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聖主

【黑翼雜談】哀歌總該被人傳唱 - 寫在2019年公祭日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洛希Rch 本章︰【黑翼雜談】哀歌總該被人傳唱 - 寫在2019年公祭日

    qzone.io,最快更新御聖主 !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故不更新正文,而是想在這里結合公祭日談談筆者的一些歷史觀,今後每月都會有一至兩篇雜談,內容主要是創作心路和給角色的蓋棺定論。

    國家公祭日的起點是為了紀念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事件,其目的卻絕對不僅僅是所謂的“祭奠”而已。我想,作為這個國家的一份子,作為這段歷史的繼承者,隱藏在“祭奠”背後更為重要的,是“記住疼痛,忘掉疼痛,防止疼痛”的過程。

    可能不少讀者已經發現,《黑翼編年史》的設定與傳統玄幻有一定區別,其核心就在于《黑翼編年史》中的“一靈四魂”修煉體系。由于“御魂”和“守護靈”的存在,使得每個角色都有屬于自己的“老爺爺”,而不僅僅是主角本人。之所以這樣設計,並不是單純為了做一個新穎的變革設定,而是這個設定符合筆者想要講故事的初衷——

    筆者希望做到的,是通過現在的角色與“四魂”之間逐漸達到同步、獲得這些英雄人物認同的過程,來回溯歷史、解讀歷史,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與讀者就一些歷史事件的觀點進行交流。因此,《黑翼編年史》同時也是一部人類的“編年史”,是一部借今喻古、借古說今的特殊作品,傾注了筆者很多研究和心血。

    以筆者的閱讀和經歷而言,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向來不喜歡記載“完美”的英雄事跡,尤其反感西方“亞瑟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中國歷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總是要麼白璧微瑕,要麼悲劇收場,這是華夏歷史和文化中流淌的悲劇基因。文聖孔丘終無大績,武聖關羽敗走麥城,霸王項羽垓下別姬,曹孟德亂世奸雄,美周郎英年早逝,陳子雲弱不禁風,乃至劉玄德白帝城中托後主、諸葛亮五丈原上七星隕、岳鵬舉風波亭下灑熱血,一樁樁一件件,俱是不以完美結局收場。到了文人筆下,更是刻意濃墨淡彩,將之裝點得比真實更為令人扼腕嘆息。

    筆者將這種特性,稱之為中華文化骨子里的“哀歌主義”。

    其實回頭想想看就不難理解個中原委了。因為華夏五千年,沒有哪個孩子能听著“超人”和“美國隊長”的完美故事成長起來,他們得听“狼來了”,得听“塞翁失馬”,得听“萬里覓封侯”,才能從不完美的故事里知道什麼事情是不該做的,是需要避免的,是疼的。

    疼了,才能長記性。

    《黑翼編年史》第一卷名叫“流霆街編”,副標題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我不愛用言過其實的標題作噱頭欺騙讀者,因此“流霆街”這個篇章注定是沉重的,無論是即將在永燼城內上演的故事還是後續江憶回到流霆街之後的故事走向,其中不只包含了江憶的一路成長和復仇,更帶著一種痛定思痛。其實從日前章節中秦卓反叛的理由,筆者就開始力圖展現這種思維跳動的過程。

    我不想寫令人作嘔的配角,一部編年史,就應該客觀地賦予每個角色深度和立體感。

    很多網文受人詬病的原因,往往在于所謂的“無腦”和“小白”。這當然不是作者的錯,沒有哪個寫作者不想創作出足夠可歌可泣的故事。但現實的骨感往往讓這個市場的買賣雙方都必須在足夠理想、足夠烏托邦的作品上尋求商業價值,這無可厚非。

    只是我想讓能看到《黑翼編年史》的讀者明白,很多小說思路是不對的。成就大事的主角不應該是被命運一路逼迫、被惡意的人性一路挑釁,才一步步登臨巔峰。能成大事者,必定要有背負、有理想、有藍圖,更有在折磨和痛楚之中咬緊牙關的毅力,才能最終走到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沒有書里寫得那麼簡單。

    歷史是沉痛的,祭奠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銘記這一切。有句流行語叫做“忘記意味著背叛”,我覺得不是,應該說“忘記意味著毀滅”。正如我在《黑翼編年史》里設定的四魂是記憶與經歷的集合一樣,真正存在于世界的,是別人記憶中的存在,而不是存在本身。“春秋禍”發生時,人類歷史被一點點吞噬,存在也相應地失去其意義,就是這個寓意,關于這一點,在後續的劇情中筆者會一點點展開去敘述。

    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民族需要一直記住這些痛苦的哀歌,才能反復警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希望這個公祭日里讀到這篇文字的人,能比看一天更新更有收獲。以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御聖主》,方便以後閱讀御聖主【黑翼雜談】哀歌總該被人傳唱 - 寫在2019年公祭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御聖主【黑翼雜談】哀歌總該被人傳唱 - 寫在2019年公祭日並對御聖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