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王並沒有等太久。
約莫三四天的功夫,就等來了師承志一行人。
師承志帶著一隊人馬,裴家父子,還有新婚的裴媛夫婦,一同來了。
裴家父子,正被人仔細看管著。
師承志便帶著裴媛宋衡夫婦去見了平西王。
“草民宋衡民婦裴媛,見過平西王,王爺萬福。”宋衡和裴媛齊齊行禮道。
“不用多禮。”平西王笑笑。
“此事,多虧了平西王府為我做主。”裴媛恭敬說道︰“若無平西王府出手相助,我與阿衡哥此生再無可能。”
“當年,也是你救助在犬子在先。”平西王說道︰“就當是輪回報答吧。”
“兩恩相抵,就不必再說了。”
“是。”裴媛點點頭。
“你可知,此次叫你們入京,所為何事?”平西王又問道。
“三公子並未言明。”裴媛說道︰“但無論何事,只要有民婦能效勞的地方,民婦願意。”
宋衡也在這一刻表態道︰“草民也願意。”
“此事,關系重大,承志不告訴你們,也是為了你們好。”平西王說道。
“等入京後,你們自會知曉。”
“放心,絕對不是害人的事情。”
“是。”宋衡和裴媛都點點頭。
“一路舟車勞頓,你們也好好歇一歇吧,明日一早,咱們要加快一些行程了。”平西王說道。
裴媛聞言,有些不好意思︰“都怪民女生了病,耽誤了些行程。”
“人生在世,誰還能不得病?”平西王擺擺手︰“再說
,也沒耽誤什麼,別放在心里。”
第二日一早,裴媛和宋衡在房間里用過早飯後。
便有人來敲門,告訴他們要出發了。
夫妻兩人立刻收拾妥當,跟著來人下了樓,才出客棧門,就遇到了裴夫人。
裴夫人此刻正被兩名武婢看管著。
見到裴媛後,驚的腳下一崴︰“你,你,你怎麼在這里?”
裴媛見到裴夫人後也很驚訝,只是很快便斂了情緒︰“那你呢?你怎麼在這里?”
這時,有侍衛從後面走來︰“宋公子,宋夫人,上車吧。”
“宋,宋夫人……”裴夫人目光落在宋衡的身上︰“你們,你們成婚了?”
裴媛點點頭︰“是,我已經嫁給了阿衡哥。”
裴夫人皺著眉頭︰“你,你……”
“你不打算祝福祝福我嗎?”裴媛看向裴夫人︰“我終于得償所願……”
“你不要臉。”裴夫人怒斥道︰“無媒苟合,你這種人就該拉出去浸豬籠,你……”
“住口!”宋衡上前一步,將裴媛護在自己身後,目光冷冷的盯著裴夫人。
“再敢欺負媛媛,我可不會顧及你的身份。”
“岳母,我也打得。”
裴夫人被嚇了一跳,不由的往後退了兩步,正好撞到一名武婢身上。
看了一眼身後的武婢,裴夫人突然有了底氣。
“我告訴你,我如今可是平西王的客人,你們若對我不客氣……”
“哦?你說你是父王的客人?本公子怎麼不知道?”這時,師承志從樓上走
下來。
他身旁,就是平西王。
見到平西王後,裴夫人脖子縮了縮︰“王爺,民婦不成想,會在這里遇到小女,故而多說了幾句。”
.
“民婦慚愧,小女竟無媒苟合,實在是……”
“宋公子和宋夫人的婚事,是我平西王府辦的,裴夫人有異議?”師承志打斷道。
裴夫人聞言,脖子就像是被掐住了一般。
一張臉瞬間漲的通紅。
“我,我,我沒異議。”裴夫人忙的擺擺手︰“這倆孩子青梅竹馬,也有婚約在身,成婚也是應該的。”
說完,又上前拉住裴媛的手︰“當日並非是母親狠心,實在是你的父兄……”
“唉,我也不得不听。”
“你跑了之後,你父兄竟然想讓我替嫁,端的不是人。”
“所以,我便也跑了。”
“如今見到你逃離魔爪,並且還如願嫁給宋家小子,為娘的心里,也算松了一口氣。”
“日後,便好好跟著宋家小子過日子吧。”
裴夫人一番話還沒說完,就听一旁傳來一道暴喝︰“劉氏……”
裴夫人听著熟悉的聲音,身子猛地一抖,緩緩轉身。
瞬間瞪大了雙眼,眸底不可控制的泛起陣陣恐懼,整個人也不由自主的往後靠了靠。
裴千和裴耀祖怎麼會在這里?
“劉氏,你竟敢賣我的宅子。”裴千直接沖了過來,一巴掌扇了過去。
劉氏被扇的身子一趔趄,整個人跌坐在地上。
“都怪你,若是你看好了裴媛,若是你不逃跑,若是
你沒有賣宅子……”裴耀祖惡狠狠的盯著劉氏︰“我和父親,也不會受辱。”
“今日,我就打死你。”裴耀祖說著,也往前沖了一步。
只是,還沒到近前,就被人攔住了。
“等事情了結之後,你們之間有任何仇怨,本王都不管,如今都給本王老實些。”平西王哼道。
“時候不早了,出發。”
裴耀祖和裴千立刻被幾名暗衛押著上了馬車。
劉氏也被女衛押著上了馬車。
裴媛和宋衡夫妻兩人單獨一輛馬車,平西王和師承志父子共乘一輛。
原本此處三五日可到京城的。
但竟下起了暴雨。
師承志站在屋檐下,看著天空︰“這個時候,怎麼會下這般暴雨呢?”
“看這樣子,我們得在此處停留幾日了。”
一場暴雨,下了多半日。
晴天後,道路也及其難走,平西王一行的速度,慢了許多。
等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天之後了。
不過幸好,除了路上慢了些,也並沒有其他事情發生。
平西王到達京城後,立刻命人將裴家三口,還有裴媛宋衡小兩口都送去了府邸。
並有專人看守和保護。
平西王則是和兒子師承志進宮復命去了。
明德帝知曉途中遇到了暴雨,故而並沒有苛責他們父子。
只是命令他們,三日後敲登聞鼓。
並賜了平西王丹書鐵券。
用以抵消敲登聞鼓的杖則,並告知了他們敲登聞鼓的緣由。
平西王和師承志心中早就有所猜測,故而明
德帝的話他們並不吃驚。
父子兩人皆跪下承諾,一定會辦好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