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
明德帝端坐高位,底下一名穿著黑色緊身衣的男子跪在底下。
將一個牛皮袋子高舉過頭頂︰“此乃皇上吩咐之事的調查結果,請您過目。”
明德帝看了趙無謂一眼。
趙無謂立刻上前,將牛皮帶子接了過來,雙手呈給明德帝。
明德帝打開細細看了起來。
越看眉頭皺的越狠。
看到最後,已經氣的臉色鐵青。
手都不受控制的開始顫抖,抖的手里的紙張嘩啦作響。
養心殿內的氣氛,頓時凝滯冰點。
趙無謂連呼吸都不敢重了。
“人呢?”明德帝的聲音中,壓抑著怒火。
“所有相關的人,屬下都已經盡數命人監管起來了。”黑衣男子說道。
“給朕看好了,若是有什麼差池,提頭來見。”明德帝沉聲道。
“是。”黑衣男子應道。
“退下吧。”明德帝擺擺手。
“屬下告退。”黑衣男子這才起身,而後倒退著身子離開了。
明德帝復又看了一遍手里的調查結果。
而後啪的一聲摔在桌子上。
臉色比剛剛更難看了。
趙無謂小心翼翼的倒了一杯茶,雙手遞給明德帝︰“皇上,喝口茶吧。”
明德帝接過來,抿了一口。
心里的怒火,卻怎麼都壓不住,最終將手里的茶杯砸了。
“擺駕萬壽宮。”
萬壽宮。
萬嬤嬤剛從宮女手里接過安神湯︰“老奴瞧著您這幾日總睡不安穩,便讓小廚房里熬了安神湯。”
“是墨太醫開的方子。”
皇太後接過來,用湯
勺有一下沒一下的攪動著︰“哀家不喜歡喝這些。”
“墨太醫說,也不用總喝。”萬嬤嬤解釋道。
“喝個十天半月便可停了。”
“行吧。”皇太後點點頭,正欲喝下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道尖細的唱喝。
“皇上駕到……”
皇太後一愣,將手里的安神湯放下。
萬嬤嬤直到這一時半會兒怕是用不了了,便讓小宮女端下去溫著。
很快,明德帝從外面走進來︰“兒子給母後請安。”
而後,坐在皇太後對面。
立刻就有小宮女上了茶。
“這麼晚了,皇帝過來可是有事兒?”皇太後問道。
“母後這里的杏仁茶,總是比旁的地方更醇香細膩,兒子很喜歡。”明德帝說道。
皇太後笑笑︰“多大點兒事,回頭哀家每天讓人給你送一壺過去。”
“那兒子就先謝過母後了。”明德帝笑了笑。
只是笑容轉瞬即逝。
皇太後看了萬嬤嬤一眼,萬嬤嬤會意,很快便將殿里伺候著的宮女太監都帶了下去。
“瞧著皇帝的樣子,好似不太痛快。”皇太後說道。
“可是又有了什麼糟心事?”
“林氏好大的膽子!”明德帝氣憤道。
皇太後一時都沒反應過來,抬頭看著明德帝︰“林氏?哪個林氏?”
“還能是哪個,就是原固安候夫人。”明德帝說道。
皇太後猛地坐直了身子︰“可是查出結果了?”
明德帝點點頭︰“平西王所言不假。”
.
“什麼!”皇太後捏著佛珠
的手一緊,連呼吸都停了一瞬︰“這麼說,唐家老四是假的,那位姑娘才是嫡長女?”
“若是按照這種排序的話,唐卿卿這個原本的嫡長女,就是嫡次女了。”
“嫡次女,北梁福星……”
皇太後說著說著,忽而又松了一口氣︰“幸好,唐卿卿嫁給了老九,也是我們皇家的兒媳婦。”
“如此算來,倒也無礙。”
“只是,有一點兒哀家不明白。”
“堂堂侯府,生產之際怎麼會讓一介百姓有機會出手,將嫡長女給換了出去?”
明德帝一甩手里的珠子,哼道︰“還不是因為林氏!”
“哦?”皇太後看向明德帝。
“據兒子的人調查來看,是林氏懷孕時喜怒無常,直接杖殺了府里一位老嬤嬤的親孫子。”明德帝說道。
“那老嬤嬤兒子兒媳已故,膝下只此一孫,故而含恨在心。”
“才在林氏生產之際,將嫡長女換了出去。”
“這些年來,嫡長女受盡苦楚。”
皇太後聞言,蹙起眉頭︰“林氏因何杖殺一個孩童?”
“不算什麼大事兒。”明德帝說起這個來,更覺得胸中憤怒︰“只因那孩子不小心跌到,壓壞了她的花。”
“她便命人打了五十大板。”
“活生生將那孩子給打死了,整個兒爛做了一團。”
皇太後猛地一拍桌子︰“混賬!這也太狠了!便是那花真的名貴無比,也不該如此就要了一個孩子的性命。”
“更何況,她那時還懷有身孕,
就造下如此殺孽。”
“難道就不怕報應嗎?”
“好端端的侯府嫡長女,就因為她的惡行,流落在外,受苦受難。”
“卿卿當年也是,因為她殘害庶子,才被偷偷送到小山村,挨餓受凍,挨打受罵了整整十年。”
“這倆孩子,攤上這麼個母親,真是可憐。”
“堂堂慶國公府,滿門賢良,竟出了這麼個品性的女兒。”
“若是慶國公夫人知道了,還不該怎麼傷心。”
“當年一個卿卿,她已經很難過了。”
“遠在外地,見不到外孫女,也接不走,送來的東西還叫林氏都貪了。”
“如今,又多了一個,偏偏也是十分不幸。”
“皆是因為林氏惡毒。”
皇太後說完林氏,又開始罵那個嬤嬤︰“那個婆子也是。”
“林氏犯的孽,你直接報應在林氏身上啊。”
“拿著孩子撒什麼氣!”
“就這麼偷偷換走了,受罪的孩子,又不是林氏。”
皇太後越說越生氣。
明德帝本來是氣吁吁來的,這會兒卻反過來勸皇太後︰“母後息怒。”
“事情已經發生,再多說也無異。”
“兒子已經命人將所有相關者都監管起來了。”
“至于平西王所說的那幾人,他也已經親自動身前去接應。”
“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入京了。”
“到時候,兒子會當著全京城百姓和文武百官的面,當眾審理相關人員。”
“一定會幫唐卿卿正名,也會讓那位姑娘認祖歸宗。”
“至于唐曉
曉……”
皇太後直接接過話頭︰“就送去庵里吧。”
“這麼多年來,是我們皇家認定她是北梁福星,與她無關。”
“若她當初是正經嫁給老六的,也就罷了。”
“偏偏是不潔之身。”
“皇家兒媳,豈能有這般名聲受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