰進行到關鍵時刻,似乎只要再加把勁,派上一支精兵就可以拿下來,梨花心中有些著急,何時才能輪到自己上陣。

    正在這時,忽然有人高喊︰“官軍,後面有官軍!”

    梨花大驚,抬頭朝北面望去,只見遠處塵土飛揚,一支騎兵正在疾馳而來。徐直立即命令手里不多的騎兵沖上去迎戰,同時後方部隊全部轉向,準備迎擊敵人。

    “據槍列隊!”

    隨著梨花一聲高喊,部下開始人挨人列成密集的橫隊,一排排長槍直沖遠處而來的敵騎兵。

    義軍前去迎戰的騎兵太少,很快不支,四散而逃。官軍騎兵向著梨花的部隊沖殺過來。梨花命令弓箭手放箭,官軍騎兵陸續倒下一批,其余的繼續沖向長槍陣。

    然而,馬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看見前方密密麻麻一排閃亮的長槍,只要長槍足夠密集,是絕對不會對著槍尖沖過去的,任憑主人怎麼打都不會。官軍騎兵見馬兒逐漸放慢步子,知道馬兒不肯沖,便撥馬朝兩邊跑。有些會騎射的一邊對著長槍陣開始放箭。

    由于槍陣十分密集,官軍箭矢的命中率很高。梨花見長槍兵接二連三地倒下,連聲高喊︰“頂住!不許退!”一邊命弓箭手拼命放箭。

    這一千多人是挑選出來的精兵,雖然不如梨花的意,但畢竟比一般士卒勇敢許多。他們大多身無鎧甲,面對雨點般的箭矢,竟然頂住了,雖然傷亡很大,但沒有後退。官軍騎兵見沖不過去,便在頭目的帶領下想繞過長槍陣,很快和徐直的部隊發生了激戰。

    此時,歐南喜早已停止對城牆的進攻,開始調動馬帥和陸帥的部隊支援徐直。

    突然間,遠處又傳來陣陣喊殺聲,騎兵掀起的塵土尚未落盡,黑壓壓的官軍步兵又出現在戰場上,人數至少有上萬人。義軍士兵開始發慌。

    緊接著,義軍的西面也響起了喊殺聲,又一股官軍步兵殺來,人數也有萬余人。義軍士兵不知失措,這麼多官軍是從哪里來的?官軍主力不是已經去岡州了麼?徐直和幾個頭目來回策馬,命令士兵鎮定。可是眼前的情景又有誰能鎮定下來。

    忽然,廣州城里又一聲炮響,接著城門大開。大批官軍從城里涌出,吶喊著朝不知所措的義軍殺來。

    在這三面夾擊之下,義軍士兵再也受不了了,開始四散奔逃。馬帥和陸帥的部隊行軍加攻城早已筋疲力盡,首先崩潰。

    梨花在後方並不清楚城邊的情況,但听見炮響,她心知不妙,當即高聲大喊︰“不想死的往前沖啊!”

    說著,便揮動雙刀和高理一起領著部下朝殺來的官軍步兵對沖過去。

    兩支軍隊頃刻間撞在一起。梨花一對雙刀舞得好似一團銀花,官軍是踫著死挨著亡。高理同樣劍劍取人性命。其余部下也是拼死沖殺。到處血光四濺,人仰馬翻。

    官軍人多勢眾,梨花的人馬越來越少,可是她咬牙堅持著,幾乎是閉著眼楮一味向前沖。不知什麼時候,她猛然發現,前面沒人敵人。她竟然殺出來了!

    回頭一看,除了高理,只有零零落落數十人跟著。她讓高理率部繼續朝北撤,自己和一些部下殿後。

    不多時,附近的喊殺聲又起,她定楮一看,一支義軍也突到了外圍。官軍正在攔截。梨花大喊一聲,當即率領手下沖向官軍,前後一夾擊,將那支義軍救出。

    再仔細一看,為首那個身穿重鎧,滿臉是血的漢子竟是歐南喜。他身邊除了親衛隊外,很多也是從梨花那里要去的精兵。

    歐南喜見到梨花,百感交集,但也沒有多說,兩人兵合一處,向北拼命追趕高理去了。

    一路上倒是有驚無險。到天黑時,他們已經離清遠縣城東面的那座浮橋不遠了。

    梨花暗自祈禱,官軍不要有另一支部隊先奪了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第116章 總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第116章 總攻並對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