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

第8章 憫忠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瓊樓健步 本章︰第8章 憫忠寺

    辯論過後,長春宮陷入一片悲哀和惶恐之中。

    張文謙和阿合馬回報忽必烈後就要來盡燒道家經書。全真掌教真人齊志誠又身負重傷,一直昏迷不醒。

    張志仙,柴志鼎,馮志久等高道商議後,決定在何真人不能理事期間,暫由馮志久代表全真出面,因為他久居京城,對官場事務更為了解,而眼下全真首要應付的正是官家。

    過了兩天,有消息說天師道張天師在辯論後心灰意冷,已動身返回龍虎山,只留弟子張留孫在京代理。

    上清派宗師蔣宗瑛更是氣得一病不起,很快將掌門之位傳給了弟子許道紀。

    大道教長李德和也已離京,不久後也听說將掌教之位傳給弟子岳德文。

    長春宮現在是人心浮動,如同一個已判死刑將要執行的犯人在煎熬之中。幾個年幼的小道士嚷著要還俗,就連道字輩弟子中也有人在議論,道經都燒完了,如何學道。

    柴志鼎氣得吹胡子瞪眼,把氣都撒在毛道一身上︰“都是你強自出頭。要不是你沖上去想搶和尚的經書,也不會打起來,掌教怎會受傷?又怎會現在無人主持大局?”

    毛道一這兩天也是心神不寧,隨意還嘴說︰“怪我咯,還是師叔你行,就眼睜睜看著全真落敗,站住隊伍里好清閑。”

    “你,你就這樣和師叔講話?“柴志鼎氣道,”你這是以下犯上!我這就去找你師父!”

    過了兩天,預想著來燒道經的人並未出現。

    馮志久這幾天也不在長春宮,听說在到處活動,看有何辦法能避免此滅頂之災。

    張志仙等人著力于救治掌教真人。毛道一等人則忙于安慰年幼的小道士們,說些福兮禍所依,兮福所伏之類的話來開導他們。

    ......

    又過了三天,長春宮外終于來人了。為首的是上回去重陽宮傳旨的那個小太監。他領著一批官員還有和尚。

    道一已經知道,小太監名叫李保寧,原來是南宋宮中的,隨投降的宋帝一起來到大都,被送入忽必烈宮中听差。

    李保寧為人極是聰慧,辦事穩妥,很快得到了皇帝的喜愛,命他學習各種文字,也是一學就會。如今他常隨忽必烈左右,是宮中的紅人。

    李保寧帶人進長春宮自是有聖旨要宣讀。只是聖旨的內容很出人意料。

    道經仍是要燒的。只是除《化胡經》一定要燒外,《道德經》得以保留。

    其他經書的存廢將由這些官員和僧人會同全真道人們一起進行鑒別。鑒定是偽經的才燒。

    全真上下是大大松了口氣。雖然《化胡經》不保,《道德經》是保住了,其他的只要全真道人能參與鑒別,以理力爭,怎麼也能保住大部分。

    事情的轉機過了許久才打听出原委。這得歸功于天師道張宗演留守京城的弟子張留孫。

    是他跑去向太子真金進言。真金喜歡佛法甚于喜歡道法,但他更痛恨的人是阿合馬。

    這次就是阿合馬跑去回報皇帝請求燒盡道經,怎麼也不能讓此賊如願。

    于是,太子真金又去對忽必烈進言︰“黃老之言,治國有不可廢者。”

    忽必烈想起以前封張宗演為“演道靈應沖和真人”的原因是,張宗演的父親,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曾明確對忽必烈預言,說他可在二十年後一統天下。

    結果不多不少二十年,事情真的成了。如此看來,道家也不是一無是處。

    于是忽必烈就改了主意,只燒掉那些談及佛家的道經。

    事情即如此定了。

    ......

    接下來的十多天,那些官員和僧人便住進長春宮,和道士們一起到藏經閣翻經書,免不了又是一輪又一輪爭執,何書為真何書為假。

    最後定了三十七種經書為偽經。

    匯報上去後,朝廷下令各地燒毀這些經書和印版。

    京城附近幾百里內收集來的偽經和印版要先集中到長春宮檢點,然後運到憫忠寺去燒毀,而且要全真自行運去。

    眾道明白,讓全真運經去佛寺去燒的主意一定是和尚出的,真是解氣的好辦法。

    可是,運終究要運的,那麼派誰去運經書呢?

    柴志鼎跳出來說︰“道一,全是你惹的禍。當然得你去燒。”

    道一心說,雖然掌教受傷可能由我而起,燒道經怎麼能怪到我頭上。要是當時一言不發就認了輸,說不定阿合馬早就用那帶來的千斤木炭把藏經閣都燒干淨了。

    他剛要辯解,卻听師父說道︰“孟子雲,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道一,運經書去給和尚燒,正是上天苦汝心志,勞汝筋骨,欲以大用。”

    道一無話可說,只得從命。

    ......

