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亂

第37章 維翰安寧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吃飽除人 本章︰第37章 維翰安寧

    王維寧原本是不樂意的。

    但就在王維寧打算拒絕時,吳世給他描繪了一個男人無法拒絕的夢想,他答應了。

    “叔父征伐川陝,輔翼國家,是何等雄壯威武;

    醉臥美人膝,醒持殺人劍,四方狄夷不服者,族!

    大哥難道你不想長槍策馬、蕩平天下,立不世之功,為天下黎庶,維翰百年安寧乎?”

    維翰安寧,是吳三桂委派全權節制、征伐甘陝的王屏藩給兒子起的名字,出自于︰

    “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

    意思就是在自己討伐四夷後,自己的長子不需要再和自己一樣,在馬背上風餐露宿,只需要在朝堂上輔佐君王時,為政有德,維國安寧就行。

    這既是一個父親的愛護,又是一個父親的期望。

    王維寧豈能不懂父親的意思。

    父親為他付出那麼多,他自己一直也想做些成績出來。

    既是為父親分擔,也能讓父親感到驕傲。

    所以,在吳世的那番話說出來時,他義無反顧地答應了。

    其實,王維寧並不是看不出吳世的意圖,而是看出後沒說出來罷了。

    在王維寧看來,吳世的手段並不高明,甚至有些幼稚。

    忽悠別人或許可以,但想瞞過一個主掌數省軍政、手握數萬大軍的統帥,耗費了十余年心血培養出來的嫡長子,根本不可能。

    不外乎吳世想培育私兵、死士罷了。

    這做法並不新鮮,幾年前,清廷的康熙皇帝才用這招對付權臣鰲拜,將鰲拜擒拿下獄。

    鰲拜是什麼人,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戰功顯赫,是真正從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悍將,也是清廷鼎立中原以來,真正以武入閣、托孤寄命的顧命大臣。

    且當時鰲拜年僅五十來歲,平日養尊處優,保養得當,正是一個男人精力、武力的巔峰,豈會被幾個沒見過血的十來歲小娃娃擒住?

    還不是因為鰲拜忠于順治皇帝所托,為人雖然囂張跋扈,但對康熙依然赤膽丹心。

    當鰲拜見到自己盡心竭力輔佐的君王,用如此幼稚、拙劣的辦法都要擒拿自己時,鰲拜頓時如晴天霹靂,愕然失望。

    他從年幼的康熙皇帝眼中,看出這個孩子眼里流露出來的恐懼與亢奮,他就知道,康熙是一定要除掉自己的。

    或許孩子長大了吧。

    這個輔佐三代君王、為大清忠心耿耿征戰沙場數十年,身中百十創,未曾落淚言痛的老將軍,此時心都碎了。

    哀莫大于心死。

    這位大清的擎天棟梁,老淚縱橫,心灰意冷。

    面對眼前幾個瑟瑟發抖的侍衛,他沒有傷害他們,甚至沒有一丁點反抗,就讓他們“擒獲”。

    最後還伏低身態,對外宣稱自己是因為“跋扈不敬皇帝”而被擒,罪有應得。

    一個矢志為國的老將軍,主動用自己幾十年的聲望、踐踏自己“巴圖魯”的尊嚴,讓年幼的康熙皇帝“踏”在自己的身軀上,登上權力的巔峰。

    康熙咒著鰲拜死,可鰲拜到死都在護著玄燁的平安。

    ……

    王維寧記得很清楚,收到這個消息時候,他正和父親在沙盤上排兵布陣。

    當王屏藩听到這個消息,對康熙的做法大為驚愕。不一會,又哈哈大笑起來。

    王維寧見父親捧腹大笑,心生疑惑,故而提問。

    他到現在還記得父親說過的話︰

    “手握重兵卻能被帝王輕易擒拿住的,都是忠臣,如李牧、韓信、岳飛、袁崇煥。”

    “而不忠誠的臣子,只會起兵叛亂。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搏得一線生機。”

    “康熙自毀干城,貽笑天下。清帝如此昏聵,大王大事有望矣。”

    所以,當吳世做出類似舉動的時候,王維寧立刻就聯想起康熙這事。

    本來王維寧還是有些避忌,因為涉及到兵事的,都是極為敏感。吳世這樣做是想干嘛,此時還不好猜測,畢竟這是主君家的家事,跟臣子無關。

    但想起了父親信函里提起的擔憂後,他覺得需要幫吳世一把,為了這個義弟,也為了自己的家族。

    父親的信件里說到︰

    大軍征伐于川陝,雖然努力維持,但由于藩內主力部隊決戰于荊湘,四川方面只是偏師,兵力總體比清軍薄弱,沒法形成局部優勢。

    再加上四川之前被清軍屠戮,幾無人煙,沒有源源不斷的士卒補充。

    川中殘存百姓听聞王師反清討虜,面對熟悉的故國衣冠,川中百姓歡慶雀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懇求王師殺虜復漢,為川中死難百姓復仇。

    雖有心進取,但殘破的四川,無法為出兵關中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勤補充,再加上大軍缺乏糧草,在甘陝推進不順。

    現在大軍拉鋸于川陝,主力部隊對峙于荊湘之地,戰事焦灼,遲滯不前。

    我軍以西南一隅之地,對抗全據中國精華之地的滿清,必然舉步維艱。

    再加上大王年邁,世子罹難,世孫年紀又小,怕將來有個萬一,無人能帶領藩下各路悍將,恐致崩潰……”

    父親的信件里充滿了擔憂,看不見吳藩勝利的希望。

    原本王維寧也是充滿了悲觀情緒。

    特別是看見作為繼承人的吳世,文明儒雅,謙遜平和,他感到很失望。

    不是儒雅謙遜不好,而是太好了。

    如果是作為一個王朝的繼承人,在一個承平時代,這樣的君主,是所有士大夫理想中的人君。

    但現在是爭霸,是決定天下存亡的生死之戰!

    勝,則故國衣冠仍在,天下傳承尚存;

    敗,則故國衣冠淪草莽,漢家兒女若顛連。

    如今,每日都有無數的平民死去,又有無數的驕兵悍將出現,而柔弱謙遜的君主,是沒法令人感到恐懼的。

    如果沒有雷霆手段,根本震懾不住那群刀尖舔血的兵將。

    吳藩上下,需要一個強悍的霸主,來帶領那群豺狼虎豹,而不是一個謙謙君子。

    原本王維寧已經心灰意冷,打算得過且過。

    但自從發現吳世病愈之後,開始與之前不同,行事如游俠無賴,逐漸“不似人君”的時候,王維寧眼楮里卻開始有了光,有了希望。

    或許,他真的能行。

    那推他一把又何妨。

    王維寧打算要把這里看到的事,全部寫下來,告訴他的父親。那也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大英雄——王屏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藩亂》,方便以後閱讀藩亂第37章 維翰安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藩亂第37章 維翰安寧並對藩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