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

第66章 投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瓊樓健步 本章︰第66章 投宿

    道一忙行了個禮說︰“幾位不要誤會。在下是游方道士,想去玉台寺投個宿。”

    藍衣青年喝道︰“山上不留宿外人,你不知道嗎?以後別再來了。讓我們再看到你就打斷你的腿!”

    見對方無禮,道一有點生氣︰”幾位何必動輒要打斷別人的腿?在下只是雲游到此,你們請我來我還未必肯來。“

    另一個鄉客用結結巴巴的官話說︰”誰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我看你是官府的奸細!“

    道一一愣︰”你憑什麼說我是奸細?“

    那人說︰”你若不是,敢不敢讓我們搜搜身上?“

    藍衣青年道︰”對,是要搜一搜!“

    道一見對方如此蠻橫,嗖地拔出劍來,大聲道︰”誰敢無禮!“

    眾鄉客見他亮劍,群情激動。藍衣青年把手中劍一揮︰”他定是奸細!抓住他!“

    道一哼了一聲,如脫兔般向前一縱,閃電般地用劍尖在那藍衣青年手腕長點了一下。對方慘叫一聲,長劍落地。

    眾鄉客見他如此了得,一邊揮舞手中家伙,一邊高聲叫嚷,就是不敢上來。

    道一手挺長劍,大步從他們當中穿過。眾鄉客紛紛避讓,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

    擺脫鄉客後,他向南行了數里,來到玉台寺和尚所說的象山。比起圭峰山,這里只能算個土丘。在象山南坡上,他看到了那個紫雲洞。

    站在洞口,道一躬身行禮,然後朗聲說道︰”全真教弟子毛道一奉師命南行至此。肯請紫雲洞道長相見。“

    話音未落,只听洞內傳來當啷一聲,象是有什麼東西掉在地上。道一又朗聲重復了一遍剛才的話。

    片刻後,洞中傳來輕微又尖細的聲音︰”年輕人,進來吧。“

    道一躬身入洞。里面十分昏暗,面積也不大,當面設了個粗糙的祭台,上面擺著佛祖,老君和孔子像。道一不由愣了一下。再環顧四周,右邊洞頂上懸著一幅發黃的畫像,細看之下,道一大吃一驚,那分明是全真教祖師爺王重陽的像。

    正在他迷惑之際,旁邊傳來聲音︰”果然是全真教。“

    他循聲看去,發現石洞的角落里還有個內洞。黑暗中從里面走出一個老者,身形頗高,披著一件破舊的道袍,十分清瘦,不知是否因久居洞中,皮膚白皙,且沒有一絲胡須。

    道一連忙行禮,再次自報家門後問道︰”不知仙長如何稱呼?“

    老道微笑著說︰”好久沒有听到如此純正的中原雅音了。“

    道一這才注意到,對方也是一口純正官話。

    老道繼續說道︰”貧道絳山,身居此洞已有四十六載。你是貧道所見的第一個全真道士。“

    ”慚愧。“道一又問︰”不知道長師從全真哪位先長?“

    “貧道曾受帝玄大師指點。”絳山回答。

    道一心說,帝玄大師,這個名號怎麼沒听說過呀。不管了,以後再說。于是他又一拱手︰“原來仙長是帝玄大師門下。恕在下有眼不識泰山。”

    接著,絳山道長請道一坐下說話,然後問起道一為何南下。

    道一說︰“我全真以往在北方發展,只因戰亂,南下拓展不易。如今聖朝已一統天下,全真又已是北方第一大教。掌教真人以為現下正是向南拓展的良機,因此師父派我前來探查南方諸道派現況。弟子還以為是全真南下先鋒,沒想到道長才是真正的開拓之人。道長在此獨居近五十年,對全真南傳居功至偉。弟子回去定要如實稟告掌教真人。”

    道一以為自己一番恭維,絳山道長听了一定中意。不料絳山只是哼了一聲︰“又是一統天下,又是南下開拓。難道全真教地盤還不夠大,定要天涯海角都是全真才肯罷休?”

    道一馬屁拍在了馬腿上,心中郁悶,便隨口問道︰“不知道長因何南來?”

    絳山沉默片刻後說︰“那是近五十年前的事了。你不問,我還真想不起來了。五十年前中原混亂,我想尋個安靜地方清修,于是便到此地來了。”

    “原來如此。”道一點點頭又問,“道長身居此洞,不知以何為生?”