    憫忠寺是京城第一大寺,位于城南順承門外七八里,即長春宮東南數里處。

    定下了燒經的日子後,毛道一便將經書和印版裝上一輛大車運往憫忠寺。

    道家在辯論中大敗,要燒經書的事早已傳遍京城。道一駕著車一路朝憫忠寺走,路上便遇到附近居民指指點點。

    有小童還跑來圍著車子轉,一邊大喊︰“壞道士,騙人錢,寫假經,不要臉。”一邊朝車子扔土塊。

    道一也挨了兩下。他不加理睬,只是揚長而去。

    到了憫忠寺,寺前的大街邊已經拉上了橫幅,上書“敕令焚燒道家偽經在此”。

    一排和尚已在寺門口列隊等候。

    道一將經書和印版卸下車,堆作一堆。

    接著,陸續有官人乘車馬而來,周邊百姓也聚集了不少。

    等差不多到齊後,某官員訓話,然後和尚們口念佛號。

    道一點起火把,從容地投入書堆。烈焰升騰而起,雪白的灰燼飄然升上天空。他卻仿佛看見的是在終南山中遇到的神仙姐妹那雪白的裙裾。

    等經書燒得差不多了,他便回長春宮復命。幾個老道士仍在為如此多經書被燒痛苦不堪。

    從各地又有一批要燒的經書運到。此時,負責鑒別經書的官員與和尚早已離去,留下個把小官裝樣子。

    小官見又有經書來,檢點後便命就地點火焚燒。道一瞧見,趕忙上前制止。

    “皇帝的聖旨說得清楚,要由我們全真把所有的經書運到憫忠寺去燒。你敢抗旨?”

    旁邊的眾道士迷惑不解,有人對道一怒目而視。小官一听卻覺得有理,不遵照聖旨行事可是大過。

    于是,第二天,道一又運了一批經書前去憫忠寺。

    寺里的僧人見他又來,頗為驚訝。道一指著橫幅說︰“我奉旨在此燒經。”

    僧人只好讓他燒,于是道一堆好經書和印版,又把小官給的單據交給僧人。

    僧人馬馬虎虎核對一下,他就點了火,還淋上帶來的黑油。頓時一股黑煙升起,刺鼻的煙味彌漫開來。

    今日已無人來圍觀,秋風卻將煙塵臭氣四處吹散,陣陣黑灰飄向憫忠寺。

    僧人們避之不及,可又不敢阻攔。寺門口進出的香客皆掩鼻而過。

    ......

    第三天早上他再次駕著裝滿經書和印版的大車離開長春宮。

    沒走多遠,迎面來了個人堵住了大車的去路。

    他停下車,定楮一看,竟是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衣著普通,卻長得端目修鼻,模樣清秀,一對杏眼尤其靈動。

    “姑娘,你要做什麼?”道一笑著問道。

    姑娘說︰“你是不是要送書去燒?我要找我的書。昨天他們來查抄道書,把我的書也抄走了。”

    道一看看四周,見沒人注意他這邊,便說︰“你先上來說話。”

    姑娘毫不猶豫地爬上車坐到他身邊。道一繼續駕車前行。一邊走,他一邊又問︰“你是哪里的,叫什麼名字?”

    “我叫劉真真,是玉虛宮的。”姑娘說。

    道一想起,在長春宮辯論時,來的道士中有一個大道教玉虛宮主,劉真真應該是那里的吧。

    ”你停下車,讓我找書。“劉真真又說。

    ”先等等,得找個僻靜處。“道一邊說,邊加速前進。走不多遠,他見旁邊有一條岔道,立即把車拐了進去。

    車一停,劉真真就開始在車上尋找起來,道一幫著她搬開大堆的經書。結果一車書翻了個遍,也沒找到。

    道一安慰她說,或許她的書還沒送到。

    劉真真說︰”那我明天再來。你還會運書來的對不對?”

    道一聳聳肩說︰“明天不一定有。你多等幾天吧。”

    “不,我每天都會在這里等你的。”劉真真說,然後,她掃了一眼書堆,抱起一疊就走。

    道一趕忙攔住她,“這不是你的書啊?”

    “燒了可惜,我偷偷拿點,不會有人知道的。”劉真真說著,扭頭走了。

    道一嘆息一聲,便駕著車又上路了。

    當他來憫忠寺,卸下經書正要點火的時候,寺里出來一位胖大和尚,領著幾個小和尚。

    大和尚自稱叫廣淵。他說︰“小道士,我知道你是在此奉旨燒你們的道經。可也不能把寺內弄得都是臭味吧。”

    道一連連搖頭︰“我只管奉旨行事。要是有旨不奉,腦袋掉了你管飯吃?”

    廣淵見他言辭粗俗,眉頭一皺︰“阿彌陀佛,這位小道士,聖旨只是讓你們在憫忠寺燒。你大可到本寺後面找塊空地來燒,為何一定要在寺門口呢?”

    毛道一把頭一昂︰“是我燒經,不是你燒。聖旨上說在憫忠寺燒,我本該把經書搬進你們寺里去燒的。現在已經是便宜你們了。”

    大和尚又誦了一通佛號,說道︰“小道士真是蠻不講理啊。難道道士都是如此麼?我佛慈悲,法力無邊,你來听我講法,定可消除心中怨氣,免生惡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第8章 憫忠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第8章 憫忠寺並對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