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不夜侯

第709章 最好的結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月關 本章︰第709章 最好的結局

    “楊某本是奉詔來此,處理裘皮兒將軍一案。

    如今,裘皮兒將軍被害一案,已真相大白。

    楊政太尉被潘泓岳加害,逆賊潘泓岳亦被本大夫手刃……,利中亂象,至此當休矣!”

    將眾將領帶進節堂,楊沅上座後,馬上開誠布公地交代了他的結論。

    時寒听了,心中便是一寬。

    他听到了“利中亂象,至此當休矣!”

    這是楊沅在表態。

    利州中路,確實不能再亂下去了。

    如果有誰眼里不揉沙子,還想計較個清清楚楚,利中楊家軍必成一團散沙。

    而這些將領都是手里有兵的人,那時還不知道要釀成多少大禍。

    楊沅對于南鄭之變,心中雖然已經有所判斷,但他只能難得糊涂一番。

    追究是無從追究的,哪怕他明白了全部真相,也沒有任何實據作為佐證。

    天子就算信他,也只能因此惡了利中諸將,以後慢慢磋磨他們。

    而利中諸將之所以會有這般舉動,既不是對大宋不忠,也不是圖謀自立。

    只是因為他們的利益需求與楊政不同,而楊政一意孤行,壓根沒考慮這些老部下的未來。

    雙方矛盾日益激化,楊政又讓陳涿光在定軍山搞出個串聯密信出來,時寒等人只能先下手為強罷了。

    內中是非對錯,誰又說的清呢。

    楊沅又道︰“本大夫奉詔來此,只為裘皮兒將軍一案。利中局勢,楊某本無權置喙。

    時將軍,利中諸軍,如今以你資歷最老,威望最隆,還望你等顧全大局,盡快穩定局勢。”

    說罷,楊沅離座而起,避讓一旁︰“此間情形,本大夫會以金牌急腳遞傳報于陛下。”

    說罷,楊沅向利中楊家軍事集團的各位高層團團一抱拳,舉步走了出去。

    他此行,是以右諫議大夫的官身奉旨查辦裘皮兒離奇死亡一案,本就無權過問整個利中地區的情況。

    現在,他負責的事情已了,離開節堂,將此間情形交由楊政軍事集團的這些高層首腦們自行商議就是了。

    楊沅有欽差身份,楊政不在,他坐得了主位。

    如今楊沅離開了節堂,那張鋪著虎皮的帥椅便空了下來。

    時寒坐在下首首座,臉色凝重,一言不發。

    潘泓岳控制太尉府之後,不僅抓了楊福和楊祿,南鄭城里的文武大員,也被他借用太尉楊政的名義請進府來,然後一一拘押了起來。

    此時也都被放出,一時間濟濟一堂。

    除了他們這些楊政軍事集團的高層,楊福、楊祿、楊壽三父子也在節堂之上。

    周無翼熱忱地道︰“時大哥,裘皮兒死了,太尉死了,潘……賊也死了。利中,不能再亂下去了。

    太尉之下,你就是眾望所歸之人,還請時大哥上座,為我等主持大局!”

    周無翼此言一出,節堂上眾文武大員的目光,立即齊刷刷地投向時寒。

    激動的、懷疑的、漠然的、不屑的,種種目光,讓時寒身上泛起針砭一般的感覺。

    “我,我哪有資格上坐?太尉不幸去世,我們這新任利中之主,得由天子任命。”

