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惡痛絕的酒桌文化,不喜歡的看官老爺可以跳過)
康熙十五年、永歷三十年(1676年)一月、春節前夕、洪陽城(今屬民間不承認屬于揭陽市的廣東省普寧市)
來自西伯利亞的北風依舊在廣東這片土地上展示著屬于它霸氣,寒冷濕潤的氣候凍得洪陽城內外的士兵瑟瑟發抖。
廣東這地方與雲南不同,雲南是冬暖夏涼,而廣東是夏天能曬得中暑,冬天又濕冷刺骨。
如果士兵們不是被刀槍逼著,應該沒有一個廣東人自願在廣東的冬天里,走出溫暖的房屋,哪怕外面丟著一個銅板。
此時洪陽城內的一座“駟馬拖車”規格的大宅里,原本的主人早已不知所蹤。
而平南王二王子、安達公尚之孝在普寧知縣的陪同下,在溫暖的廂房中正準備享受著潮州菜的風味。
古樸的圓桌上擺放著普寧縣內新亨酒家大廚特制的潮菜,菜品很用心,分別來自潮州八縣各地特色︰
有海陽(今潮州潮安)的明爐燒響螺、饒陽(今潮州饒平)的魚飯、蓮陽(今汕頭澄海)的獅頭鵝、潮陽(今汕頭潮陽)的生腌、洪陽(今揭陽普寧)的豆干、揭陽的炒筍、葵陽(今揭陽惠來)的酸梅午筍(魚)、新陽(今梅州豐順)的鹽𤤾雞,還有一鍋用生米加入干貝、生蠔、蝦、蟹等海鮮熬煮出來的砂鍋粥等菜品,都是潮州八邑當地的特色菜,主打一個“鮮”。
旁邊的小桌子上,還有知縣搜羅全縣糕點師傅趕制出來的小吃,有蓮陽的豬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