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村里蓄水池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為學校蓄水了。
    他同樣買了一百口大缸,讓狩獵隊全體出動,運去操場,在操場邊緣有一棵棵大樹,這里是有陰影的。
    他把大缸放在樹下,開始指揮狩獵隊用水車把水缸灌滿。
    對自己也是一種鍛煉,對孩子是提供一份保障。
    反正狩獵隊沒事就訓練,拿著滾木舉著跑和來給孩子打水,效果差不多。
    這幫人沒什麼不服氣的,甦宇講話,那還是很有威嚴的,一百口缸,水車一輛接一輛,甦宇借了很多水車。
    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全部灌滿了。
    灌滿後蓋上木質蓋子,用石頭壓住,有樹蔭,又有圍欄,別人也進不來,更好可以當做儲備水。
    “甦校長,您這是……?”
    甦宇是名譽校長,他不插手教育的事,但很多教師的工資,由公社負責一半,甦宇負責一半。
    否則這個民辦學校,就不叫民辦了,之所以叫民辦就是上級拿不出那麼多津貼,但甦宇把陣仗搞那麼大,政府不接著,就顯得丟了西瓜,撿芝麻了。
    人家把大頭都給你解決了,結果你因為發不出工資而拒絕了,這像話嗎?
    那就換個思路,你想無私奉獻學校,我們不要,該屬于你的榮譽,我們一項不少你的。
    你不是不想管事嗎?那就掛靠在公社,管理交給公社,但卻給你一個民辦,既然是民辦那教師工資,你出一半沒問題吧?
    為了讓甦宇心甘情願接受,他們還授予甦宇榮譽校長的稱號,學校一進門,一個巨大雕像就是甦宇的。
    可以說排面拉滿,就是裹挾甦宇跟著負擔一部分教師的工資和津貼。
    沒辦法,不是政府哭窮,實在是山溝溝窮怕啦,沒多余的錢,修路,買公交車,都被甦宇挖空心思給花光了。
    再不想想辦法,這學校就的停擺,那不是讓其他縣看笑話?
    所以甦宇這個榮譽校長,雖然他不管事,但沒人小瞧他,畢竟有一半的教師工資都是人家提供的,有時候他說話比這里的校長好使。
    教師工資多嗎?還真不多,一個人算四十元,撐死三百多名教師,一個月工資,大概一萬多塊錢,甦宇一半,公社一半,那就是一個月甦宇需要貢獻五千多塊錢。
    當然,四十塊錢是取一個平均值,並不是所有老師都四十塊錢,肯定有更高的,也有低的,但加上福利,津貼亂七八糟的,取了中間值,也就四十元左右。
    “常校長,您別緊張,情況是這樣……。”
    甦宇給他解釋了一番,並且叮囑他,這水不到困難時期,不能用,讓學校保衛科多留意,別讓人給下了毒。
    常校長立馬保證,說以後這邊會定點安排一個保衛科成員在這里盯著。
    “辛苦了,用之前記得檢測一下,別給敵特機會,害了咱們祖國的花朵。”
    過來的不光常校長,還有幾個班級的主任,甦宇這麼說,第一是提醒,第二是提前叮囑,以免真出事賴上他。
    “甦校長,您覺得,真的會干旱?”
    “這事別到處亂說,但十之八九吧,以備不時之需。”
    “明白。”
    不光常校長,其他主任也是心事重重,很明顯,他們是想給家里去信,提前準備,儲備一些水。
    “這水缸上面,讓人搭一個棚子,倒不是怕曬,而是怕萬一下雨,進了雨水,會生蟲子,你們多留意,多留心,每次用之前,切記燒開水,先給小貓小狗喝了試試,記住了嗎?”
    “明白,您放心。”
    拍了拍對方肩膀,甦宇離開了學校,一路上遇到的所有老師,學生,都會喊他一聲甦校長。
    “情況你們也知道了,提前放假三天,回去給家里準備好水儲存,另外購糧也提上日程。”
    “不是我虛張聲勢,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這是對狩獵隊說的,他們面面相覷,和甦宇告辭後,都回家準備去了。
    無論是買缸還是買糧,其實狩獵隊家底頗豐,一人拿出一千元沒問題。
    只有李鐵家里人多,為兄弟買槍還需要甦宇墊付,因為一千塊他拿不出,因為前幾年全靠他養,兩個弟弟,兩個妹妹,一個老娘,全靠他一個人養。
    這些年能存下六七百就算是很能節省了,但這些錢買一把可以,買兩把就不夠啦。
    但其他人不一樣,其他人家里兄弟也多,掙工分,足夠養家了,他們可以攢下錢,無論是買水缸儲存水?還是買糧食,都夠了。
    糧食已經集體購糧過了,但每家每戶人多人少甦宇並不知道,如果不夠,那就自己再購買唄,水也一樣,自己看著儲存。
    總之甦宇該提醒的都提醒了,總不至于把日子過的還比其他人差吧?
    等甦宇搞定了一切,他約了馬隊吃飯喝酒,順便提起了干旱,很可能缺糧,缺水的事。
    甦宇之所以選擇告訴馬家灣的馬隊,是因為他很清楚,這事瞞不住,兩村是鄰居又是各種復雜親戚關系,比如嫁過來的閨女,嫁過去的閨女等。
    他們遲早知道,與其如此,不如甦宇先賣個好,提個醒,也算是盟友,加上上次甦宇被糧食販子針對,馬家灣的民兵前來幫忙,甦宇就看明白了,馬家灣也不是不可能拉攏。
    他們也知道甦宇有本事,會主動向他靠攏,既然如此,干嘛不給人家一個機會。
    遠親不如近鄰,這麼近,跟一個村也差不多,有事那是真上的,起碼馬隊這人交的住,能扛事。
    “小宇同志,你是說,干旱要來了?”
    “差不多,我最近查了一下,距離咱們不遠處幾個市,已經開始出現缺水了。”
    “有備無患嗎,我們三水灣的行動,想必也瞞不過你們,你們應該清楚,我準備了一百口水缸,儲存滿了水,這是為了解決養殖場的問題。”
    “至于村里需要的水,反正都告訴村民了,自己解決了唄,買不起水缸,可以跟村集體借錢,反正村集體的錢也是大伙的。”
    “這幾年由于多了一個養殖場,加上村里的雞仔下蛋,山羊規模擴大,賺了不少,買一百多口缸還是輕輕松松的,說白了不過是沒下定決心。”
    “我先給他們打個樣,我先解決養殖場用水所需,村里已經有人開始買水缸儲存了。”
    “你們也抓緊吧,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過來,到時候再想去其他村打水,人家肯定把人趕出去。”
    “曉得了。”
    78年的井水,誰村里的井水甜,你偶爾去打一水車,別人也不會說什麼,除非很缺水的比如哪怕不是干旱年,馬家灣,三水灣這口井也不夠用,那麼別人來打,這兩個村就不會同意。
    但那是因為他們靠近大山,缺水,但其他村可沒有這個情況,人家不缺水,你來打,人家也不會有太大意見。
    但如果干旱到來,那就不一樣了,肯定是優先供給自己村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