    時寒沒有理會周無翼的好意,周無翼不是在捧殺他,是真想擁立他上位。

    但,他從來就沒有想過取楊政而代之,他與楊政的矛盾,只是想保留現在的一切。

    但是楊老太尉,連他現在所擁有的也想奪走,所以他才起了反抗之心。

    但要讓他坐上楊政的位置,他是沒有那個信心的。

    楊政雖是武人,卻也不至于連基本的牽制、平衡權術都不懂。

    就算他不懂,他身邊還有陳涿光等幕客智囊替他出謀劃策。

    所以,利中楊政軍事集團,下邊首先就分文武兩大派系。

    兩大派系之中,又各分幾座山頭,只是他姓時的這座山頭更高一些,卻不是唯一。

    他是有著自己山頭的鮮明烙印的,無法成為楊家軍各個派系都認同的利益代理人。

    那樣,他馬上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如果不是此刻城中軍隊都是他們的,他敢坐上帥椅,不服他的武將就敢立即拔刀。

    這節堂馬上就得上演一出“全武行”。

    時寒向劉入溪遞個眼色,劉入溪會意,起身道︰

    “各位,我利中近來多事,一切因由,皆緣于我利中諸軍要並入利西的傳聞。

    潘泓岳也是因此才犯了糊涂,釀下如此大禍。

    如今太尉不在了,我利中諸軍該何去何從?

    諸位都在,今日正該好好商議一個辦法出來,否則只怕這亂子只會愈演愈烈。”

    掌書記陳涿光輕咳一聲,站了起來。

    他的一只手臂被砍掉了,虛垂著一只袖子,再加上臉色慘白,與平素太尉身邊第一智囊意氣風發的模樣全然不同。

    “諸位都知道,陳某是太尉身邊近人。

    太尉年邁,利中諸軍是太尉一手打造,如何安排利中諸軍的未來,太尉為此自然是殫心竭慮。

    並入利西,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只是太尉的打算之一。

    顧慮的就是朝廷一旦派來一個不知兵、不知體恤我等的統帥,倒不是說,非要並入利西不可。

    如今我利中諸軍彼此間多有猜忌,原本可與利西分庭可禮的強大武裝,眼看就要分崩離析。

    如果太尉他老人家在天有靈,想必也會心中悲痛。

    利中局面,是我們大家用戰功、用性命爭取出來的,我相信沒有誰,願意讓利中繼續亂下去。

    這里沒有外人,今日,我們大家就推心置腹,商量個辦法出來吧。”楊壽听了,不解地大聲嚷嚷道︰“陳叔,我爺爺不在了,可我小叔爺還在啊,怎麼就沒人當家做主了?

    還需要大家這麼傷腦筋麼?”

    周無翼哂然道︰“小壽,不要胡言亂語。

    楊大夫是朝廷派來處理裘皮兒一案的欽差,他還是潼川路經略安撫使,怎麼能主持利中大局。”

    楊福目光微閃,暗戳戳地嘟囔道︰“也不是不行啊,少師吳,還曾任四川宣撫使呢。”

    陳涿光正想拐彎抹角地把話題引到楊沅身上,不想楊壽一句無心之語,給他來了個神助攻。

    而一向懦弱的楊福,可是一點也不傻,只是他爹太強勢了,把這唯一的兒子,管教成了“爸寶男”。

    如今他爹死了,這些叔父們貌似對楊家也不像以前那麼親近了。

    那當然是楊沅這個小叔父上位,對他們楊家最有利。

    所以,他也鼓起勇氣跟了一句。

    興元府駐扎御前中軍步軍第一將副統制慕容千羽,就是今晚開城“里應外合”引時寒等人進城的將領。

    他正存著將功贖罪的心思,楊沅雖然無權過問利中現在的局勢,可他有權把所知所聞所見稟報朝廷啊。

    文人一支筆,黑的能說成白的,更何況是狀元郎的一枝妙筆。

    這時不拍馬屁取悅楊沅更待何時?

    所以,他馬上跟了一句︰“對啊,楊大夫是太尉的族弟,如果由他接任利中諸軍都統制,相信無人不服!”

