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還是外面的空氣新鮮,警局能把人悶死。”
    “甦先生,我們的任務完成了,告辭。”
    “好的,好的,謝謝二位,改天請你們喝咖啡。”
    “多謝,再見。”
    “喂,不用給錢嗎?”
    “給什麼錢?她們是我小姑姑的律師團隊,小姑姑會給錢的,不用我們給。”
    “你似乎很熟悉啊?”
    “額……年輕時跟老三沒少找人單挑打架,所以警局,我來過幾次,都是小姑姑讓人來保釋我的,較為熟悉。”
    “額,對了,車子呢?”
    “放心,已經送去維修了,小姑姑會搞定的,修好了會送回老爺子那邊的。”
    老頭樓下有一塊空地,不影響車行,可以停車,停在樓下即可。
    “行吧,你還真是,輕車熟路啊。”
    “哈哈,你慢慢會習慣的。”
    甦建民從小在武館長大,他家那條街都是武館,孩子也多半是開武館的。
    每家都有自己的武功,有的是鷹爪功,有的是螳螂拳,有的是金剛腿,還有五郎八卦棍。
    但不管什麼武功套路,孩子都是從小培養的,當然,硬功可能會只教套路,等孩子成年才正式傳授真東西,但對于孩子而言,沒差別,基本都是套路。
    這麼多會自家功夫套路的孩子,不打架才有鬼了。
    而他們兄弟三人,弟弟被欺負了,當大哥,二哥的,當然會出頭,尤其是初中時,尤為過分,三天兩頭打架,也警察進局子。
    對于年輕人而言,即便功夫再好,可能也只會皮毛,跟普通人差距不大,所以甦建國,甦建軍,才能插手,現在你再讓他們跟小時候欺負甦建民的那幫人打,八成是打不過的。
    因為成年了,都要繼承自家的武館,教的武功也是認真練的,先不說是不是真功夫,就體能上,甦建軍,甦建國也不是對手了。
    畢竟你甭管是不是真功夫,人家每天練習,還注重體能,打普通人三五個不成問題。
    就是甦建民打他兩個哥哥,那也跟玩似的。
    所以這種差距要從十八歲左右才開始拉開距離,十八歲之前,跟普通人差距不大,年紀大的更佔據優勢。
    但十八歲之後,就學到了一些真東西,差距也會逐漸拉大。
    好在甦濟世,甦承世都搬家了,在自己上班的工作的附近買了房,否則這兩小子,可就倒大霉了,那還不天天被揍。
    至于甦建民,無所謂,其一,他學的拳雖然不是什麼絕世武功,但也不是套路拳法可比的,也是能實戰的,練好了,也未必比其他功夫差。
    其二,從小一起長大的,又不是血海深仇,頂多就是競爭關系,這跟孩子沒什麼關系,可能兩家父親很仇視,但並不影響孩子們一起玩。
    所以甦建民也不是孤立無援,他也有自己的發小,所以當然不會被天天揍。
    “神特碼會習慣,你自己習慣吧,我才不想來這鬼地方呢。”
    “走了。”
    “去哪?”
    “回家啊,難道要在警局過夜啊。”
    “哦,等等我。”
    “你怎麼還跟著我?你不回家住?”
    甦宇分別在大堂叔,二堂叔住過,在三堂叔家吃過飯,也在小姑姑家吃過飯。
    倒不是不想在三堂叔家住,而是他第一次來就是認識的三堂叔,已經比較熟悉了,沒必要再居住一下,拉近關系了。
    畢竟老爺子這麼安排,也只是讓甦宇跟幾個堂叔親近一下,別等他死了,幾個堂叔家的門朝哪開都不知道。
    而幾個堂叔也沒讓他失望,分別給他包了一萬塊錢紅包,還管吃管住,這不比親叔差了。
    而在70年代的農村,這種堂叔,確實和親叔也沒什麼區別,只要爺爺還活著,無論是年夜飯還是祭祖,那都是一起的,孫子輩也很團結,尤其是打架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堂兄弟是真上。
    但這里是香江,生活節奏比較快,堂叔也就那樣,更多是滿足老爺子的意思,其次也是因為甦宇確實是他們的堂佷兒。
    “我爹讓我全程陪你,當導游。”
    “這話怎麼說?”
    “你想啊,老大要跟著我大伯學中醫,繼承醫館,還要考試,學習西醫,壓根沒空。”
    “老三這幾天在忙武館的事,一下子招收了一二百人,有他忙的,咱三叔還未康復,很多事,不就是他出面嗎?”
    “也只有我比較閑,總不能讓堂妹陪你吧?”
    “額……听上去挺有道理,那你呢?就不忙嗎?你不繼承你家的鐘表行?”
    “嘿嘿,不是我吹,我五歲就能把表拆了重組了,一塊表有多少零件我都是門清。”
    “這修表,有多少零件,大差不差,認識全了,基本也就學完了,不像老大,一邊要考醫科大,一邊還要學習中醫,那年紀輕輕就戴上眼鏡了。”
    “我敢保證,他三十歲時一定禿頭,你看我大伯就是。”
    “去去去,改天我把這話說給建軍听,”
    “別啊,哥,我錯了,你別告訴他啊。”
    “嗯哼,明早一頓蝦餃。”
    “成。”
    二人有說有笑,回到了二爺爺家,路過小賣部,二人買了一堆零食,又去買了錄像帶打算帶回去看。
    錄像帶可以買,可以租,二人是租的,當然是記在甦建國頭上了。
    通過這點就不難發現,香江的影視行業蓬勃發展,已經有苗頭了。
    “各師各法,畫皮,再加一部電視劇,楚留香,差不多了吧?”
    “嗯差不多啦,再加一部天蠶變吧。”
    “行,那就這些。”
    二人拿著錄像帶,登記,結賬走人。
    大陸還只能看露天電影,當然也有電影院,但錄像帶幾乎沒有,因為沒有觀看的設備,老百姓也買不起,畢竟電視還是個新鮮物,更別說再加一個能放錄音帶的設備了。
    但在香江,一些有錢的家庭,已經較為普及了,不然也不會有人專門開一家錄像帶店,往外租賃了。
    這幾部,甦宇大多數都看過,當然是重生前看過,也有幾部,只是听過,但沒看過的,現在重溫一下經典。
    老爺子雖然罵著閨女,但閨女送的家用電器啥的,他可沒拒絕,所以他家一應俱全,自然不差電視機了。
    而且老三家都有,就可見電視機在香江並不算啥新鮮玩意了,畢竟甦宇雖然是大陸人,但他家也是有電視機的,這次甦宇也買了一個卡式錄音機,俗稱VCR。
    可以放錄像帶,從而看電影。
    大概價格一千港元左右,從幾百港元到幾千港元不等。
    二人回到家里,零食一撒,地毯上一坐,錄像帶一插,二人背靠沙發,手拿零食,就開始看起了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