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大強自然不會上來就收下魚,二人相互推讓一番,假裝拗不過的甦大強只好收下,親自送走了甦宇。
    經過虎子家,甦宇又開始敲門。
    “咦,宇哥,你咋來了?”
    “我剛去了一趟老支書家,順便叫你去我家吃魚,我今天抓了很多魚,叫你過去開開葷。”
    二人從小玩到大,也沒必要架客氣,其實在農村,關系好的,家里做好吃的,都會送一碗,或者叫過來一起吃,農村時興認干親,就是這麼來的,就是兩家的當家人玩的很好,索性認一個干親,你兒子給我當干兒子,我兒子認你當干爹,兩家也算親上加親,而這種處朋友的方式,就是從這種小事上開始的。
    “啊,你去抓魚怎麼不叫我?”
    虎子沒有客氣,跟爹娘說了一聲,關上門就跟著去了,他滿嘴抱怨為何不帶他一起,反而沒有假客氣,這種是最鐵的哥們的體現。
    同樣的,虎子家做好吃的,也會記得他甦宇,之所以不送,也是因為東西不多,叫來嘗個鮮而已,所以虎子沒有扭捏,直接跟著甦宇到了他家。
    “三鍋,虎子鍋。”
    一進門,小丫頭听到動靜就從廚房里跑了出來。
    “回來了?虎子也來了?快進屋,洗洗手,準備吃飯了。”
    劉玉芝同志回來了,甦宇叫了一聲娘,重生第一次見母親,還有些小激動,畢竟母親蒼老他前生從未察覺,等意識到時,母親已經老了,可如今的母親還不算老,才四十多歲,風華正茂。
    “嘿嘿,嬸子別客氣,我去幫忙端菜。”
    虎子也不外道,直接進了廚房,而劉玉芝緊隨其後,驅趕虎子離開廚房,而甦宇沒有盯著,他自顧自進了房間。
    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個年輕的身影,背對著他似乎在搗鼓著什麼。
    “大哥,回來了?”
    蹲在地上搗鼓野菜的不是別人,正是甦宇的大哥,甦勝。
    “嗯,回來了,剛進家門就聞到你炖的魚了,你也是怎麼一次性全炖上了?吃不完咋整?”
    “沒事,才剛剛入春,壞不了。”
    “對了,老四呢?”
    甦宇問的老四,正是才十四歲的甦瑾,正在上小學,不過如今這個時代,學校時常放假,各種原因。
    “你還好意思問?你把魚全炖了,當然要叫咱爹回來了,我讓甦瑾去了,看時間應該快到了。”
    大哥甦勝,老二甦麗是大姐,甦宇是老三,老四甦瑾,老五也就是最小的妹子,叫甦靜,剛上小學,同樣學校放假在家。
    “對了,听說你被人打了?咋回事?”
    大哥也不拾掇野菜了,放下手里端的籃子,站起身盯著甦宇詢問道。
    這件事瞞不住,所以甦宇也沒打算隱瞞,早就叮囑了甦靜那個小丫頭,讓她訴說時就說自己沒事,就是破了點皮,這也是母親看到他沒事時,沒有詢問的原因。
    因為農村娃在村里時常打架,尤其是大哥,曾經床頭底下都放著一把砍刀,父親甦河可沒少去派出所去撈他。
    不過那都是小時候,不足十五歲時,超過十八歲他就很少打架了。
    “沒事,擦破點皮,是馬家灣的賴三,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故意找我麻煩。”
    一听是賴三,甦勝一臉凶相,賴三跟大哥算是同齡人,甦宇比賴三小很多,甦宇只是有身高優勢,年紀比賴三還要小。
    “沒事就行,改天哥幫你報仇。”
    一听這話,甦宇趕忙攔住了大哥,說了半天才讓他放棄。
    開玩笑,甦勝的報仇,就是簡單直接,直接去馬家灣打人,甦勝就是一個莽夫,仗著身高體重,一人可以打兩三個,要是有兵器,能打四五個。
    可能是基因好,甦父就不矮,直接一米九,而甦勝也是一米九,只有甦宇,都十八歲了才一米八五,可以說他們家孩子身高都很出類拔萃,典型的北方人身高。
    “說起賴三,回來時我還踫到了,見他跟甦斌似乎在吵吵什麼,只是我和娘經過時,二人都不說話了,等我們離開才重新听到了他們爭吵什麼。”
    甦斌,大伯的長子,算是甦家的長子長孫,僅比甦勝大一歲,二十四歲,也算大齡青年了,只是甦勝沒結婚是因為他前幾年打架鬧事弄得人盡皆知,名聲不太好,隨便一打听,都知道勝哥兒是誰。
    這年頭可不興這個,相反,你要是在道上有名氣,人家只會幫你當流氓,當盲流,地痞,無賴。
    雖說甦勝沒混過道,但著實打了很多架,幫人出頭等,只上了初中,還沒畢業就不上了,當然不是不想上,而是學校勸退了。
    他的名聲可想而知,所以一拖再拖,而甦斌不一樣,他是純粹游手好閑,好吃懶做,且沒有工作,上地里賺工分都偷奸耍滑,典型的游手好閑,加上大伯也沒什麼本事,土生土長的莊稼漢子,婚事也就拖下來了。
    游手好閑的人都有一個通病,自命不凡,且高不成低不就,典型的活該命格。
    但凡他要求低一點,也不至于二十四歲還未結婚,簡單說就是看不上一般的姑娘,眼光高。
    結合大哥說賴三跟他在爭吵什麼,甦宇已經心中有一個大概的猜測了。
    他就說嗎,賴三比他大五歲,又是鄰村,這種二流子根本不會挑水,所以二人只是認識,根本沒有交流,對方怎麼會找他麻煩?
    結合大哥帶回來的消息,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畢竟甦宇是重生者,重生前他都小五十歲了,閱歷,見識,都不缺,這點事很容易就琢磨明白了。
    “我就說,賴三怎麼突然找我麻煩,原來是甦斌在背後搞鬼。”
    那天送許知青回去,必然要經過中村,這知青安置一般有兩種方案,其一借住在村里某一戶家里,那種不缺房間的戶,其二,村里給人家一個院子讓知青共同聚居住。
    很顯然,三水灣沒有那麼富裕的人家可以讓知青借住,那就只能村里提供一個居住點,一般都是窯洞之類的,如果沒有,那就只能趁著不農忙時給人家蓋一個土坯房,搭建一個院落了。
    除了費點木材,土坯房都是用泥土做的磚,也不用燒制,房頂都沒有瓦,都是用小麥秸稈混合泥土抹平,等下雨沖刷的薄了,再補一下,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就是這種土坯房,房間里都是燒的火炕,所以晚上也不怕冷。
    可以說除了大梁用木頭,其他全是土,就是費點人力物力,村里需要提供一個地方建房子,其他沒有任何投入。
    一般這種情況,知青都會被安置在村頭或者村尾,不會放在中間,因為建設地皮不用佔用其他人的。
    甦宇家在村頭,那麼知青點自然在村尾,所以必然要經過村中,那麼被甦斌看到也就不稀奇了,一切都說的通了。
    “什麼?是甦斌找的賴三打你?他為什麼這麼做?”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