    南鄭知府孔紀濤和掌書記陳涿光同為利中楊氏軍事集團里的文官勢力代表。

    其實他的官職要比陳涿光高,但陳涿光官階雖低,卻是楊政太尉的幕客師爺,實權還在孔知府之上。

    因此,他二人之間,一貫以陳涿光為首。

    此時一見情勢發展,孔知府馬上出來打配合。

    孔紀濤撫須頷首道︰“不錯,吾等若聯名舉薦,相信楊大夫亦可兼領我利中軍政大權。”

    興元府駐扎御前後軍步軍統制高敢,就是和時寒並列的另一山頭的帶頭大哥。

    他的威望、資歷、權力,較時寒都要遜色三分。

    但論實力,相差有限。

    這利中之主,無論如何是輪不到他坐的,所以他最怕的就是由吳家接掌楊家軍。

    那樣的話,他們這些身上楊系烙印太深的將領,最後都得卷鋪蓋滾蛋。

    其次,他怕的就是時寒上位。

    兩人較勁較了半輩子了,時寒一旦做了利中之主,還能有他的好果子吃?

    一雙雙的小鞋丟過來,能憋屈死他。

    想到這里,高敢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我贊成!我高敢舉雙手雙腳贊成!誰反對?”

    酒色之徒楊祿見狀大喜。

    真正知道楊沅與他這個楊家並無關系的,只有太尉楊政和掌書記陳涿光還有他爹楊福。

    他和楊壽一樣不知真相。

    他小叔爺要是當上利中之主,那他不就可以繼續當個無憂無慮、酒色財氣的二世祖了?

    啃完爺爺啃小叔爺,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

    楊福馬上道︰“我小叔爺做利州中路御前諸軍都統制好啊。

    諸位將軍都是我爺爺的左膀右臂,我小叔爺做了利中之主,絕不會慢待了諸位將軍。”

    時寒垂眸一想,並入吳家軍,絕對是死路一條,他最好的結局,就是卷鋪蓋滾蛋,回家當個富家翁。

    大丈夫豈可一日無權?

    對他一個一生戎馬的將軍來說,這樣混吃等死的日子簡直比死都難受。

    那麼其次,就是等天子另行委派一位能坐鎮利中的人來。

    以利中如今亂象,為了鎮得住局面,說不定張浚、楊存中這等老帥就會被派來。

    他們在軍中的資歷、威望和地位不在楊政太尉之下,一旦他們來坐鎮利中……

    而且他們年紀大了,說不得三五年後天年盡了,利中又是一番動蕩。

    反觀楊沅,他很年輕,投靠他又是幾十年的穩定前程。

    而時寒未必還能再活幾十年,那就是一勞永逸的選擇了。

    再者,楊沅在軍中沒有根基,還沒形成自己的派系。

    如果他成為利中之主,不代表楊氏軍事集團現有山頭中的任何一個。

    所以,他是利中各派勢力都能接受的人選。

    想到這里,時寒驀然抬起雙眼,沉聲道︰“我贊成!”

    時寒這一開口,周無翼、劉入溪馬上表態。

    “我贊成!”

    “我贊成!”

    一時間,滿堂贊成聲起。

    楊家父子三人雖然仍沉浸在楊政去世的悲痛之中,也不禁大為高興。

    陳涿光目光一閃,便快步走向帥案,沉聲道︰“那麼,我來寫聯名舉薦奏章。”

    南鄭知府孔紀濤一見,急忙上前道︰“陳書記,你傷勢未愈,還是我來動筆吧。”

    “無妨!”

    陳涿光提起筆來,側立于帥案一側,對孔知府微笑道︰“有勞太守為我研墨,你我諸位,聯合署名就是。”

    孔紀濤一邊研墨,一邊幽怨地瞪著埋頭書寫奏章的陳涿光。

    你個老東西,都變成獨臂大俠了,還要跟我搶舉薦之功,讓讓我,你會死嗎?

    (本章完)(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臨安不夜侯》,方便以後閱讀臨安不夜侯第709章 最好的結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臨安不夜侯第709章 最好的結局並對臨安不夜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