    絳山嘿嘿笑道︰“還好你不是以為我坐在這里吸幾口仙氣就能活下去了。我平時會下山到周圍給人算命,看風水,還以符水給人治病。”

    道一一愣,心說,這不是全真弟子所為呀,反倒和南方諸道相似。但轉而又一想,全真在北方有良田萬頃,宅院千座,弟子不用干活,光收租便可過活。老道遠離全真勢力,自然得想法活命,行事也變得和畫符捉鬼的南方諸道沒多大區別。想到這里,平素以全真為傲的他忽然覺得矮了半截。

    絳山看道一突然沉默,又說道︰”貧道在岡州住得久了,認識的人多,靠這些營生也能活下去。“

    道一听了心頭一動,既然絳山認識的人多,不如向他打听一下林家和張子銓也好。于是便問道︰”不知道長認識睦洲鎮的林雲甫林公否?“

    ”當然認識。“絳山點點頭,”林公從前是瓊州太守,為人忠義,又樂善好施。只是他信佛,對我這倒是便看得低了點。唉,本地人人如此,不然也不會遠近百里無一處道觀了。我听說前一陣他家出了大事,官軍來捉他全家。怎麼,你是來找他的麼?“

    道一說︰”弟子不是找他。是找他家一個叫張通的教師爺,才到他家半年。不知道長听說過此人沒有?“

    絳山搖頭道︰“你找他多久了?”

    道一說︰“自他家出事時我便來了。只狠我不通本地方言,尋人說話不易。”

    絳山略微一想,說道︰“你非要找到他不可?”

    “對。”道一肯定地點點頭。

    絳山說︰“若不是我近來腿腳不便,我定可幫你去找。不過,若你願意,我可以教你本地方言,那樣你尋人便容易多了。”

    道一眉頭一揚︰“真的能行麼?”

    絳山道︰“這有何難。我從北方來,不也自己學會了本地話?各地方言再不同,寫到紙上也是一樣的。一個字對一個音。我當年便是自己把話寫到紙上,求本地人念出來,如此這般學會的......你不會嫌我這里太簡陋吧?”

    道一拱手說︰“若道長肯收留,實在好不過。道一學成必有重謝。”

    于是,他當日便退了客棧,又去買了不少應用之物,就搬進紫雲洞去住。

    進了內洞,里面比外洞還要狹小,絳山道長一個人的地鋪已佔去近半地方。道一搬入後更顯擁擠。幸好洞內干燥涼爽,住著並不難過。

    他安頓好自己的鋪位後抬頭一看,發現洞壁上方還掛著一幅字,上面寫著一首詩︰

    五雲金碧拱朝霞,樓閣崢嶸帝子家。三十六宮簾盡卷,東風無處不揚花。

    所用字體瘦細硬峭,潤逸而遒勁,連道一這般書法上不曾用心的人也覺得別具一格。而且詩中所述帝王之家的氣概與這樣狹小簡陋的洞室實在反差太大。

    道一不由心想,這老道恐怕說是來清修,心里恐怕還是向往富貴,又一想,此詩中所說三十六宮也未必指人間宮殿,或許是天上仙境。他這麼一想,倒也釋然。

    道一在紫雲洞住下後,絳山當日便開始教他本地方言。絳山的第一句話是︰“你我所說之語人稱中州雅音,此話切不可到外面對本地人說。”

    道一詫異道︰“這是為何?”

    絳山微微一笑︰“本地人皆以為自家從漢唐時便從中原遷來,所說語音才是中州正統,而你我所用已非正統。”

    道一愕然。故宋處處以正統自居,視北方為異端,語音上也不例外。在道一眼里,南方官話已不忍卒听,何況是粵地土語?

    只听絳山又道︰“其實他們所說也並非全無道理,現在我讀唐詩,已有個別詩句失韻,反而是用本地話才符合韻律。“

    道一再次愕然。

    絳山繼續說道︰”比如柳宗元之《初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五言絕句,我讀來總是不能盡得其意。用本地方言卻朗朗上口,詩意盎然。“

    ”真有此事?“道一十分驚訝,”弟子知道了。待弟子學會本地話後再細細體會。“

    就這樣,道一拜絳山為師,開始學習本地話。除了下山去買菜,每天幾乎無時不在學習。他本就聰明,又博聞強記。不過十余天功夫便欣喜地發現,山下市井之語已能听懂許多。自己一開口,別人也能理解,並對他努力學習本地話大為贊許。

    至于本地話是否為正統中州音,他也欣喜地尋著一兩首詩,用本地話來念不如他的中州雅音。

    ......

    很快到了九月初八那天。絳山對他說︰”明日是重陽節。這是本地人一年中登山的日子。只有這天,這紫雲洞里才會有人到訪。你知道為何?“

    絳山說著一指頭頂的重陽真人畫像。”重陽真人重陽節。他們一听是重陽祖師像,自然要討個吉利。道一,你去山下買些菊花酒來。“

    道一于是遵命下山。

    他走到會城城門口,見那里里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都在圍著牆洞便貼的告示看。他心下好奇,便擠進人群,讀了幾句告示。

    不讀則已,一讀之下,他只覺得腦子嗡一聲,眼前開始發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第66章 投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第66章 投宿並對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