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來說,會試結束後,滿朝官員們應該將重心放在即將開展的殿試一事上才對。
    然而這一次,大臣們居然將目光放在了此次會試結果的‘公平性’之上!
    有官員上奏稱,此次會試結束之後,有不少落榜的學子,專門跑到了禮部衙門門口鬧事。
    這些鬧事的舉子們表並示,他們中有許多人都已經考了幾十年,卻仍是不中。
    反倒是有許多二十來歲,還是頭一回參加會試的年輕舉子們中了。
    活著本來就不容易了,能怪別人就別怪自己。
    這些不甘于落榜的學子情願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們懷疑起了會試的公平性。
    其實這種鬧事的情況,基本每次科考都會發生,總有不服氣的落榜之人,會因為承受不住落榜的打擊,而故意尋釁鬧事。
    按理來說,這種人,給他兩棍子也就老實了。
    然而今年,這種事居然還被人專門寫進了奏本,呈交給了皇帝陛下決斷。
    明眼人都知道,這樣拐著彎,目的無非就是有人不滿于張允修中榜了而已。
    雖然大臣們都沒有確切的證據來證明張允修舞弊了,可張重輝上下打點跟會試有關官員們的事情,卻是人盡皆知的。
    雖然張重輝賄賂的錢額數目太少,而且大部分人別說收那幾兩碎銀之了,直接便是連見都沒見張重輝,比方說主考官曾朝節就是其一。
    可沒收,或者少收,只是表面上的罷了,萬一張重輝在背後偷偷給了那人巨額金銀,又或者給了什麼別的好處呢?
    可現在的問題是,到底是誰收了張重輝的賄賂好處?
    若說張重輝只去那麼幾個人的家里賄賂也就算了,關鍵是他把所有跟會試有關的官員家里,全都走了一遍!
    哪怕明知要被拒之門外,他也要去!
    這麼多人,總不可能全都收了張重輝的賄賂。
    可凡事壞就壞在一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現在好了,但凡跟會試扯上了關系的人,幾乎全都成了嫌疑者。
    要是真把這些人全都給扯進去,那接下來的殿試直接不用辦了。
    所以,得找一個目標來才行,故而,身為會試主考官的曾朝節,不可避免的被彈劾了。
    曾朝節被彈劾的理由,無非只有兩個。
    第一    他是會試的主考官。
    主考官所擁有的權利十分大,故而每每只要有徇私舞弊的情況出現,主考官都將無法逃過嫌疑。
    就算是真沒有嫌疑,那也得擔責任!
    曾經也擔任過科舉主考官的申時行和于慎行,也都因為這些事情,而遭到過同僚們的彈劾攻擊。
    第二個,也是許多人懷疑的理由,那便是    曾朝節也是湖廣人。
    雖然曾朝節跟張允修,一個湖南,一個湖北,差遠了去了,可終歸都是楚人。
    偏偏好死不死,身為萬歷五年一甲第三名探花郎的曾朝節,是張允修二哥張嗣修的同年!
    這一來二去的巧合之下,縱使曾朝節躲過了十幾年前‘倒張’時的風波,卻終究還是在這一次的會試之上栽了跟頭。
    曾朝節是個要臉皮的人,被這麼一彈劾,馬上就寫了辨解奏疏呈給皇帝。
    然而,不論是彈劾曾朝節的奏疏,還是曾朝節自辯的奏疏,全都沒能引起皇帝陛下的反應。
    萬歷不理官員們的上奏,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然而這一次,大臣們卻是奇怪了起來,畢竟此事事關張居正的後人啊!
    皇帝不管事,言官們就跑去內閣鬧,反正現在的內閣,有的是人。
    ……
    言官們是會看人下菜碟的,在皇帝面前是一種說法,來了內閣,卻又換成了另一種說法。
    “于閣老,張允修一個罪臣之後,如今他考中了貢士,將來恐怕還要入朝為官,這是否有些不妥?
    便是翻遍史書,我也從未曾見過這種罪臣之後,還能在朝為官的先例啊,請問您身為閣老,怎麼看待此事?”
    某位被當槍使的年輕翰林上來就將話鋒對準了于慎行,這擺明了就是在給這位罪臣張居正的學生挖坑跳。
    于慎行並不負責此次科舉事宜,被內外戰事煩擾已久的他,已經不復剛入閣時的寬仁待下了。
    他的脾氣越發暴躁起來,面對下級這樣沒事找事的行為,他當即便是回懟道︰
    “張太岳是罪臣,可皇上早就已經復了張允修的蔭官!即便張太岳有罪,可張允修已經得聖人赦免!
    既如此,張允修為何不能參加科舉入仕,為我大明朝效忠?難不成你在藐視聖上的恩典,你在質疑天子的聖令不成?”
    于慎行反扣帽子的本事,直接把那年輕翰林給整愣住了,說到底他也就是受了別人的指使,才敢來內閣找茬的。
    然而還沒等這翰林作出辯解,于慎行又乘勝追擊,喝道︰
    “你既食君俸祿,就不該問出這種大逆不道的問題!你這不僅僅是不尊皇上聖令,更是為無父無君的小人之舉!
    你觸犯天子,我真不知道你還有什麼臉面留在朝庭為官!我勸一句,還是早些回去寫封辭呈遞上來吧!”
    于慎行罵完這翰林後沒有一刻停頓,當即便是指向了剩下那些一起來鬧事,且即將接連開口的烏合之眾,罵道︰
    “還有你們!你們一個個不呆在各自衙門,辦好本職差事!反倒是拉幫結派的趕來內閣,你們想要做什麼!
    內閣可是軍機重地,眼下軍情似火,內外戰事紛亂,你們這副樣子,究竟是想造反,還是想偷去情報給敵人!”
    于慎行此言一出,前來鬧事的人全都慌了!
    誰都知道他們來內閣鬧事,是為了逼閣老們去逼他們的皇帝陛下!
    然而誰都沒想到,于慎行一上來就是給那個年輕翰林扣了一頂無君無父的帽子!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呢,又給他們所有人都扣上了一頂‘奸細’的帽子!
    事到如今,再在內閣待下去也不合適了,萬一內閣真丟了什麼機密文件,再把通敵的罪責怪到他們身上,那可就完了。
    這群烏合之眾就這麼三三兩兩的散去了,有不服氣的人在走之前,還不忘陰陽于慎行一句︰
    “呵呵!真是好一張顛倒是非黑白的尖牙利嘴!于閣老不愧是張居正的學生!”
    于慎行听到了這話,壓抑已久,忍無可忍的他當即便想追上去大罵一句︰
    “我要是張太岳!早就把你們這些人全部拉去午門打板子了!”
    最終,于慎行還是忍住了這個有些沖動的想法,與之代替的,是一種令他頭皮發麻的恐懼感!
    于慎行徹底呆住了,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也會有這種想法!
    要知道,當年張居正罰鄒元標那些人打板子時,他可是極其不同意此事的啊!
    可現在,面對言官們的刁難,他于慎行居然也有了張居正當年的想法……
    于慎行逐漸意識到,自打進了內閣以後,他開始變得不像自己了。
    于慎行更是回想起了,他那位專權攝政的老師張居正,也曾不顧及權勢滔天的嚴嵩父子,公然上疏為楊繼盛求過情。
    于慎行似乎懂了,走到頂點的人,想要不忘初心,是很難的。
    張居正做到了,卻也因為這不忘初心的一場場改革,落了個抄家的悲慘下場……(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