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欺人太甚,動不動就打人,你這是資本主義作風,你這是欺負老百姓。”
    他這是破罐子破摔,沒招了,只能耍昏招了。
    “你不是擔心後山沒獵物嗎?我這是通過這種深刻的方式讓你明白,後山還有獵物,如果這個方式方法你不喜歡,那我換一種也是可以的。”
    得 ,甦宇一句話,改變了性質,把打人變成了方式方法不對,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但要是因為打個比喻讓人懂得一個道理,只是方式方法不對,那就沒啥大事了。
    “你放屁,哪有打人教育人的?”
    他的確被甦宇搞蒙了,也破罐子破摔了,他顧不得太多,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
    剛剛他挨打,村民就有人想上前的,若不是被他的人用槍逼回去,說不定就會形成推搡最終演變成全武行。
    這里是武家坡,這人就是在不是東西,他也有屬于他的親戚,至愛親朋,甦宇都不用問,剛剛想靠近幫忙的,一定是他的宗族親人,也就是同姓之人。
    只是害怕甦宇怒火,受到牽連,這才一忍再忍。
    “我說過,我不是不講理,既然你說我的人打了獵物,你們就沒得打了,我只好證明給你看,哪怕我這一巴掌是留給流氓的,現在打了你,等我遇到流氓時,我一樣有巴掌甩在流氓臉上。”
    “拉不出屎,別怪茅坑,想要獵物?自己進後山打去,我們絕不跟你們爭。”
    “如今我們辛辛苦苦打了,你動動嘴皮子就想留下一半?要是我們不佔理,沒事先告訴你們,還則罷了,可我們有言在先,你們還想出爾反爾?這叫什麼事?”
    “村支書答應了你了,我們可沒有?”
    “誰沒有?站出來給我瞅瞅?”
    甦宇一句話,目光所及,無人敢觸其鋒芒,紛紛避開他的目光,也無人聲援他。
    開玩笑,大伙也不傻,跟著他鬧騰一下,弄一口肉吃,責任村支書擔著,誰都願意。
    可要是站出來聲援他,就為了一口肉,得罪甦宇?
    那不是丟了西瓜,撿起芝麻嗎?誰都不傻,他們是饞,但還不至于為了一口肉,不顧孩子未來的前程,雖說家家戶戶的家鄉都說自家孩子不是學習的料,考不上大學,可萬一呢?
    你可以考不上,但不能被人拒之門外,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一口肉得罪一個能量巨大的甦宇,何況孰是孰非,他們能不知道真相?
    這就跟婚鬧一樣,婚鬧那麼多人,他們不知道扒新娘衣服是違法的嗎?不過是他們沒親自動手,但卻願意站在原地看看罷了。
    反正出了事跟他們也沒關系,又不是他們挑事的,站在那里喊幾句好,就能大飽眼福,出事也不是他們的責任。
    他們跟著對方胡鬧,不就是能滿足口腹欲的同時,還能打壓一下村支書嗎?畢竟村支書在他們看來也是外姓人。
    可跟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了,那就不一樣了,誰也不願意去賭,萬一賭輸了,成本太高了,負擔不起,起碼一口肉不值得?
    所以此人往年來百試不爽,以勢壓人的技巧話術,現在不靈了,哪怕是他同族之人都沒有站出來力挺他。
    “你看,只有你沒同意,其他人都沒反對。”
    “這位小同志,做人不能太自私啊,不能因為你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就耽誤大家的時間,浪費大家的感情。”
    “我看大家還都是很講道理的嗎?”
    “你一個人的想法,怎麼能強加在其他人身上呢?”
    甦宇這幾句挖苦的話一出,氣的那人無言以對,他當然知道甦宇這是在故意挖苦他了。
    可問題是原本聲援他的人如今都啞巴了,他也無可奈何。
    “好了,鬧劇結束了,兄弟們,收拾一下獵物,準備返程。”
    “留下十條狼給村支書,當做感謝。”
    甦宇還是讓了一步,剛才他寸步不讓,咄咄逼人,如今他贏了,卻讓出十條狼肉,他沒說給大家,但卻交給了村支書,當做感謝。
    村支書當即明白,這是甦宇在為他樹立形象呢。
    畢竟那麼多人跟著胡鬧,不給村支書面子,結果什麼都得撈著,最後人家卻送給了村支書。
    這對比,高下立判,讓不少人羞愧,甚至不好意思見村支書,試想一下,一會村支書要把狼肉分給大伙他們好意思要嗎?
    別忘了,這肉可是人家給村支書一個人的,可沒有說給村里。
    之所以那麼敢,也只是不想太過強勢,從而得罪一個村,畢竟他的隊員還是村里人,他可以拍屁股走人,威嚴,尊嚴,他全有了,但隊員怎麼面對全村父老?
    畢竟剛剛他可是拿槍幫忙對付村里人過,這往後還怎麼生活?
    但如果村支書把肉重新分給大伙了,那這幫人還好意思怪他嗎?畢竟村支書都沒有怪他們,他們怎麼好意思說他吃里扒外?幫著外村人對付村里人?
    甦宇這是純粹為隊員和他家里人考慮,也是不想因此得罪一個村長。
    既能交好一個村長,又能鞏固隊員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何樂而不為?
    甦宇辦事,雷厲風行,丟下十條狼,其他人把獵物抬起丟上馬車,準備返程。
    叫囂者成了小丑,無人理睬。
    最後跟村支書握手離開,三十多人,浩浩蕩蕩,一路上走走停停,有說有笑。
    同一時間,張立國去的陳霞村,也搞定了,陳霞村事情沒那麼復雜。
    因為村里人幫忙運過獵物,從而覺得給少了,這才發生爭執。
    張立國去了,一人給了一毛錢,參與搬運的人就沒啥意見了。
    張立國不是甦宇,他不需要維護威信,畢竟他過不久就離開了,能用錢解決的,那都不是事。
    甦宇不一樣,如果他親自出馬,還被對方無理的要求拿捏了,那麼往後麻煩事會不斷,都覺得你好說話。
    張立國就不一樣了,既然對方確實幫忙搬運了,而給獵物少了,他們不夠分,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勞動,那麼索性給報酬。
    你干活了,給你錢總可以了吧?
    這非常合理,別人做不了主,但張立國可以。
    所以他們也是差不多同時回到了三水灣村。
    這次大收獲,幾個村都收獲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